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怀家与国, 心系天下苍生——《春望》文本解读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04-17
/ 1

胸怀家与国, 心系天下苍生——《春望》文本解读

陈晓霞

合肥市第四十六中学南校区, 安徽合肥 230000

有“诗圣”美誉的杜甫,是“四千年来文化中最庄严、最瑰丽、最永久的一道光彩”(闻一多),他因人格、精神上巨大的感召力和在诗歌上卓越的成就而流芳千古。杜甫的诗是唐代由盛转衰的一面镜子,真实而全面地反应了安史之乱前后唐代社会风貌。作为唐代历史转折的亲历者和见证者,他以其敏锐的观察力和对文字高超的驾驭能力,传奇再现了一个时代的沉浮。他博大的胸襟和昂扬的斗志,他对国家的挚爱和对下层人民苦难的深切同情,他作为一个知识分子对精神家园的捍卫与坚守,给后人留下摄人心魄的震撼与启迪。

杜甫现存诗歌一千四五百首,其中很多诗歌都无可争辩的树立起一座丰碑,成为妇孺皆知的经典。如享有“生平第一首快诗”(浦起龙《读杜心解》)之称的《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忧国忧民、震撼人心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这些广为传颂的名篇无一例外都深深地打上时代的烙印,是特定环境下杜甫内心世界的集中展现。现以《春望》为例,来体会杜甫忧国思家的情怀。

《春望》写于肃宗至德二载(757)三月,当时杜甫身陷被叛军占领的长安。“三月三日天气新,长安水边多丽人。”开元盛世的繁荣景象还停留在诗人的记忆里,可眼前却是沦陷后破败狼藉的长安城,悲愤难抑的诗人写下了字字泪、声声血的诗文。

开篇总写所看之景,国家破败但留山河在,长安逢春却是杂草生。“山河在”无法掩盖“国破”的现实,“草木深”更让萧条的长安城蒙上一层凄凉的氛围。 “破”字一语道出京城失守,家园破碎的局面,“深”,衣草木的繁茂来反村人烟的稀少,杜甫的炼字功夫由此可见。没有对国家挚爱的深情,缺乏对国家命运的深切关注,是很难收到“点一字而神理俱出”的效果的,细致入微地刻画背后一个忧国志士的杜甫跃然于纸上。

颔联中,诗人感伤时局危殆而飞洒眼泪,觉得花上的露水也是为时局飞洒眼泪;怅恨与家人隔绝,觉得鸟儿也因怅恨离别而心惊。自然的花、鸟历来都是文人赞美的对象,可这一切在杜甫眼里却是一番难以言说的愁绪。“花溅泪”,“鸟惊心”,大自然的景物被拟人化,他们仿佛也具有人的感情。而这种人格化的感情带给人的却是触目惊心的苍凉。萧涤非先生说:“这两句要活看,它们之间是相互关联,相互渗透的,感时中应包括恨别;恨别中当然也有感时。同时也不要以为只有花才能使人溅泪,只有鸟才能使人惊心。“花鸟,平时可娱之物,见之而泣,闻之而悲,则时可知矣。”由此可见,花、鸟都“溅泪”“惊心”,由物及人,生活在这个时代的人们呢?仅仅是“恨别”,仅仅是“惊心”吗?答案不言而喻。这一切是什么原因导致的?一个“时”字,道出祸根,因为“时”所以“别”,别而生恨,恨而生悲。诗人身处“国破”之“时”,“悲从中来”, “溅泪”和“心惊”也就理所当然了。此联中,杜甫忧国思家的情怀通过花、鸟得以淋漓尽致地展现。

颈联中,“烽火”具体指安史之乱所引发的战争,战争的烟火已经持续了三个月,一封家书也值万两黄金。整个春天,干戈未止,烽火未息。在那悲惨的战争环境下,人生的境遇可想而知,由此怎能不激起诗人对家人的思念。诗人在《月夜忆舍弟》中也曾写道:“……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当时,杜甫兄弟中除了小弟杜占跟随身边外,其二弟、三弟都流落他乡。战乱中,亲人分离,家书的珍贵可想而知。在杜甫眼里,它“抵万金”,可见杜甫对家人的挂念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战乱中的别离很可能是生离死别,因为“恨别”,对家人的思念才显得格外深重。因为“恨别”,家书的珍贵才得以凸显,作者对家人的思念也才上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此句由国事写到家事,集中展现了战乱给家庭,尤其是普通人造成的创伤,是杜甫忧国思家心绪的艺术展现。

尾联中才提到诗人自己,在杜甫心里,国事家事永远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而自我则摆在次要的位置。由此我们便不难理解《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诗人为什么会发出“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这跨越时空的强音。“白头”即指白发,“搔”,用手挠,意为解愁的动作,“短”说的是头发稀疏,更短则极言愁之深。白头发愈搔愈短,简直不能插簪子。四十多岁的杜甫,却头发稀疏、未老先衰,让我们唏嘘感慨。而他对对国家命运深切的关注与思索,对底层百姓生活境况的由衷挂念,却让一代又一代人感动与震撼,他也因此受人尊敬。

一首《春望》,就此成为诗坛一朵奇葩。“语不惊人死不休”,诗的背后渗透着杜甫字斟句酌、呕心沥血的付出和发自肺腑的吟唱,渗透着他忧国思家的伟大情怀。战乱年代,当大多数人疲于奔命甚至苟且偷生时,杜甫勇敢的站出来,从危难的时局出发,循着历史的脚印,去透视命比纸薄的底层百姓的生存境遇。文字与心灵的碰撞,人格与现实的交锋,杜甫最终赢得精神的富足和诗歌的胜利。

杜甫独树一帜,心系苍生,用血和泪成就了字字千金的《春望》。悲愤的《春望》,渗透了杜甫忧国思家的情怀,丈量着人性的高度,因此不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