因材施教在小学音乐中的应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3-09-19
/ 1

因材施教在小学音乐中的应用

叶丽丽

叶丽丽黑龙江省五常市冲河镇中心学校150212

小学学生由于年龄偏低,无意识注意力很强,兴趣容易发生转变。特别是刚从幼儿园入校的学生爱动不爱静,集中注意力的延续时间短,注意容易分散,形象思维占主要地位。因此,教学设计在形式上要多样化,不能从一而终地套用一个模式,在内容上要形象化、趣味化,要接近学生的生活,要将“静”态的教学内容用“动”态的教学形式表现出来。如歌表演、律动、游戏、乐器演奏、节奏练习等,始终体现“动”的教学原则。

德国音乐教育家奥尔夫认为:“儿童的音乐教育,应先从节奏教学开始。”让低年级的学生理解抽象的节奏概念是十分困难的。在教学中,我们要将抽象的节奏形象化、趣味化、生活化,让学生边表演边模拟音响,使学生愉快的接受。如用钟表走的“滴哒,滴哒”声代表八分节奏××××;小军鼓的“咚咚咚,咚咚咚代表八分节奏和十六分节奏的组合型;汽车喇叭的“嘀嘀”声代表切分节奏××等。这样教学,学生对节奏分得清,记得牢。

在唱歌教学中应以歌表演为主。因为低年级学生识字少,机械性的强行记忆易产生精神上的疲劳。用表演形象地帮助理解和记忆歌词效果就好多了,有时歌词忘记了但表演动作的连贯性会帮助学生想起来。同时歌表演创造了一种愉悦的“音乐情境”,使学生的感情产生了共鸣,不仅培养了学生的乐感而且培养增强了学生对音乐的兴趣。

中年级的学生,由于掌握了一定的乐理知识,识谱、唱歌的技巧也有一定的基础,思维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因此,在学习上他们喜欢新奇的内容,以满足自己旺盛的求知欲。他们不再喜欢单纯地“接受”,而愿意自己“试一试”,让自己得出答案。根据中年级学生的这一心理反应,在教学中要“动”中有“静”,“动静”相结合,学习新知识内容要留一部分让学生去想、去做。

在唱歌教学中要发挥学生的视唱能力,老师只在难点部分“点拨”。歌表演的目的不再是帮助学生记忆歌词,而是要表现歌曲的内容和情感。要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培养他们的创造性思维能力,让他们自己设计编排动作,进一步理解歌词内容。中年级的节奏教学,已不必强调形象直观、生活化,应强调掌握和运用。因此让学生创编节奏型、进行多声部多层次的节奏练习,根据节奏填词编曲都是学生乐于做的。

高年级的音乐教学与中年级有别。由于音乐不像其他科有“硬指标”,而且通过几年的学习,学生掌握了视唱及节奏的方法、技巧,“学歌”的能力大大增强。随着年龄的增长,低中年级的歌表演在高年级教学中似乎不太奏效,他们喜欢在“沉思”中学习新知识。因此,教学要“以静为主”、静中有动。在新课教学法中,应指导学生掌握唱歌的技能技巧,如唱歌的呼吸、共鸣、吐字、咬字等,运用唱歌的技巧重点唱好多声部合唱歌曲,并做到“声情并茂”,使他们的感情与优美的旋律熔为一体,能偶淋漓尽致地表现一首歌的情感。在歌曲教学的同时,加强音乐知识的教学也是高年级学生的强烈愿望。

“以静为主”的另一种表现形式是加强音乐知识的教学。让学生在中外名曲的音乐中,欣赏音乐,感受音乐,鉴赏音乐,更进一步理解音乐,同时从中获取更多的音乐知识。

总之,小学音乐教学,遵循了学生的认识规律,心理特征的发展规律。把握好教学的有利时机,因材施教,就一定能创建高效课堂,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