渗透融入养成——学习十八大精神对基础教育生态文明教育的思考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4-05-15
/ 3

渗透融入养成——学习十八大精神对基础教育生态文明教育的思考

刘志祥

◆刘志祥南充职业技术学院四川南充637131

摘要:本文从树立生态文明教育理念,教育者做到有心而渗透无形前提下,提出基础教育学校坚持渗透为主,融入一体,重在养成的原则,深入开展生态文明教育应该强化课堂主阵地,丰富课堂教学内容,创新课堂教学方式,融入教材,融入学科教学,在家庭、学校、社会共同作用下,依托校园文化建设和系列活动开展生态文明实践活动,培养具有良好生态文明素质的社会主义接班人和建设者。

关键词:生态文明基础教育融入课程

党的十八大把生态文明建设再“升格”,列入现代化建设“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其从理论创新到工作部署指导方针,无不彰显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1]。

绿色的生态文明作为人类文明发展的新阶段、新形态,是对黑色工业文明反思的结果,犹如工业文明推动资本主义发展,生态文明超越工业文明,必然推进社会主义的全面发展。党的十八大报告强调,“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2]。既如此,背负民族未来希望的青少年,岂有不接受生态文明教育的道理。培养人才的学校应开展生态文明教育的责任。在学校开展并持续地进行生态文明教育,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完成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教育是民族振兴和社会进步的基石”[3],义务教育是奠基工程。学校要义不容辞地用生态文明的力量托起“美丽中国”的梦想。

在基础教育学校实施生态文明教育,坚持课堂为主,渗透为主,融入一体,重在养成的原则,长期坚持爱国主义教育、精神文明教育的传统,积累了相当的经验,这是顺利引入生态文明教育的重要基础。“生态文明”写入党的十七大报告以来,已有几年的教育探索,尽管比较零散,至少可以摸着门道,启动新事,与时俱进地思考总结这些实践,对于探索创新生态文明教育的新方法,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一、树立理念养成自觉

生态文明教育进学校,进课堂,进学生头脑,首先要确立坚定的生态文明教育理念。从顶层设计到执行团队都要视生态文明教育为己任。教育领导层要提出明确的实施任务和要求;学校须将生态文明素质教育列入全面发展目标;管理层要贯穿教育教学管理全过程,从教学计划制定、课程设置、活动开展到评价考核,都要体现生态文明教育;教职工不仅要有生态文明教育的责任理念和自觉行动,还须掌握施教方法主技能,把生态文明渗透到教学过程。直言之,教育工作者要先成为生态文明的实践者,才能成为生态文明教育的参与者。在生态文明教育中,做到教者有心而渗透无形,受教育者长期感染而化诸于内,提升学生生态文明素养,养成爱护生态的习惯。

生态文明建设就要“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3],在学校教育,只融入到教育教学过程中,而不是另起炉灶,单设学科。只有融入,与课程共生,才能持续、持久,成为教育常态。

学校生态文明教育内容的选择,遵循以下原则。首先是从实际出发,即针对从幼儿园到中学,不同年龄层次、不同心理特点,理解和接受能力也不同的学生,选择不同的教学内容,使之能接受并实践;其次是针对性,即针对学生实际生活,用生活来教育,为生活而教育;最后是持之以恒,有两个层面的要求,一是教育的持续,贯穿从幼儿园到中学的整个基础教育阶段。但在具体学段层次上,紧密结合生活实际的生态文明行为要求,把“节约意识、环保意识、生态意识”具体化为行为规范。如幼儿园的小朋友从学会正确洗手开始,小学生要随手关灯,初中生合理选择绿色购物等等。二是循序渐进的实践养成。随着学生的成长,社会生活不断扩展,从生态文明参与者成长为生态文明的建设者。

二、强化课堂,融入全程

课堂永远是学校教育的主阵地。强化主阵地,渗透进课堂,是学校生态文明教育的主渠道。有人因强调课程体系的科学性,认为将生态文明纳入第一课堂困难。其实不然,要把生态文明教育纳入学校教育总体工作中,确立生态文明教育在素质教育中的重要地位,纳入是必须的。不会妨害,反而会增强课程体系的科学性,使课程与时俱进地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生态文明教育进课堂是丰富课堂教学的内容,创新教学方式,在教学过程中融入生态文明教育,进而构建新的课程运行模式。总体原则是渗透,具体的操作方式是融入。把生态文明教育内容融入教材,融入教学,使之成为整体的一部分,融入是最有效的渗透。融入的前提和关键是找准切入点。

