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提高农村小学生写作技巧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12-09
/ 1

谈谈提高农村小学生写作技巧

罗正武

广西河池市 天峨县六排镇中心校 广西天峨 547300

多年在农村小学作文教学,充分开发农村有利环境资源,克服农村不利因素,结合自已的作文教学实践和分析,提高了学生作文水平。下面谈谈本人的几点看法:

一、培养学生作文取材技巧

作文本身是来源于生活并反映生活的,农村孩子常年与草木瓜果、家畜虫鸟为伴,贴身自然,得到大自然的丰厚回报。且农村天地广阔,生活丰富多彩,景色秀丽,风光无限,别具风味的农家生活让学生感受到淳朴的民风民俗,传承了古老乡土文化。等等这些为农村小学生作文素材注入了鲜活的源头,提供了难得的是写作的素材。因此,教师在指导写作时,就应牢牢抓住这些让学生有话可写的题材,让孩子们有展示自己实践风采的舞台。例如: 在写景状物时,可从山川田野、家乡的特产和四季写;写人可从学校老师同学、亲人、司机、匠师;记事可从农家生活、农事活动、家乡变化、种植庄稼、养家畜家禽等等来写。

二、培养农村学生语言表达能力技巧

作文是用文字符号来表达语言情感的过程。学生的作文深受当地语言环境的影响。农村学生大多生活在偏远贫穷山区,在日常生活中,他们大都采用当地方言进行交际,表达思想感情,其思维过程也必然采用地方语言进行。地方语言怎么讲就怎么写,难免出现词语和语法上的某种差错。用近似于方言来代替书面语。例如,“我家房前”写成“我家当门”“我家屋后”写成“我家后头”,把“我回家”写成“我去家”。这些语句读不通,让人看了不知所云。由此可见,农村小学生的作文水平在一定程度受到上方言的限制和困扰,影响他们作文水平的提高。为了减少方言对学生作文的影响,必须创造条件让学生接受普通话语言环境的熏陶。教师在教学时要努力创设“普通话的语言环境”,从入学开始,就应该让他们接触普通话,学会用普通话进行思维,表达自己的情感,让他们一踏进校门,就犹如走进一个普通话的世界之中,从一年级到毕业,从说一句话到说一段话,再到说一个完整的故事,最后到讲述自己所经历的一件事。这样进行循序渐进的训练,逐步培养学生普通话的语感,减少方言对学生学习普通话语音和语法的影响,不断积累汉语词汇,增强普通话的表达能力。

培养学生确立主题中心技巧

生活在偏远贫穷山区的农村学生,由于环境的限制,他们的生活比较单调,视野比较狭窄,文化生活比较贫乏,再加上不少教师引导不够,学生缺乏对生活的仔细观察、体会,缺乏挖掘朴实生活中真、善、美的能力。例如让他们写《一个我最敬佩的人》,由于平时不善于观察,对所写的对象不熟悉,自然写不出其值得敬佩之处,不是抄袭作文选里的,就是写得不知所云。写《一件快乐的事》时,写自己与伙伴去偷别家地里的玉米来烧吃,却不知道“偷”是一种不文明的行为。由此可见,边远山区农村学生由于受文化视野和生活环境的影响与限制,使他们对生活中真、善、美的认识缺乏深度,所以作文主题往往不鲜明。因此,在作文教学时,首先让学生明白,自己的作文想要说什么,首先要有个基本的概念,也就是中心思想。比如作文命题是讲一次春游,那么就需要让学生明确,自己的作文,究竟是春游时美丽景色留下的印象,还是写春游期间同学们互相帮助的事,或者是其他什么内容。就好进入下一个步骤,准备写好提纲,学生写作时,经常有不知道写什么的困惑,很容易把写一件事情,比如春游,记成流水账或者跑题,内容和主题完全背道而驰。因此训练学生观察生活,确立写作主题是我们要重点培养的技巧。这方面的良好习惯一旦形成,就是打好写作言之有物的基础。

四、培养学生处理文章结构技巧

由于边远山区农村学生阅读的材料少,平时书包里只有语文和数学课本,没有其他课外读物。作文时似乎什么都可以写,但什么都写不出,所以作文常常出现主次不分,详略不当的现象。因此,教师必须培养学生处理文章结构的技巧,重点培养写的能力,从一年级开始,教师就要对学生进行说话写话训练,让学生用学到的字词练写一句或一段话,逐步树立作文的观念,培养作文兴趣。作文要做到提早起步,教师要注意随着学生知识水平的不断提高,写作内容与表现空间也要随之扩大,不能让教材中的作文要求限制学生,要满足学生的表现欲望。批改作文时要以表扬为主,品尝到写作文的甜头,要善于挖掘学生作文的闪光点,及时肯定,激发写作热情,全面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