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高效课堂教学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07-17
/ 2

高中地理高效课堂教学分析

何琼

何琼

四川省巴中市巴州区第四中学

摘要:我们传统的地理教学方法是教师进行系统的讲解,学生静静地听,记录和理解。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显然是主角、中心、传授者,学生只是配角、帮衬、被动的接收者。这与"学生是主体,教师是主导"的现代教育理论相悖,也是我们中学生对地理不感兴趣、缺乏创新能力的主要原因之一。

关键词:打造;高效课堂;高中地理

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之下,相关的改革内容是否有效,主要是看教师能否对于改革做出正确的理解和行动。只有正确的理解并且将这些改革措施付诸行动,才能够提升高中地理课程的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虽然我国对于教育改革的决心很坚定,在很多方面都已经实施了配套的措施,各个地区的高中在改革之后的效果也非常的明显。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改革之后的和现有很多高中地理课堂仍然存在着很多的问题需要解决。通过加强高中地理课堂有效教学理论研究,对实际的教学改革的进一步深化有着实质性的意义。

一、高中地理课程的特征和课堂教学困境分析

(一)高中地理课程的特征分析

高中时期,学生的知识水平已经到了基础的阶段,对各个方面的情况已经有了一个大致的了解。对于地理,学生也是如此。高中地理的教学比较讲究理论和实践的相互结合,比如说,在讲一些地理知识的时候,必须要结合实物或者现象来进行综合的展示。这是高中地理课程与其他课程所不同的一点,在给学生梳理地理知识的时候,必须要对地理的整体架构拿捏得当。高中地理还有一个重要的特征,就是要培养学生分析事物的能力,地区发展是作为人文地理来学习的,在学习人文地理的时候,学生必须要学会地区发展的因素,包括制约其发展的要素和促进发展的因素等等,将可持续发展作为分析的重要思想来思考人类社会当中的一些现实性问题。新课程的改革将高中地理的知识内容做了一定程度的难度下调,但是更多的增加了学生自主探索的内容,目的就是为了学生能够独立思考的去想问题的相关解决方案。

(二)高中地理课程教学困境分析

高中地理的课堂上还有一些困境需要得到解决才能够促进改革的深入,主要表现在这些方面:首先,就是地理老师对于相关的课程资源的开发还不够,或者说还不到位,很多时候教师在进行课程知识的讲解的时候都没有将这些课程资源利用起来,如果能够高效的利用,那么课堂之上将会是另外一种效果,把地理的知识完整生动形象的给学生展示出来。其次,地理教师大多数都受到了传统教育理念和应试教育理念的影响,在教学的过程中过分地强调重点知识,却没有让学生形成独立思考的好习惯和自主学习的良好学习习惯,对于一些比较有趣味性的,具有启示意义的地理知识也没有进行拓展,这样就让学生失去了这一部分的知识。对于学生今后的发展极为不利,这也是课堂教学质量不能提高的一个原因。

二、提高高中地理课堂有效教学策略

(一)高中地理高效课堂教学计划

高中地理在高中学科中占有重要地位,在高中文科中也占有重大的比重。要教授学生学好高中地理,就要有针对性地做好教学计划、制定教学目标,引导学生一步步提升高中地理知识,并乐学之。

一般来说,案例教学的目标应该是具有可操作性和理论性同步进行。对于高中地理高效课堂来说,目标是高中生。我们的案例教学的主要目的不是灌输、传授基础知识,而是有针对性地激发学生主动参与和积极讨论,并重点激发学生的创造性、开拓性思维,提高学生的决策、判断、分析和协调能力。重点选择与学生的背景经历相关的案例会事半功倍的取得更好的课堂反应。

(二)、巧妙合理利用多媒体

高中教学中多媒体已经成为教师的助手,我们很多授课都需要通过多媒体来展示。那么如何巧妙合理地利用多媒体,通过多媒体吸引学生,让学生投入课堂之中呢?利用多媒体就是要尽可能的利用网络拓宽学生的知识面。例如,我们在地理课上课之前可以为学生播放一小段地理视频、为学生播放动态的堰塞湖形成的视频等。并在课上刚开始对此进行提问,一层层深入的问答环节中既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让所有的学生都投入到课堂之中,又可以拓宽学生的眼界,对于未来的地理考试也有极大的作用。除了利用多媒体为学生展示课余知识,拓宽学生眼界,还可以利用多媒体授课。

(三)加强师生互动,营造良好课堂氛围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坚持以学生为课堂主体,改变枯燥的教学方式,增加师生之间的良性互动,营造出良好的学习氛围,从而提高教学有效性。在学习高中地理《全球气候变化》这一课程内容时,关于大气环境问题形成的主要原因是本节课的难点。因此,在课程开始时,教师可以通过询问一些问题。如"全球变暖的主要原因是什么?""臭氧破坏的原因?"等问题让学生进行回答,从而使学生联系本节课的知识内容,对温室效应及臭氧层的破坏有一定的了解。教师随之通过多媒体展示二氧化碳增加的事实一近一百年来全球气温变化图,温室模型,以及关于臭氧层的破坏与保护的材料,使学生对大气环境有更深一步的了解。然后让学生通过小组讨论,在良好的课堂氛围中,互相进行讨论分析,自由地发挥想象力,探讨主要的温室效应的气体有哪些以及臭氧的作用及被破坏后的危害,使每个学生都能够在讨论中充分发表自己的观点意见,改变先前不敢表达想法的局面。

(三)积极进行实践,发散学生思维

由于地理的应用性较强,因此在教学中,教师不仅要局限于课堂教学,更要根据教学需要,适当的引导学生进行地理知识实践活动,使学生在实践中对地理知识理解和运用程度得到加强,挖掘了学生的潜力,扩展了学生的思维,并提高了学生的实践能力。比如,在学习到《天体和天体系统》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用天文望远镜对木星、土星等大行星进行观察,然后学生就能够将自己观察的结果与教材中的星体进行比较和分析,从而发觉二者之间的差别。此外在学习到《地壳的运动》、《海水的运动》等知识时,教师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走进大自然,通过自身地实际观察,加强对地理知识的感知程度,并在实践中开阔眼界,拓展思维,在理解与运用知识的基础上,提高其创新能力。

总结

高中生已经具备了较为成熟的独立思考和独到见解能力,我们在高中地理案例教学中就需要更加有针对性的引导学生的自我理解和学习的过程。通过自我学习不仅仅可以提高高中地理的学习成绩,也更有利于培养独立思考、自我解惑的独立性格,正所谓"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这应该就是我们高中地理案例教学的真谛。

参考文献

[1]胡伟英.案例教学在自然地理中的借鉴尝试--以"世界洋流的分布规律"为例[J].地理教育.2012(12)

[2]武强.浅谈"区域地理"案例价值的挖掘--以人教版"田纳西河流域的开发"为例[J].中学时代.201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