课程体系最重要的两个环节是教材和课程实施。现行基础教育阶段的课程教材和课堂教学,都提供了生态文明教育的切入点。

在同一课程标准的统率下,教材有多种版本。它们呈现方式有差别,选材各不相同,但课程标准相同,编写理念相同。联系生活,注重实用,是共通的特点。如学前教材的趣味性,幼儿游戏活动的安全性;生活数学的实用性,大语文教育的工具性;外语的交际性;思想品德的针对性。使教材选取的教学材料,有许多本身就是生态文明教育的极好材料。如语文教材里,那些描摹壮丽山河,写景抒情的美文,饱含奖掖之意的褒义词;数学课本从追击、工程问题,测量与计算,到用数学知识和方法优选组合最优方案,以节约资源,避免浪费;物理化学对物质世界的解析,相关性认知和重构;生物学直面生物多样性与食物链的相生相克;思想品德课程试图从我国人口、资源、环境国情出发,阐明可持续发展之路的客观依据及其必然性等等。如果教师有一定的生态文明教育自觉性,二者一拍即合,就能顺畅地转化为教学设计和课堂教学的实践。

新世纪课程改革首先树立了课程实施理念,破除“教教材”的传统。它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教材进行二次开发,在教材预留的空间里引入学生生活实际,引导学生探索学习,即课堂教学过程中引进生态文明教育的主要切入点。

抓住教材的切入点,在课堂教学的相应入口,顺势而为,引入生态文明教育与相关实验实践,使生态文明教育与学科教学融为一体。例如:从幼儿园老鹰抓小鸡的游戏到中学《生物》,都在由浅入深地学习自然、环境、资源、生物与人的相关知识,始终贯着穿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人与人和谐相处的观念。理化从不同角度探索认识环境物质的构成、转化和再生,必然直面人与环境的相互影响。《语文》从识字书写开始,到美文妙词的欣赏,对大自然鬼斧神工的赞叹,对人情世故的认识,对高尚节操与美德的歌颂、人与自然的关系的探索、社会关系的引导,贯穿教学的全程,无处不点击生态文明素质的开关。品德课则相对全面概括尊重生命,实现人、自然资源、环境相协调和经济建设与资源环境均衡发展和国家发展战略与基本国策。在诸如此类学科内容教学节点上,学习学科知识的同时,植入生态文明理念,默化形成生态文明素质,岂不一举两得。

另一重要途径是地方(校本)教材的开发和运用。新课程体系的国家教学计划明确规定有地方课程教学时间,地方和学校利用本土教育资源,开发教材和地方(校本)课程。这类教材的内容选材应该以生态文明建设内容为主,以培养学生爱乡爱国之情,增进学生生态文明素养为目标。有些学校和教研组织已经做了大胆的探索。如荥经县严道一中、花滩小学,自己开发了校本教材和课程,初具规模和效益。荥经县陶行知研究会开发的《桢楠》、《鸽子花》、《乌木》等乡土教材,在县市内进行了成功的实验推广,并有相当的影响力。

三、活动载体,营造氛围

学校开展形式多样的教育活动就是营造生态文明教育氛围的良好载体。这些载体主要是校园文化建设和系列活动两类平台。

校园文化是学校本身形成和发展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总和,是学校特定的精神环境和文化气氛。校园文化建设,无论是物化环境,从建筑设计、景观布置、绿化美化,还是继承学校既有的传统,校风学风的养成,人际关系、集体舆论、心理氛围,以及规章制度的形成,直到师生共同活动交往中非明文规范的行为准则,都无不是为创造良好的育人环境,服务于陶冶学生的情操、启迪学生心智,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校园文化建设的主体是学生,功用在环境育人,因而必须是绿色、安全、文明和谐的。校园文化建设本质上就是在生态环境中培养主体的生态文明素质。学生的校园生活,大至全面发展,给未来的成长奠定广泛而坚实的基础,小到吃喝拉撒睡的细微末节,无不能体现生态文明的三大意识:节约意识、环保意识和生态意识,这要求学校全体教育工作者都要具有生态文明教育的自觉,见事必问,遇错必纠。荥经县许多学校实行校园首问(或首遇)责任制是个行之有效的措施。

