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插图,大作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4-01-11
/ 1

小插图,大作用

吴红梅

——小学品德与生活(社会)教学中插图资源的利用

吴红梅浙江省衢州市衢江区廿里小学324000

打开小学品德与生活(社会)教材,一幅幅漂亮的插图早已吸引了孩子们的注意力,让孩子们爱不释手。这些插图具体形象、富有童趣,具有可模仿性,留有很多的空白点,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模仿比较,提升学生的认识,帮助学生走向课外,让学生换位体验。它们贴近儿童的生活,为孩子所喜闻乐见,利用好这些精美的插图,触摸这些灵动的文字,让小插图发挥大作用,会使课堂显得更加有效、更有情趣,会给我们的品德与生活(社会)教学带来意外的惊喜。

一、示范性之桥——模仿比较

道德发展具有长期性和艰巨性,是不可能一蹴而就的。儿童的思维特点,使得他们对道德概念的理解和掌握还处于直观、具体的水平上,他们的道德情感具有较强的直觉性和模仿性,他们最容易被具体的道德形象所感染、同化。因此,利用教材插图的示范性,让学生模仿比较图中人物的言行,是强化养成教育、提升学生道德水平的有效途径。

如学习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我的家庭》中的第4课《欢迎来我家》时,我先叫一组学生上台,根据自己平时的生活习惯,表演同学到我家来作客的情景。表演完了以后,我要学生来说一说表演过程中有哪些生活习惯是好的、哪些生活习惯是需要改正的,然后让学生仔细地观察课文插图,四人小组把图中“同学到我家作客”的情景模仿一遍。最后,引导学生与自己平时在家的做法进行比较,说一说自己有哪些地方做得比较好、还有哪些地方需要改进、今后打算怎么去做。这样通过模仿比较,使学生更加深刻地懂得,作为家中的小主人,在接待客人时要牢记住一个关键词——礼仪,并把礼仪落实到具体的行动上。

二、情境之桥——品味提升

插图是没有文字的语言,编者把所强调的道德观念巧妙地融入了画面之中。利用教材插图的新鲜点,使学生更快地进入情境,通过对画面语言的细细品味,提升学生的道德认识。

如《家人关爱我成长》一课,文中的《雨中情》这一故事感人肺腑。在教材插图中,妈妈披着雨衣冒雨送“我”去医院的一幕深深地打动了学生。妈妈的脸上、我的脸上有几滴水,是雨水?是汗水?是泪水?我让学生根据故事内容说一说。有的说,妈妈脸上的是雨水,妈妈非常关心我,把雨衣的一大半给了我,而她自己则被淋湿了;有的说,妈妈脸上的是汗水,医院那么远,我身子那么沉,妈妈担心我的病又跑得那么快,妈妈累得满脸是汗;有的说,妈妈脸上的是泪水,那是妈妈焦急的泪水啊!有的说,我脸上的是汗水,妈妈把我裹得严严实实的,生怕我着凉,病情加重;也有的说,我脸上的是泪水,那是愧疚、感恩的泪水啊!小小几滴水,流出浓浓一段情,这就是插图语言的魅力吧!

三、飞翔之桥——拓展延伸

品德与生活(社会)课程提倡开放式教学,提倡体验性学习和研究性学习,师生互动,全员参与,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自主性、能动性、创造性,大力倡导“在生活中学习生活,在实践中体验感悟”的教学策略。因此,教师要转变教育观念,变教师说教为以学生为主体的活动教育,促使学生自主发展。利用教材插图的空白点,把品德与生活(社会)课堂由课内引向课外,不失为一种好办法。

比如《我来画棵家庭树》一课,课文插图大多是不完整的,有很多空白点需要学生通过课外实践来补充完成。要贴“全家福”的照片,要绘制“家庭树”,要写出爸爸、妈妈、亲戚们的容貌特征、性格特征和想对他(她)们说的话……说实话,对很多孩子来说,这是个不折不扣的苦差事。但真正做了以后,孩子们感到收获很大。有的说:“爸爸、妈妈表扬我了,说我懂事了,知道关心家人了。”有的说:“我家有好多长辈啊,爸爸要我好好学习,长大找个好工作,为家里多作贡献。”通过这些实践活动,学生们读起“我有一个幸福的家庭,长辈都很关爱我,我给家人带来了快乐”这句话时都用上了真感情,谈起感受来也是情深意切。孩子们在感受家庭幸福的同时,分明也多了一丝家庭责任意识。

四、活动之桥——换位体验

小学品德与生活(社会)是一门活动型综合课程,活动是课堂教学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游戏活动符合儿童的年龄特点,是一种有效的学习方式。

在浙教版教材中,有好几课的插图都采用了儿童喜爱的连环画的形式。如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寸金难买寸光阴》一课,里面有个“小剧场”:《快!快!不能快点吗?》。故事主要讲小宝做什么事都拖拖拉拉,后来,妈妈送给小宝一个会唱歌的小闹钟,小宝变得勤快了。教学中,我先给了孩子们充足的时间自由阅读,让他们有一个感性的认识。然后,再把这几幅图串联改编成5分钟左右的课本剧,叫学生上来表演。学生结合已有的生活积累,把小宝以前的懒散、后来的勤快表演得活灵活现。在笑声中,每个孩子的心灵都受到了触动。小宝曾经的懒散,不是我们每个人身上或多或少都存在的毛病吗?小宝能改,我们难道不能吗?情景剧表演,缩短了文本主人公小宝与孩子们的时空距离,增强了形象的真实感。

在小学品德教材中,无处不存在“插图”,因此也就无处不存在“插图”的教学。这就需要我们充分地利用这些精美的插图,运用这些灵动的文字,自然地打破僵硬的、传统的教学模式,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从而提高整个课堂的学习效果。小小插图,作用无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