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英语教育如何融入传统文化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09-19
/ 3

中小学英语教育如何融入传统文化

韩燕

广西壮族自治区梧州市蒙山县教研室546700

摘要:小学一般在三年级时开始正式引入英语,在一些教育水平发达的地区开始将中国传统文化并入到英语学习中,不仅有利于从小培养文化自信,还能够丰富课堂内容提高学生文化涵养。此次以中小学英语教育发展现状为出发点,具体介绍怎样在小学初中阶段的英语课程中融入文化元素,从根源上提高优秀文化对社会的影响力。

关键词:中小学英语教学;传统文化;相融

引言:

随着教育行业的不断改革,传统文化元素与课堂,教材的关联越来越密切。加强文化传播力度既能够提高人们的认知,又能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分析其中利害,所有教育工作者应该紧跟时代发展,不断改变教学模式,用正确的方法将优秀文化引入课堂,潜移默化中改变学生的学习方法和生活习惯。

一、中小学英语教育融入传统文化的必要性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的是文化和语言两者是密不可分的,两者的契合度决定了最终的研究价值。语言是传播文化的重要途径,我们通过汉语向全世界展示中国源远流长的文化历史。英语作为流行语言的一种,在教学规划中是必不可少的。中小学生的英语教育虽然侧重于培养语言能力,但作为教材的出版方,编写时并入的文化知识或多或少对学生的能力和素养有一定的影响。善于用不同的语言表达,更加有助于提高中国文化在世界上的影响力。

另外,它能够让中小学生正确认识自己的文化身份---对自己是谁,属于哪个国家,信仰哪种文化有明确的认知。汉语是中国从古至今几千年的发展结晶,映射着一个国家的发展史,掌握运用它本质上就是一种对中国文化的认同和自信。对中小学生而言,他们并不理解何为文化,对弘扬传统思想尚处于懵懂阶段,但将这些内容穿插到英语学习中可以让孩子们在学习第二语言时大致了解中国的优秀文化,如果无法通过科学的手段增加文化知识与其他语种的融合度,那么必然会影响到新一代对祖国的归属感。想要解决这些隐含的阻碍就要求中小学教师具有良好的语言融合能力,扎实的中国文化功底。学校再选择授课教材时也应该根据教育大纲精心挑选。而且和语文学习不同的是,英语教育的重点是让学生能够流利的用英语沟通表达,有助于今后走出国门能够从容的与各国人士交流学习,发扬优秀的中国传统文化。

二、英语教学中传统文化的缺失

(一)中小学英语教材中中国文化的缺失

从目前的教育形势来看,国内许多中小学的英语课程仍然存在严重的中西方文化差异。这种日益加剧的矛盾现象究其原因是选用的教材不合理。现在不管是小学初中还是高中大学所选用的教材都源自于西方,包括对话,人物,文章,听力都与异国文化息息相关。更有甚者直接选择美版教材,以中国文化元素为框架的教材少之又少。教材的编写组过于重视封面内容,不管是新标准英语还是新概念英语一直以西方人物为主,处处透露着英美文化气息。在语法,语调,发音都讲究美式,这种浓墨重彩的编排方式不仅无法让中国学生认识传统文化,还会分散学生的注意力,吸引他们更加关注英美文化。即使有一些勉强达标的教材,讲述的文化内容也十分有限。另外,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全球化进程的加快,世界各国的合作和交流越来越频繁。英语作为国际上的通用语言,成为了最主要的沟通方式。我们不仅要学会用英语学习了解其他国家的先进文化,还要积极的宣传弘扬中国独一无二的优秀文化内容。诚然随着中国的不断强大,越来越多的外国人被中国文化的魅力所吸引。但如果义务教育阶段选择的课本与自己国家的文化毫无关联,并长期处于遗漏状态,那怎样让年轻人弘扬传统文化并以此为骄傲?与其说让世界了解中国,不如说让世界了解中国的某些人,一切发展中国的计划都成为了纸上谈兵。中小学生是祖国未来的花朵,他们对语言的运用能力直接决定了今后中国文化在世界上的影响力。所以,他们不仅需要掌握博大精深的汉语体系,还要从容的运用英语传播优秀文化,拓展文化的承载方式。也只有通过英语这一门被世界认可的通用语言,才能够不断扩大中国文化在诸多异国文化中的生存空间。这也警醒了教育行业的工作者,必须重视培养中小学生的文化意识。