中小学校或多或少都有自己的系列活动平台,像德育、节庆和安全教育等系列活动,是校必有,大多数中学还有社会实践活动系列。活动求实效,不铺张,隆重而不失简朴,热烈但不夸张。低碳的、绿色的生态化活动,既具有示范意义,又从行为上感染学生,就是生动的生态文明教育活动。学生春游踏青活动,高高低低的年级,大大小小的学生,都真正做到了“除了你的脚印,什么也不留下”,现场没有垃圾,也不狼藉。一些活动经过持久的坚持,已经成为颇有特色的学校文化构成,如严道一中的校园节庆系列活动,有主题,且主题鲜明实在,参与面广,参与总有所获。

无论是校园里,还是走出校园,学校系列活动都可含有生态文明教育的内容,促进学生生态文明素质的养成。如这些年的安全教育系列活动,引导学生珍惜生命,遵守规则的教育,同时进行紧急避险演练,强化学生安全意识,校园安全事故下降,是成效证明,突然发生的“4·20”强烈地震,灾区在上课的学校,无一群体伤害事故,从监控录像里可见整体冷静应对,迅速有序疏散的状况,更是证明。因此,教育内容一旦内化成为受教育者的素质,其作用和力量都是不可估量的。

四、第二课堂,家校配合,实践养成

人的素质养成,追根溯源都是某种显性的或潜在的行为规范内化的结果。家长、学校、老师可以教给规范,但教不出素质。素质不是教出来的,而是做出来的,是在实践中形成的,是从自觉到不自觉(自然)的过程中形成的。生态文明素质的养成当然也脱离不了这个规律。生态文明教育面对的是素质形成过程的前一阶段:自觉阶段。

自觉阶段即习惯养成。所谓自觉,就是有意识地照做,去实践。生态文明教育就是从课堂和家庭生活两途径去实践养成。

学科教学的课堂是生态文明行为规范实践的前提下激发自觉的冲动,即希望尝试实践的愿望和热情。教师因势利导,引进课堂实践(如实验和课堂活动),参与系列活动,开辟第二课堂,是学生生态文明实践的重要途径。第二课堂包括各个学科的兴趣小组,中学生社团,以及社区青少年活动中心等。第二课堂都是要走出校园,走向社会,是社会活动。如直接参与“全省环境优美示范县城”创建活动。所有活动本身也必须是符合生态文明要求的绿色活动。活动的组织者、辅导人员应该督促参与者遵守生态文明规范要求。

学生家庭生活是生态文明习惯养成更为细致、广泛、有效的场所。只有家庭、学校、社会对生态文明的要求一致,督促一致,才能使生态文明行为成为生活常态,从自觉走向自然。特别是家长、监护人的文明意识和水平,对未成年学生素质养成具有关键的影响。当家庭、学校、社会三方实现无缝对接,学生面临相似、相同的事件、情境时,能够自然地做出正确反应(如在任何地方见有水龙头在滴水,就想上前将其拧紧。)生态文明行为规范就内化成为生态文明素质。

总之,“加强生态文明教育宣传教育”[3]学校、家庭、社会都义不容辞,要“形成合理消费的社会风尚,营造爱护生态环境的良好风气”[3],只能全民动员参与。少年强,则中国强。从小培养少年儿童优秀的生态文明素质,当一代又一代高素质的少年,成长为民族振兴的中坚力量时,就是生态文明的强大力量托起美丽中国时。圆梦中国,任重道远,始于足下;中国梦圆,辉煌壮丽,始于此时!

参考文献

[1]本书编写组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363。

[2]胡锦涛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34。

[3]本书编写组十八大报告学习辅导百问[M].北京:学习出版社,党建读物出版社,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