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年级写话训练的几点做法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05-13
/ 2

低年级写话训练的几点做法

胡静霞

上海市师范大学附属康城实验学校

【摘要】低年级小学生对于写话的爱憎、写话水平的提高,和老师的正面鼓励密切相关。教学中,笔者努力摸索小学低年级学生学习心理特征,尝试用激励、榜样引领等方法强化学生的正面学习行为,让写话成为学生内在的需要,增强写话的信心和兴趣,同时争取家长配合,最后达到提高写话能力的目的。

【关键词】正强化激励 学习动机 写话信心 观察的习惯 换位理解

低年级孩子虽然已经能够初步控制自己的情感,但不稳定。他们对于写话的爱憎是和老师的激励或否定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比方他们受到表扬就兴高采烈,挨了批评则情绪低落。作为老师,在严格要求学生的前提下,将“舌吐莲花”的激励作为给予孩子的“愉快刺激”,让孩子爱上写话并且长于写话:

一、“故弄玄虚”诱发写话动机

低年级小学生的自制力还不强,意志力较差,所以意志活动的自觉性和持久性都比较差,在完成某一任务时,常靠外部的压力,而不是靠自觉的行动。在学习活动中,虽然开始时劲头很足,但却往往虎头蛇尾,不能持久地坚持——这一特点在语文写话中表现得尤其突出,于是,写话动机的持续诱发尤其重要,只有当学生养成固定的学习动机后,才不会因为感到写话“麻烦”而引起消极的内心冲突。而这种写话动机的诱发,有赖于教师的引导,需要教师在日复一日的教学活动中一点一点加以强化,让写话的动机喷薄欲出。

一年级时,教师有意识地引导孩子们去欣赏文字的美:入选语文课本的儿歌文质兼美,老师和孩子们或摇头晃脑或拍手或加动作朗读,孩子们很喜欢,有时候他们边玩还会边大声读着儿歌“助兴”,有时候还会模仿着说话;孩子们还喜欢听老师声情并茂讲故事,老师给他们讲完后会不无“遗憾”地表示:老师其实更喜欢你们编的故事呢?等到二年级我们就可以看图写故事啦,老师期待着……这时候,孩子们往往跃跃欲试,要求马上用笔给老师编个故事,然而老师卖着关子请他们耐心等待。于是,孩子们带着“被压抑”的写话愿望,等待着写话的“机会”,等到他们真的需要写话时,完成了一定文字积累和心理积累的他们,写话已成了他们内心的需要。

二、“夸张评价”树立写话信心

孩子仅有写话动机还不够,还需要自信心来让动机得到延续。心理学家认为,一个人在遭到否定评价的情况下会产生焦虑和自我怀疑,相反激励性的正强化则会带来积极愉悦的体验,使学生持久地保持信心和兴趣。刚进行写话练习时,一个孩子坐在座位上不肯动笔。询问原因,他抬头看着老师,认真而有些无奈地说:“我不会写话,最怕写话。”老师告诉他,怎么会呢,你看你既然会说话就一定会写话,你说的这句话就很好呀,语句通顺,准确地表达了你现在的心情,要不你就把它写下来交给老师,不过你在后面加上一句“但是经过努力,我一定会越来越棒”,这就是你今天的写话作业了。孩子照做了。老师展示了他写的这句话,并且当着全班同学的面重复了对他的赞美。这个孩子领回他的写话本,是快步蹦跳着上台下台的。从那以后,这个孩子再没表示过类似的意思。不过两个月,他已经可以一气呵成写出一大段文字,全无负担。

老师把批改好做好标记的全班孩子的写话本翻开放在站台,速度较快地一一展示。写话好的,老师和“作品”的主人一起享受那一浪一浪的“哇”声;对于所谓的“落后生”,老师也总能在他们的写话中找到一两个亮点并且以同样的热情公开表扬:XXX的字变得工整漂亮了,瞧,XXX用了一个比喻句呢……给他们的评语也常常不惧“夸张肉麻”,“你已经具备大作家的潜质!”“你让老师也自愧不如呢,下回教教我,你是怎么做到的?”“原来你能写出这么美的句子,真抱歉老师没有早发现”……评语之外的等第刺激他们认真写话,没有ABCD四等,只有A等上添加“+”的个数来区分,写话水平高的孩子,往往A后跟着一串“+”,孩子们数“+”时很享受。这些奖励不需要付出金钱,对于老师来说不过举手之劳,但是当孩子每付出一点努力就给他一个奖励,这样的正强化一天一天呵护着孩子宝贵的信心,于是他也会更加愿意付出努力,让自己的写话日进一步。