(二)中小学英语教学中教师本土文化意识和实力的欠缺

老师既是开展教学的执行者又是传播文化的先行人,英语老师同样如此。所以作为教师本身应该对中国传统文化有较深的了解和学习,能够用英语熟练的表达文化的发展历史和更深层次的意义。通过富有活力的教学和引导逐步带领学生推开文化世界的大门,激发他们学习和探索的热情,培养拥护本土优秀文化的意识。但现阶段许多中小学英语老师并不能从容的用英语表达自己国家独一无二的文化,语言上的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另外,一部分老师对英美文化的了解还停留在单纯的课本知识上,你没有利用多余的时间去深入学习异国文化,在知识储备方面略有欠缺。教师自身的不足直接影响到了课堂的教学效果和引申内容,英语课堂本应该是活跃拓展性的一门学科却生生变成了纯粹的学习另一种语音。长此以往,整个英语课堂与文化毫无关联,契合度和融入性严重欠缺。此外,老师的交际能力局限于本土文化,在面对新的知识和不同领域时,授课方式和效果就出现明显的断层。绝大多数教师受应试教育的影响,英语学习从小学,初中,高中,大学都是按部就班取得好成绩就行了,学习的重点主要是单词,语法,句型,发音,偏向于理论知识。而往往忽略了这门语言背后所牵扯的文化意义和感染力,尤其是在当前的教育形势下,一些科目偏离了原有的性质,只注重于机械化结构式的教学方向,没有考虑到青少年全方位培养的重要性。诸如此类的问题还有很多,也是教育行业未来需要重点研究和解决的问题,通过不断改变调整培养机制未来有望让中国教育事业更上一层楼。

(三)中小学英语教学中学生中国文化意识欠缺

现在中国有很多小学生,初中生对传统文化一无所知或毫无兴趣。比如他们崇尚西方文化,重视过圣诞节,情人节,万圣节;追求国外潮流爱着奇装异服。然而面对中国的重阳节,中秋节,春节时兴致缺缺,不喜欢吃月饼,饺子,艾草。这种文化入侵现象随着全球化的发展日益加剧。当然,想要让世界认识中国,了解和学习优秀的外来文化是值得推广的。,但不能盲目的模仿和跟随,在吸纳国外文化的过程中需要不断加强中方文化学习。但据有关数据统计显示,现在的小学生,初中生能够用英语流利地介绍中国传统节日和习俗的少之又少,无法完整的传递优秀文化信息。从本质上分析,英语是一门国外语音课程,但它不仅仅是掌握一种语音工具那么浅显,还兼顾着沟通中西方文化的作用。作为一名英语老师,在整个课堂上需要同时扮演语言知识的讲授者和中西方文化先行者的角色。将学习内容放在基础知识和交际能力的培养上,时刻关注国内外最新的英语教学模式,不断导入先进的文化思想理念。发扬学习不同文化的过程中时刻提醒学生摒弃斑驳,负面影响较大的一部分内容,维护本土的风俗习惯和文化传统。如果我们只照搬国外的体制和模式而忽略了对年轻一代的文化意识培养,那么复兴文化的宏远永远无法实现。所以,从小培养青少年热爱祖国,文化自信的意识对提高中国软实力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四)中小学传统英语测试中中国文化导向的缺乏

现在国内对于英语学习测评主要方法是考核语法,单词,句型结构,听写能力等,对于其中蕴含的文化知识并没有做出明确的要求,更不用说考核环节。而最终的效果也是通过卷面分数的高低来统一评定。这种应付考试的学习模式导致许多学生都是以获得高分为学习动力,丝毫没有考虑到语言的作用和拓展。毫不夸张的说,现在不管是学生自己还是教师,父母以及工作机构都是通过考试分数,等级分数来评定一个人的学习能力和未来的发展高度。带给学生的是来自各方的压力和分数高低的鞭策,整天围绕考试而学习,渐渐的磨灭了自己的学习兴趣,即使有心向其他方向发展也迫于应试教育制度止步于此。许多教师就是应试教育培养出来的“人才”,采用的教学模式一直沿用他们过去的方式,英语课上反复讲解词汇句型语法知识,丝毫没有实际的运用和拓展活动。这种根源上的恶性循环也是导致学生反感英语不喜欢学习的重要原因之一,甚至会影响到其他学科,造成本土文化断层,思想传播活动受到极大的局域性障碍。

总而言之,导致中小学生英语教育出现文化不兼容现象是多方面的因素,甚至已经威胁到青少年的语言表达能力和交际能力,对于这种日益严重的文化漏洞我们应该引起高度重视。三、英语教学中中国文化融入的方法和路径

(一)创编高质量的教材

教材是开展教学工作的载体,也是整个课程的知识瑰宝。在编写教材时引入一定的优秀本土文化既为文化的传播品德一条新的道路,又为中小学英语课程中的文化学习提供了一定的基础。

第一步,在编写中小学生英语课本时应该考虑到教材的完整性和兼容性。既要有语言研究学者,心理学专家参与,还必须邀请中西方文化研究人员进行指导,保证出版的教材内容全质量好。另外还要注意语言用法中的诸多异同,比如同样的英语单词,中西方的使用方法和语言结构各不相同,在文中必须明确注释并作出详解,方便学生理解。第二,在规划排版内容时应该在原有的基础上增加与中国文化相关的篇幅。潜移默化中增加学生的文化知识储备,比如各个地区省市的风俗习惯,人情世故,地理位置,管理制度,服饰风格等等。另外在教授这些内容时,老师可以采取听,说,读,背,写的方式提高学生对语言的运用能力。第三,每册的内容应该紧扣学生的知识水平,根据年龄段的不同编写与能力发展相适应的课本,其中插入的知识点和语法知识要有利于学生的日常表达和口语提升。总之,为了使中国本土文化与英语教育兼容,就应该从根源出发,以教材规划为出发点,有针对性的进行选购,牢牢把握文化培养发展战略。

