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学校德育与家庭、社区教育一体化的探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4-10-20
/ 2

关于学校德育与家庭、社区教育一体化的探讨

刘轶梅

哈尔滨市社会科学院(150018)刘轶梅

【摘要】随着社会发展,构建学校德育与家庭、社区教育一体化格局的条件日趋成熟,构建学校德育、家庭与社区教育一体化的立体德育网络将各方面的教育力量组织起来,发挥各自的优势,逐步形成多层次多渠道的合力网络的大德育格局。

【关键词】学校德育家庭与社区教育一体化

《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意见》提出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国民教育全过程,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从小抓起、从学校抓起。《意见》为学校德育提出了新要求,构建学校德育与家庭、社区教育一体化格局是整合德育资源,优化教育环境,形成教育合力的最佳选择,以良好的家庭氛围和社会风气巩固学校教育成果,必将提高德育实效,推动德育建设进程。

1学校德育低效的原因分析1.1德育内容远离生活。学校、家庭、社区是学生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环境,这三者以不同的空间和时间形式占据了学生整个的生活。学生只在在学校接受德育,而且接受的德育内容是那些空而又空、高而又高的理念,这些理念过于理想化、成人化,脱离青少年实际,与学生们接触到的实际生活存在一定差距,使其难以产生认同感。

1.2德育的空间过于封闭。道德行为的养成是学生长期道德生活的结果,不是课堂上能独立完成的,但是我们未成年人德育的主要渠道,正是这种德育课程,而不是学生的德育生活。学校生活只是个人生活的一个很小的部分,对于学生学习生活以外的日常交往生活和社会生活很少关注。家庭和社区作为德育阵地的作用被忽视。

1.3德育资源的整合不够。社会和家庭把德育的重担压在学校上,希望学校能承担所有德育任务,希望所有道德问题都可以通过学校德育来解决。家庭对学生教育更多关注的是智育,是学习成绩。德育处于“弱势”地位,教育的方法常常是长辈对下辈的一种指令。社区对学生的德育功能更是没有作为,社区与学校、家庭三者没有有机统一,形成合力,没有承担起对未成年人进行道德品质教育的责任。而德育需要学校、家庭、社区的全面配合,任何一方无法承担所有的任务。

2构建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一体化格局的对策建议2.1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一体化的目标。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一体化是指三大德育资源协同配合,有统一的部署和计划,对未成年人实施德育的一种新的德育格局。旨在设立一种以学校、家庭和社区互为主体的教育一体化体系,改变早期以学校为主体的德育格局,随着家庭和社区的成熟而逐渐向“学校”、“家庭”、“社区”三个主体共同发挥作用的新格局,将学校、家庭、社会教育力量有机地整合成一个有效的教育合力,在教育思想、观念上形成共识,使教育资源配置优化,教育力量组合互补。以学校教育为主导,学校教育向家庭和社区延伸,家庭教育密切配合、积极参与,社区教育以学校为平台正确引导和统筹的三位一体同步发展的立体德育网络。营造一种学习化社区的氛围,为学生的健康发展创造良好的教育环境,促进学校、家庭和社区的同步发展。

2.2构建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一体化格局途径。

2.2.1加强领导组织体制建设。领导组织体制是构建学校德育、家庭和社区教育一体化格局的重要保证,把德育一体化发展列入政府的社会发展规划,提出明确要求,制定考核评估和奖励办法。同时应发挥社区的功能,因地制宜,积极开展各种富有趣味性的课外文化体育活动、怡情益智的课外兴趣小组活动和公益性活动,为培养未成年人创建道德情境,推动学校德育,达到学校与社区的双向互动。加强与学生家庭的联系,建立家长联系制度,如家长会、家长学校、家庭教育委员会等,加大力度办好家长学校。

2.2.2加强德育载体建设。学校、家庭和社区统一协调,创建德育基地,有效组织道德实践活动,目的在于创设富有感染力的真实的道德情境,促发学生对道德的切身体验,有利于提高德育实效。有计划地组织未成年人参加社会实践活动。

针对未成年人不同年龄阶段和身心特点,设计社会实践活动。学校、家庭、社区都要为未成年人的社会实践活动创造条件,一是关注并指导学生的学习生活。引导他们明确学习目标,提高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帮助他们掌握良好的学习方法。二是关注并引导学生的交往生活。交往生活中有关人际交往的基础知识,培养和锻炼交往能力,处理好与他人的关系应该成为德育的内容。培养理解尊重、珍借友谊、诚实守信、尊敬长辈、团队精神等品质。三是关注并引导学生的日常生活。在日常生活中从热爱劳动、勤俭节俭、合理消费、量人为出、文明休闲等方面来引导学生。四是关注并引导学生适当参与社会生活。考察社区的历史、文化传统、生活方式、经济发展状况、地理、建筑和人文景观、商业设施,以及文化古迹和文化遗产等活动。

2.2.3加强德育评价考核体系建设。德育评价体系与道德实践相结合,与学生切身的就业、学业成绩结合,加强德育评价的刚性要求和对学生的引导性。通过德育评价考核推动学校德育、家庭和社区教育一体化进程。把学生参加道德社会实践活动作为评价学生道德品质和个人素质的重要依据。加拿大大学对志愿者服务体系的重视和导入可以给我们很多启示,如:在录取新生时,非常注重学生在高中阶段做义工(社会服务志愿者)的情况;要求学生利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从事义务的社区服务工作,并将工作情况作为推荐就业的一个重要依据,甚至在课程教学中,也会鼓励或要求学生完成一定量的与本专业相关的志愿者服务活动,把它作为考核成绩的一部分。

2.2.4加强德育队伍建设。构建学校德育、家庭和社区教育一体化格局需要德育教育者的支持。一是提高教师的德育水平。教师对未成年人的影响最大,学校要加强教师的德育建设。二是提高家长的德育素质。家长要以身作则,以自己高尚的思想品格影响下一代,通过自身修养,社区教育和家长学校,提高素质。三是提高社区教育者参与未成年人德育建设的积极性。充分发挥社区志愿者的作用,吸引更多的社区成员,特别是空闲时间较多的老同志参加到未成年人德育建设中,组织和鼓励他们当好未成年人理想信念教育的报告员、思想道德教育的辅导员、光荣革命传统教育的宣传员、文化市场的义务监督员、帮教失足青少年的帮教员、家长学校的指导员、科技培训的培训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