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分享行为的培养策略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6-12-22
/ 2

幼儿分享行为的培养策略

张洪敏

山东青岛平度市职教中心266700

摘要:分享是亲社会行为的一种表现,是个体社会化的一项重要指标,分享行为是分享的具体表现。由于独生子女特殊的家庭背景,使得幼儿普遍缺乏分享意识,但是他们的认知水平不高,“自我中心化思维”表现得比较突出,因此分享行为的培养就显得尤为重要。

关键词:分享行为亲社会行为强化榜样

我国的《纲要》提出的社会教育目标中也指出了分享的重要性。幼儿期是个性开始形成的时期,是自我中心思维向非自我中心思维转化的时期,从幼儿期培养幼儿分享观念和分享行为是十分必要的,也是十分可行的。

一、分享行为的概述

1.概念界定。分享行为是人们在积极的社会交往中经常采用的行为,又是与他人在情感和物质上的分享,是一种亲社会行为,具有利他的性质和目的,有助于更好地与他人交往,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发展人的社会性。

2.幼儿分享行为的现状研究。

(1)我国学者对此做过研究。1989年,上海李丹等人研究食物和玩具的分享,对儿童亲社会行为的高级形式——利他行为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假设和实验情景下儿童的分享行为都是不高的,但随着年龄的增长,其分享的慷慨程度逐步提高。一年后,郑健成、李伯泰、欧鹏飞等人研究也得出了类似的结论,认为中班幼儿较少主动的利他行为。同时申继亮、李虹、夏勇、刘立新等人的研究也发现分享行为要到3-6岁才会出现,儿童与他人分享的意识到了6-12岁迅速增长。许多研究都表明学前儿童在与同伴分享方面表现出很自私,随着年龄的增长他们越来越愿意分享。(2)瑞格德(Rheingoid,1976)等人观察了13-18个月的幼儿在类似家庭环境中,同父母或其他成人的相互作用,发现几乎所有的幼儿都做出了一次或多次的分享行为,年龄稍长的孩子分享的范围和程度则更高。(3)斯坦杰克(Stangjek,1978)研究了儿童的自发分享,认为在2-3岁的幼儿中间最为常见的是礼物的自发分享,它往往成为幼儿间社会交往的手段。(4)塞尔曼(1976)研究了在理解别人观点方面不同年龄的发展水平,学前儿童(大约4-6岁)不理解别人的动机,他们主要对外在提示做出反应,不能推断别人的思想,因此分享行为很少。

二、培养幼儿分享行为的必要性

1.分享的普遍缺失。调查表明,我国的学前儿童是缺乏分享行为的。曾有幼儿教师对自己班的幼儿的分享行为进行了调查,在25人中,拿到玩具就自己玩,不愿给别人玩的幼儿占57%;见到喜爱的玩具就要,若不给他就哭(或告状)的幼儿有32%;有争抢玩具行为的幼儿有40%;想玩但没达到目的就伤害别人(踢人或抓人)的幼儿有12%。这些结果充分表明了该班幼儿十分缺乏分享的意识和行为。在幼儿园里我们常常能看到这样的情景:两个孩子为了同玩一件玩具发生争吵甚至打斗;或有的孩子宁愿自己拿着玩具不玩,也不愿把它给别人玩。幼儿这种“自我中心”、“唯我独享”的行为与幼儿“亲社会”行为的发展是不一致的,这一问题必须给予解决。

2.分享对幼儿社会性发展的重要性。一些幼儿教育工作者正逐步意识到由于我们特殊的国情及传统文化的一些弊病所造成的这一“独有”的社会现象和导致的严重后果,同时也感觉到“道德教育从娃娃抓起”刻不容缓。幼儿行为总是在与周围环境中的人、事、物相互作用的过程中发展的,要想改变幼儿这种“以自我为中心”的心理定势,一定要通过科学的构思和合理的安排来实现。探索分享行为的形成机制,引导幼儿参加各种集体活动,体验与教师、同伴等共同生活的乐趣,培养乐意与人交往、学习互助、合作和分享的情感就变得尤为重要。