(二)拓宽中国文化的融入渠道

文化元素不仅仅是在教学过程中引入,还可以组织交换学习,课外活动等方式灌输中国文化思想,只有不断的发展创新文化并入渠道才能实现理想的基础工作,逐步提高文化教育在英语课程中的占比。

比如在中小学生的英语课程中,安排一名外教,这样可以有效地弥补中西方语言差异,给予学生更好的学习交流环境。另外。外籍教师的课程偏向于实践,语言应用更为方便直接,十分有助于学生提高自身的跨文化交流能力。老师在课堂上可以借助计算机,多媒体,投影仪等先进的设备,播放图片或视频用更为直观的方式让学生体会到中国本土文化的深厚底蕴。使课堂的氛围变得轻松,生动。此外,老师可以组织各种学习活动,将传统文化内容逐步渗透到学习生活中。讲解课本知识时,可以根据月份讲解相应的节日知识,既可以拓展课本知识,扩大词汇量还能够有效的缓解沉闷的课堂气氛,让学生对每一个传统节日都有一定的了解。比如父亲节,母亲节,中秋节,国庆节,重阳节,春节,劳动节,儿童节,植树节等,还可以根据相应的节日布置课外作业,绘制美术作品,制作纸制竹制玩具都能够有效的让学生了解认识文化的丰富多样性。结合当下西方文化渗透的局面,小学初中教师自身应该理性学习先进文化,将有利于学生发展的知识面融入课堂,并通过各种方法和活动使其与英语教学相适应。

(三)提高教师的文化素养

老师不仅是教学工作的的执行者,还是学生学习生活上的好帮手。优秀的教师除了将知识毫无遗漏的传授给学生,还能通过树立良好的个人形象影响学生。所以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应该时刻怀抱学习的心,教学相长,在传播优秀文化的同时提高个人素养。

第一,小学初中的英语老师应该具备深厚的文化底蕴,包括风俗习惯,人情世故,哲学道理,历史发展等。绝大多数教师都只是了解一些皮毛,并没有深入的研究学习。想要成为一名优秀教师就需要不断地交流学习,提升个人职业能力和文化水平。第二,如果教师有心想要教授学生实用的文化知识,就应该对当地有详细的了解,用理性的眼光分析中西方文化。通过这种潜移默化的影响可以使学生形成平等的价值观念,有助于本土文化和教学工作相结合。第三,教师应该通过参加各省市组织的各类交流会,探讨会,学习活动等不断了解中西方文化的发展,时刻将对自身的要求保持在先进行列。优秀的教师才能够培养出观念正确,文化自信的学生,自身的定位不够明确有可能导致学生出现文化缺陷。所以想要使中土文化和英语教育高度契合,教师自身的发展和提升也是不可或缺的。

(四)在中小学英语测试内容中融入中国文化

现在的学生虽然从小接受英语教育,但在跨文化表达上还存在十分严重的缺陷,而出现这个问题的主要原因是英语考试制度不合理。想要改变这类状况,可以提倡小学初中英语考核改革。对英语这门课程而言,需要检测的不仅是理论知识的学习情况,还应该包含文化的表达能力。另外在现有的基础上,增珊优化教材内容,确保知识结构与学生的发展需求相适应。定期组织教师能力培训会,提高师资队伍的职业水平。

四、总结

综上所述,在经济全球化和文化大融合的背景下,在中小学英语教学中融入中国传统文化不仅可以提高本文文化在中小学英语教材中的地位,还能够使中国文化更好地走向全世界。鉴于此,中小学英语教师积极转变教学理念,采用合理的措施将中国文化融入到中小学英语教学中,从而使我国优秀传统文化得以传承。

综上所述,在经济发展和文化交融的时代背景下,将中国本土文化不断引入到英语教育中,既能够提高文化软实力在各个领域的综合地位,还能够更好地让世界认识中国。基于此。,小学初中英语老师有针对性的转换教学模式,用科学的方法将中国文化并入到英语课堂中,使优秀文化不断传承。

参考文献:

[1]贺晓梅.2012.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将民间游戏融入小学英语教学[J].太原城市职

业技术学院学报,(12):95–96

[2]李谷平.2003.中西方文化在初中英语教材中的呈现及教学对策[J].广西民族学院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S1):104–106

[3]李丽洁.2009.谈小学英语教材使用中的文化导入[J].小学教学研究,(2):50–51

[4]李丽洁.2012.小学英语教师的跨文化教学素质:症、诊、治——以天津市滨海新区大港某小学为例[J].中小学教师培训,(5):48–51

[5]李莎.2010.初中英语教师跨文化意识发展模型研究[D].重庆:西南大学.

[6]李淑琼.2010.多元文化背景下初中英语教材研究[D].福州:福建师范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