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学、练动态组合构建高效课堂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3-12-22
/ 2

导、学、练动态组合构建高效课堂

张勇宁静

张勇宁静

摘要:课堂进行的每个所谓的环节中,各个参与者实际上都在实施导、学、练循环。作为教学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只有当好引导者,动态的结合各个要素才能使课堂高效。

关键词:导学练;学生;教师;引导;合作;高效课堂

自新课程改革以来,全国各地涌现出了很多的高效课堂的教学模式。但任何一种模式都不可能实用到全国各地,介于这种原因我们在学习其他学校的先进经验的同时,更重要的是要找到一种符合我们实际的教学模式。

学生学习的优劣,与教师的引导密不可分。长期的教学实践表明,高效的课堂、高质量的教育是广大学生和家长的需求。在新的教改形势下,要全面减负,解放学生的双手和大脑,让他们有时间按照自己的兴趣学习和做事,让课堂真正建立在学生自己的合作和交流之上,知识的获取经由学生动手实践,让知识的发生,发展贯穿于学生的学习始终。教学中既要保证教学质量,又要兼顾学生的个性化学习,必须要一种新的学教方案,建立高效课堂。

教学的参与者,无论是教者还是学生都有其个性和思想,心理随时会发生变化。课堂是动态的,我们用一成不变的程式化教学方式去引导学生的学习,远远不能满足他们的发展需要,纵观数学课堂,教学活动不外乎围绕着导、学、练、反思展开,在课堂上我们无法预料到会出现怎样的具体情况,只有将他们动态结合,关注学习者在课堂的表现,将课堂还给学生,把表现的机会、动手的机会、思考的机会、探索的过程尽量还给他们,这样的课堂才能符合个性化学习,更能体现课标要求,让他们成为学习的主人。情境创设、认知冲突的激发,学习目标的设定需要教师的导;学生在学习中的试误等学习活动的评价,需要教师的导。知识的获取需要自主的学,知识的巩固和应用都需要学生的自主练习,学习中的试误、收获、感悟都需要通过反思完成。在课堂进行的每个所谓的环节中,各个参与者实际上都在实施着以上的导学练循环。作为教学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只有当好引导者,动态的结合各个要素才能使课堂高效。

研究者总结了数学课堂各环节导学练的作用如下表:

教师的引导对于学生的成长意义很大,中学生没有形成稳定的思维和活动方式,自己尚不能完全控制、支配自己的学习和活动时间,在学习上的引导可以减少学生获得新知的试误,解决问题不至于脱离正确的方向,在课堂上,教师的正确、正面的引导是必不可少的。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对于学习方式方法的引导提示也不容忽略,特别是当学生活动内容多、内容较难、学习时间长时,教师更要注意多观察、多引导,及时提示学生按照预设的目标学习,这样,学生也才会学有所获。当然也可以就实际情况,根据学生实际认知水平,教师先引导完,让学生自主学习,教师巡回各组单独指导。

课堂上,教师要把握引导点,不恰当的引导会使课堂变得无趣,阻碍学生的思维发展。引导点应该仅限于内容上学生自学后还不能掌握的地方,学生交流中不完整的地方,需要教师鼓励才能克服的困难,学生没有把握的而自己探究的技巧能否应用。新课标在阐述“教师的‘引导’作用主要体现在:通过恰当的问题,或者准确、清晰、富有启发性的讲授,引导学生积极思考、求知求真,激发学生的好奇心;通过恰当的归纳和示范,使学生理解知识、掌握技能、积累经验、感悟思想;能关注学生的差异,用不同层次的问题或教学手段,引导每一个学生都能积极参与学习活动,提高教学活动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数学课堂的基本课型有新授课、习题课、复习课、活动课、评卷课等,各种课型有自己不同的结构特点,从而要求教者采用不同的导学练组合模式。对于新授课,学生的学习活动主要限于对概念、命题、定理等数学事实的理解和掌握,并且把这些事实转化为学生自身认知结构的概念体系里的概念,掌握前人对概念所引入的符号,并会了解符号表达的意义,用符号表达自己的思维。教师的引导能使学生把握准某类事物共同属性的关键特征,解决好对概念的“内涵”与“外延”的认识和理解。而适度的练习可以让学生通过推导或者证明等演绎的过程体验,更好地揭示数学思想、思维方法和典型的数学技能技巧。在教师引导下,学生独立完成便是一个很好的学习过程。这便动态地结合了导学练。习题课其实质是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新的情境下对知识加以应用,找出最优方案。在这种课型中,教师的指导作用应该放在知识掌握的目的性上,就是要加深学生对于数学事实的理解,引导他们形成认知结构。而学生自己的学习活动如观察、归纳、类比、直觉、抽象等的自由发挥才能准确判断,精确推理,施展才华,发展智慧。这时的适度练习,对于他们巩固形成技能、巩固基础知识是任何环节无法替代的。复习课以知识的复习为主,教师的引导可以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认知结构,同时还可以帮助学生对阶段学习查漏补缺。但该课型时间紧促,因此尽量让学生自己学会动手总结,系统归纳阶段所学的知识、方法以及梳理知识方法所反映的数学思想,沟通知识、方法间的联系形成知识框架。如果其他课型对于学生从事数学活动较少,那么活动课则提供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学生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在数学上获得真正的发展。这种课型教师的引导应该一问题为中心活动为载体,让学生通过“听一听、做一做、议一议、读一读”,实现导、学、做(动手操作练习)动态地结合,也就培养了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做到学习有用的数学目的。试卷讲评课,教师的引导主要体现在评上,对于成功的做法要激励,答题中的错误予以纠正,教会学生认识自己,尤其是自己的不足,帮助他们明确努力的方向,寻找学习的最佳途径。

总之,不同课型,不同的课堂实景时刻影响着教学者的策略,我们可以将课堂设置成:①先导后练传统型,②导——学——导——练型,③导——学——练型,④学——练——导型等,但是预设和生成总是差距很大,学生存在着个性差异,具有不同的智能模式。建立在传统智力以智商为主要评判标准的教学模式,是片面的。基于这种认识的教学模式是僵化的,学生在课堂上收获的也只能是数理逻辑和语言知识,而对于其他智能的发展很少兼顾。只有数理逻辑和语言知识表现优秀的学生才能得到发展,结果少部分学生优秀,大部分跟上,一部分其他智能发展发达的学生则被冠以“学困生”等不当称呼,这与课标要求“人人学习有用的数学”大相径庭。重视“学、导、练”动态组合靠学生自学,观察思考,动手实践,交流展示,照顾各类别学生的特点,更有利于完成预设的教学任务。课堂动态设计和组织,教师上课具有较大的灵活性,当课堂上出现“启而难发”的局面时,教师就应该实时转变策略,以防止简单的集体应答取代学生深入的思维活动、学生思维的虚假活泼等。导、学、练动态组合,可以丰富教师的引导和讲解的艺术,转变学生的学习方法,巩固运用数学知识的能力,提高了课堂的有效性,克服传统程式化课堂教学存在严重低效、无效的现象,构建真正的高效课堂。

作者单位:陕西省岚皋城关中学

邮政编码:725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