三、“巧抓典型”培养观察习惯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强调了不仅要学书本上的东西,还要深入了解和体验丰富多彩的现实生活。当学生将所学的知识与现实生活密切相联的时候,就会发现语文学习原来是一件十分有趣的事。如今网络游戏填满他们的身心,无暇在意身边的一切。当老师开始要求孩子们学着记录生活:或拼音,或配图,孩子们却表示写日记“不好玩”。于是老师开始倾斜展示的重心:“茅馨钰今天的日记很有意思:昨天半夜,我被外婆大呼小叫的声音惊醒了,原来妹妹尿床了!”“老师看到李欣蕊的日记时快要笑晕过去了,来我们一起开心一下:晚饭后,我和妈妈去散步,路上碰到一个阿姨在训小朋友:‘你看,小狗狗也不用抱,那边的小朋友比你还小也不用抱,就你还要抱!’阿姨说着说着,转身看到我妈妈,又加了一句:‘那个阿姨也不需要抱……’我们听了,大笑着跑开了。你们看,日记就是这样,眼睛看,耳朵听,多用心去感受,你就能做得特别棒!”……

就这样,老师表扬为数不多的几个记录真实生活的孩子,其他孩子听了很“眼红”,在这样的心态驱使下,他们自然而然也会睁大眼睛去寻找身边或大或小的点点滴滴:在菜场门口吵架的大妈、忙着搬运粮食的蚂蚁、被抛弃的可怜的小狗,甚至小树新发的嫩芽……就是这样不断的强化,让孩子们观察生活成为一种生活的需要,慢慢地,他们的观察对象也由从兴趣出发过渡到了能够按照学习任务的需要去感知事物。

四、“换位理解”营造和谐氛围

语文学习三分课内七分课外,课后必要的阅读和练习积累也是生花妙笔的来源之一,因此家庭教育的有效介入就显得非常必要,而家庭教育氛围的好坏很大程度上受家校关系影响。对于“不讲理”的家长,老师应该收敛情绪,换位思考:假如我是这位家长,我会怎么做?他们看似不讲理的行为背后是否藏着什么应该被理解的因素?班级承担区级公开课任务,班里一个叫小真的孩子有多动症嫌疑,会严重影响上课秩序,这时候老师有心把小真留在办公室看看书,考虑到家长平时比较“难缠”,老师忐忑着事先和家长打了招呼并说明了缘由,家长权衡过后同意了。但是上课当天,当其他孩子都在为着去大剧场“表演”而激动,老师突然感到了自己的狭隘:小真也有感情,她也会难过,她有权利和其他孩子一样!老师以为小事一桩,家长却大为感动,他们长篇大论表达了感激,并且当即表示:马上带孩子去看注意力问题的专家——他们之前对于孩子“多动”的说法极度抗拒甚至反感。

老师对班里所有家长都应该这样,换位思考真心相待。老师的“以柔克刚”会慢慢感化那些“刺头”家长,使他们也能像班里其他家长一样能够接受老师的教育理念:鼓励、陪伴、大量的高质量的课外阅读……当还处在低年级的很多孩子已经能说会道并且文笔不错,这很大程度上应该归功于家庭教育的支持。

教育是一个灵魂对另一个灵魂的关怀。只有当教育倾注了爱与责任,那些美好的理念才能在实践的土壤开出艳丽的花朵。作为教育者,光有喜欢孩子的天性还不够,更需要一种强烈的情怀,一份特有的责任心,发现每个鼓励的契机,润物无声地强化孩子的每一个好习惯,如此,孩子一定不仅能写出好文,更能写好人生。

参考文献:

【1】王臣.浅谈低年级写话训练的几点尝试[J].东西南北:教育,2018(5):371-371.

【2】巩志俭.试析小学语文低年级写话训练的有效方法[J].新课程:上,2018(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