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使合作学习落到实处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04-14
/ 2

如何使合作学习落到实处

陈明显

陈明显(贵港市覃塘区樟木镇川山小学广西贵港537127)

【摘要】为了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丰富小学数学课堂的色彩,提高小学数学教学的质量,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方法被广泛运用到小学数学课堂中。小组合作学习,既可以培养小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同时还能培养小学生的团队意识。本文将结合教学案例阐述小组合作学习在课堂中的运用,综合分析小组合作学习如何在小学数学课堂中的落到实处。

【关键词】合作学习;落到实处;课程改革

中图分类号:G628.8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5691(2019)04-0081-01

新课程改革中,提出要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的理念,让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中成长。由此看来,建立和形成学生活泼地、主动的、富有个性化地学习,应该是课程改革的核心。

小组合作学习,是通过教师充分引导和学生配合参与,进行知识探索的课堂交流活动。小组合作学习是在班级授课制背景上的一种教学方式,即在承认课堂教学为基本教学组织形式的前提下,教师以学生学习小组为重要的推动性,通过指导小组成员展开合作,发挥群体的积极功能,提高个体的学习动力和能力,达到完成特定的教学任务的目的,改变了教师垄断整体课堂的信息源而学生处于被动地位的局面,从而激发了学生的主动性、创造性。

一、合作学习的存在的问题

新课程提倡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结束了教师“满堂灌”的习惯,同时给学生自主、合作的机会,收到了良好的学习效果。现在几乎所有的课堂上,都可以看到小组学习,但是目前,在小学数学课堂中注重形式化的小组合作现象依然存在,很多课堂活动为了“合作”而合作,合作交流时间占用课时过多或过少,这样的课堂内容是空洞的,背离了让学生自主探究并获取知识的初衷。在小组合作学习中,由于教师的小组分工不明确,导致学生不明确个人的学习任务,学生的参与度不高。合作学习如果搞不好,就会出现小组中个别成员承担大部分甚至所有的任务,而某些成员却无所事事,想成了优等生“挑大担”,后进生只能做旁听者,这就难以达到生生互动,共同发展的目的,最后也就失去了小组合作学习的意义和价值。

二、使合作学习落到实处的措施

(一)科学的分组是进行合作学习的基础

根据我班的实际情况,开学之初,我对班上的学生进行了分组,而且每组都由一个学习相当不错且表达能力也很强的学生来担任组长,我是这样分组的:把全班学生分成六组,六人一小组进行学习。其组员的组成是这样安排的:两个学习较好且愿意帮助别人的学生,三个学习一般的学生和一个学习较差的学生组成一个小组。可过了一段时间我发现,有些组长的成绩很不情,但组内成员的学习成绩和学习习惯等方面没有明显的进步,更重要的是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高。在课堂的学习中,很多次我都看见组长一个人在独自完成老师布置的任务,其他同学根本未参与进来。有一个组就不一样,不但小组长自己积极完成任务,她还督促别人认真学习,积极参与到活动中来,让全体成员共同完成。我立即意识到:组长更重要的角色使组织者,如何能组织组员参与到小组活动中来,这才是合作学习的前提。于是我对班上的座位进行了调整,重新分组,一个月过后,学生整体的素养都有很大的提高。科学的分组,不仅仅要求小组能顺利完成某个学习任务,还要求全体小组的组员都能共同进步。

(二)引导合作学习,活跃课堂氛围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进行合作学习,组织学生进行合作活动,进一步创新教学方法,让合作、探究贯穿于课堂教学的始终,能够有效活跃课堂气氛,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例如:我在教学三年级数学《认识几分之一》一课时,因为该课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初步认识几分之一,会用几分之一表示简单图形的一部分,理解整体与部分之间的关系。所以我在课前做了充分的准备,根据课本情境图,结合实际生活运用,在课堂中把这个情景表演出来,引入课题。首先,小组分配角色,进行分桃子活动,小明和小红只剩下1个桃子,让学生实践如何分桃子,部分学生会抢答“一人一半!”,这时教师趁热打铁提问:“怎样分呢?”,从而让学生理解平均分,我们生活中说的“一半”,也可以说是“二分之一”。这样的小组合作情景表演能够充分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强化学生对整体与部分的认识。

例如我在教学六年级数学《圆柱的侧面积》这部分知识点时,我首先课前准备了一个侧面积基本相同的空心纸筒和一个实心圆柱,上课的时候,我向学生展示了这一个侧面积基本相同的空心纸筒和这一个实心圆柱,并提出问题:同学们猜测一下老师手中哪个圆柱的侧面积更大?为了让学生更好地进行讨论,我将学生分成各个不同的小组,给每一个小组分别发放了纸筒和圆柱,要求学生自己寻找问题的答案。部分学生很聪明,马上将纸筒垂直剪开,他们剪开后发现是一个长方形,他们使用尺子对其长和宽进行测量并计算得出了侧面积的大小。这时我适时引导学生:实心圆柱是无法剪开的,大家有什么好方法来计算它的面积呢?然后我引导学生将纸筒围起、展开、再围起。这时有思维灵活的学生马上发现了圆柱的底面圆周长便是剪开后长方形的长,高便是长方形的宽,再用尺子测量,得出相关数据之后,顺利地计算出了圆柱体的侧面积。这样的教学方式让学生的主体作用得到了充分发挥,同时还让他们动手动脑,课堂氛围非常活跃,教学效率也得到了提升。

(三)关注合作学习过程

在合作学习中,讨论是让学生展示自己的思维方法及过程,在学生用语言与大家互相探索的时候,教师适时地参与、巡视,会发现有很多跟预设不一样的情况,根据学生的这些想法,预先设计的环节就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即时安排下一个环节。在学生合作时,教师要适时巡视课堂,了解合作情况,及时进行调控,避免合作的盲目和随意性,要有目的地深入小组指导学生进行有效合作。因此,合作学习的设计虽然关系到合作的效果,但是教师有效的组织、引导也是合作学习的关键。

例如在教学《梯形面积公式的推导》这一内容时,我先让学生展开合作交流,猜想将梯形面积转化成什么图形来计算,如何转化?学生讨论后:①有的认为可以将2个完全一样的梯形拼接,形成一个平行四边形,由此推导梯形的面积;②有的认为可以沿着梯形的高,旋转而后平移,最终形成一个平行四边形;③有的学生认为,将梯形对折起来,剪开后旋转再拼接。到底结果如何呢?我让学生运用自己的方法展开小组合作,对自己的猜想进行验证。通过小组合作,学生从刚才猜想中得出了梯形面积推导公式:梯形面积=(上底+下底)×高&pide;2。

总之,只要在平时的教学中注意有计划、有步骤、有目的地培养和训练,学生的合作能力就会增强,合作学习的效率就会提高,合作学习就会落到实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