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需要诚信探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04-13
/ 2

小学科学需要诚信探究

王炳瑜

浙江省象山文峰学校 浙江 宁波 315700

摘要:诚实守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我国自古就有诚实守信的优良传统,人无信不立,政无信不威,诚信旱已融人中华民族文化的血液,成为文化基因中不可缺少的重要一环。因此,如何建立学生的诚信意识、将诚信变为习惯是我们必须面对的课题。

关键词:小学科学,诚实守信,教研探究,数据

新课程标准指出,在科学学习中要培养学生注重事实、尊重证据的科学态度。可见实施诚信教育是小学科学探究的一个重要目标。那么,作为一名小学科学教师,如何在平时的教学中结合诚信教育呢?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一、创设情境,营造诚信探究氛围。

德国哲学家费尔巴哈说过,“诚实是科学家的主要美德。”教师在学生进行探究活动时,可以结合教材,介绍一些科学家的诚信故事,让学生体会到诚实守信是开展科学探究活动的重要品质。如:相对论创始人爱因斯坦上小学时,有一次上手工课,老师要求没做好的作品的爱因斯坦回家去完成。第二天,爱因斯坦交给女教师的是一个全班最差的的小板凳,一条凳腿还钉偏了。虽然,粗糙的小板凳引起了同学的哄笑,老师的不满,但爱因斯坦还是非常坦诚地告诉老师,这已经是他自己做的第三个木板凳了。它的诚实赢得了老师的赞许和同学的敬佩,他诚实的品质也为后来的科学研究打下了良好的态度基础。

二、有效活动,夯实诚信探究基础。

探究活动是学生提高科学素养,获取科学知识的主要途径。课堂教学中,有些教师材料准备不到位,会使学生凭自己的主观猜测去迎合老师的实验意图。如教科版五年级下册《物体在水中是沉还是浮》一课,由于准备仓促,教师匆匆按照教材的要求准备了橡皮与红萝卜进行沉浮对比实验。实验中,出现了与学生预想不一样的一幕,橡皮改变大小是沉的,但红萝卜改变大小也是沉的。几位同学不敢相信眼前的现象,于是相互商量:

生1:“你说,红萝卜在水中怎么是沉的呢?这跟书上讲的不一样,课本上说萝卜在水中是浮的……”

生2:“如果这样的话,两种材料都是沉的了,肯定是我们做错了。”

生3:“那怎么办?”

生2:“还是按照书上的意思,橡皮写沉的,萝卜写浮的吧……”

教师没有做好下水实验,对材料研究不透,有的任意压缩学生探究时间,学生不能在有限的时间内观察到现象,是学生探究活动中诚信缺失的主要原因。

三、质疑存真,提升诚信探究内涵。

地质学家李四光有这样一句名言:“不怀疑不能见真理。”良好的质疑意识是诚信探究的催化剂,教师要想方设法,巧妙设计,来提高学生质疑意识。如《马铃薯在液体中的沉浮》一课:

(教师出示一大一小两个马铃薯。)

师:同学们看看,老师拿的是什么?

生:马铃薯。

师:如果老师把这一大一小两个马铃薯分别放入两个烧杯中,你们认为哪个会沉到水底,哪个又会浮在水面上?

生:大小都会沉。

生:都会浮。

生:大的重会沉,小的轻会浮。

师:好,我们就把它们放到水里来看看。

(师取出两个装有水的杯子,将两个马铃薯分别放到杯子里。这时大土豆浮了起来,而小土豆却沉了下去。)

生:老师,我认为大土豆本来就是浮的,而小土豆小,所以是沉的。

师:你确定吗?

生:确定。

师:那好,我们再来试试。(教师把两个土豆捞起来互换了位置。发现大土豆沉了下去,小土豆却浮了上来。)

……

在上面的实验中,教师分别准备了水和盐水两种液体,请学生猜测它们在液体中的沉浮现象。学生往往把注意力集中在马铃薯上面,忽视了对液体的思考。通过交换位置实验,结果出现了与学生预测相反的结果,于是,学生不约而同想到是液体的原因。这一正一反的过程,既培养了要有批判和怀疑的勇气,又让学生深深感受到了科学探究的无限魅力。

四、相互信任,增强诚信探究动力。激励诚信探究行为。

如果说“诚”是指真实,那么“信”就是信任。活动中,首先,要求对合作的同学要信任。其次,教师还应积极引导学生在小组之间也要相互尊重,赤诚相待。如《磁铁的两极》一课探究磁极磁力的一环节:

……

师:等一下,我们来比较哪组悬挂的回形针多?那么,怎样保证实验结果真实有效呢

生:两个小组之间派一个同学相互监督?

师:为什么?

生:防止作弊,乱报回形针的数目。

师:其他同学认为好吗?

很多学生齐声回答:好。

师:你们难道不相信同学吗?

(学生沉默)

师:科学探究首先要做到是诚实,如果大家相互之间都不信任,相互猜忌,实验也就失去了真正的意义。所以,你们认为应该怎样做?

生:自己仔细做实验,不要出错。要把真实的结果汇报上去。

生:不要弄虚作假,要记住实验要求,小心点,不要弄掉下。

……

五、合理评价,激励诚信探究行为。

在对学生评价的过程要注重合理、公正,保护探究活动的积极性,不能仅用结果来衡量学习的优劣。在《用水测量时间》一课中,他们把“从300毫升水中漏出10、50、300毫升水各需要多少时间”错误读为“漏完10、50、300毫升水各要多少时间”,错误的理解导致了不同的操作,最终数据不能发现水流在流逝过程中从快到慢的规律。在全班同学交流中,我首先肯定了的诚实守信的好品质,没有通过更改数据来获取老师的表扬,但也指出了他们课堂中应认真思考,诚实的前提是真实有效。

六、言传身教,提升诚信探究效应。

作为教师,我们要求学生讲诚信,首先自己必须言出必行,实事求是。这样,学生才会对你信服,才会在他的脑海中逐步树立诚信意识。有一次,学生找来一块岩石,来问我是什么岩石?我观察了很长时间,仍旧看不出成分。权衡再三之后,我没有欺骗学生,而是告诉他:“老师也不知道,不过我可以去查查资料。我们还可以一起来分析,共同解决问题。”她欣然应允。通过我们的共同努力,终于找到了答案。我觉得当我这样做的时候,也许学生会觉得老师并没有想象中那么知识渊博。但是,你诚实的品质一定会深深地刻在他的脑海里。

总之,我们科学教师要深入领会新课标的理念,改革创新教学方法、规范自己的教学行为,以自己的诚心培养学生的诚信,切实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参考文献:

杨巧仪.科学课更需要诚信[J].中小学电教(下半月),2011(5):108-108.

卢华.让诚信成为一种习惯——谈如何培养学生诚信意识,养成诚信习惯[J].小学科学(教师版)(3):189-1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