三、幼儿分享行为的培养策略

1.家庭教育。影响幼儿分享行为的养成不只是幼儿园教育,家庭教育更是幼儿重要的成长环境,它无时无刻不在发挥着教育的功能。家庭(包括社区)环境中有着丰富的教育资源,我们要积极地利用这一资源,打破关起门来孤军作战的局面,与家庭(社区)建立起新型的合作伙伴关系,引导家庭之间自由结伴,形成家庭友好小组,在轻松、愉快的活动中充分发挥孩子与孩子、孩子与家长之间分享方面的互动作用。要使“分享”成为习惯,变成其自身的行为方式,需要幼儿充分的实践、操作的机会。这不仅需要教师做大量的工作,同时更需要家庭、社会的配合,持之以恒,才能促进幼儿的健康发展。

2.幼儿园教育。

(1)创设良好环境。在《纲要》的“总则”中指出:“环境是人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社会、心理条件的综合,是儿童发展的资源。幼儿通过与环境的相互作用并开展活动。”显然,良好的环境是幼儿分享品质形成的有效资源。(2)创设心理环境。心理环境是一种隐性的环境,也可以理解为是一种气氛、一种感觉。教师在幼儿心目中有很高的威信,教师的言行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幼儿。因此,建立一个轻松、和谐、平等的师生关系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3)选择多种内容手段。选择的教育内容要与目标相对应、相匹配。如:把分享目标划分成物质分享和精神分享,又把精神分享划分成分享快乐与共担忧愁,根据孩子的年龄特点安排相关的教学内容。(4)定期开展相关内容的家长讲座,如“如何使孩子学会分享”。(5)每月出好一份相关内容的家园小报,如“怎样培养孩子关心他人”、“他需要帮助”等。(6)利用家长园地向家长宣传“幼儿分享品质养成”的重要性。(7)家长观摩幼儿园的半日活动,从中分享教师先进的教育观念、教育技能和教育经验。(8)举办家教经验交流会。在幼儿期做好日常生活中的分享行为教育,让孩子在幼儿时期就学会与他人分享快乐,才是对孩子真正的爱。分享是一种美德,更是一种快乐。与别人分享好吃的、好玩的东西,对别人说一些关心体贴的话,同情并帮助有困难的人,对别人宽容、谦让、不计较过错……《纲要》也提出了社会的教育目标以及分享的重要性。从社会维度出发,有幼儿与他人的关系、幼儿与群体或集体的关系、幼儿与社会的关系四个方面。幼儿与他人的关系,指的是幼儿能主动地参与各项活动,有自信心。其中,幼儿与同伴之间的交往包括许多不同的形式,幼儿之间的分享是其中的一种交往方式,需要从小培养。儿童时期的社会性发展对人的全面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影响,这早已成为心理学家的共识。从心理咨询的情况来看,成年人的心理健康问题很多可不同程度地归因于儿童时期社会性发展的缺陷。毫无疑问,家庭和学校教育对儿童的社会性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不可替代的作用,然而父母、教师只是对儿童社会性发展起重要作用的社会主体,这些主体起什么作用,在多大程度上起作用,更多的是由人们所处的经济、政治、文化环境所决定的。幼儿的分享性行为得到良好的培养对孩子未来的发展是很重要的,我们应掌握好正确的方法和适合的策略,对不同的孩子给予不同的引导,让孩子具有该具备的分享性行为,让孩子们健康快乐地成长。

参考文献

[1]陈会昌主编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儿童早期社会化》研究成果——幼儿社会化训练。

[2]吕夏翠《幼儿的社会发展——策略与活动》.桂冠图书公司,2002年。

[3]霍立岩《幼儿的人际关系》.稻田出版社,2001年。

[4]《幼儿品德发展与教育》.上海教育出版社。

[5]《幼儿意志品质的培养》.学前教育网。

[6]新《纲要》.《家庭教育》,2004年,第六期。

[7]邬琴《浅析幼儿分享》.义乌市宾王幼儿园,网上文章。

[8]陈卫华《“幼儿分享行为培养研究”课题研究报告》。

[9]《中班幼儿分享行为的现状调查及教育对策研究》.北京学前教育网。

[10]HayDProsocialdevelopment.Journalofchildpsychologyandpsychiatry,1994,35:29-71。

[11]王海梅陈会昌谷传华关于儿童分享的研究述评[J].心理科学进展,2004,12,(1):52-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