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导”和谐 反朴归真 ­——“学导”下语文课堂教学策略探索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05-27
/ 2

“学”“导”和谐 反朴归真 ­——“学导”下语文课堂教学策略探索

卢伟华

浙江省温岭市大溪镇方山小学

【摘要】“学导课堂”在总结“生本课堂“、“有效课堂”、“生态课堂”等经验和理念的基础上,提出的一种新的课堂教学理念,是以学生的“学”为中心,教师的“导”要为“学”而导的课堂。在实践中不仅要明确“学”“导”两者在课堂中的地位,更要合理地运用好有效的教学策略,实时把握两者之间的辩证关系,充分体现“学”的主体地位,以学定导、顺学而导、学导和谐,打造出精彩、高效、和谐的课堂。

【关键词】学导课堂 教学策略 学导和谐

语文新课程标准提出,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与有意义的接受性学习相辅相成,根据语文学科的特点:人文性和实践性,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同时注重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培养综合实践能力,促进学生持续发展。相比理科课程,语文学科更有利于学导课堂的实施,但学科本身的学习内容、评价标准、活动过程等更多是主观把握,需要教师的指导和及时评价,对教师的“导”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课堂中如何协调“学”“导”之间的关系显得尤为重要。“学”“导”的和谐统一才是语文课堂教学的精华,将“导”隐于“学”中,顺着自然,化于无形,让“学”由明而悟。

在“学导”视阈下,语文课堂教学在策略上要作哪些改变和调整呢?

一、“导”先“学”慎出,以学定导。

“学导课堂”倡导“先学”思想,课堂中不再有“零”起点学生,这时教师的“导”在学生的“先学”中该处于什么样的状态?“导”不能代替“学”是原则,不能逾越,“导”应慎出。要“导”在学生的兴趣和热情上,“导”在寻找问题和学习方式上,尽可能针对不同类型的课文,设计不同的“预习学案”,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关注点在于学生“先学”的习惯、学习的兴趣和寻找问题的能力上。

1、“导”出习惯和能力。

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预习习惯是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一条重要途径,它可以使课堂教学结构更加科学化。改变了教师讲、学生听的被动学习局面,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气氛,加快了教学进度,降低教学难度。

2、“导”出兴趣和热情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使学生树立自信心是基础教育阶段语文课程教学的重要目标。因此根据语文教学内容的特点,预习导学案的设计要有一定的多样性和趣味性,不能是课本内容的简单重复,要进行变式设计,利用课文内容,有意识地去挖掘,成为预习导学案的“兴趣点”。

3、“导”出问题和思想

“授之以鱼,只供一餐;授之以渔,可享一生。” 预习导学案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让学生从发现中寻找快乐,主动获取知识。预习导学案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使课堂变成师生、生生间双向交流的场所,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角,为他们的终身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导”顺“学”方明,顺学而导。

“学导课堂”是以学生的“学”为中心的课堂,也是以学生为主体、积极参与教学活动和自身知识建构的课堂。“学”拥有较大的自主时间和空间,这时教师的“导”该处于什么样的状态?需时生、闲时隐,还时间和空间于学生。“导”为“学”服务,“学”因“导”明慧。

1、“导”顺“学”之实情。

切记教师的“导”不是生拉硬拽,密切关注学生在“学”中表现出的情感和态度,尊重学生的身心发展和认知规律,尊重学生的人格,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已有的知识经验积累、能力层次。绝不强加硬撞,我们要和学生并肩而行,贴近学生学习的实际,顺学而导。

2、“导”顺“学”之关键。

“学”在序点处、迷茫时、碰撞点时“导”应适时出手,充分发挥教师处理课堂意外的技巧,牵回“学”的随意性和盲目性,回归有效课堂;丰收学生在课堂上问题和思想碰撞产生的正能量,挥发激情课堂。

3、“导”顺“学”之渴求。

精心准备有效的教学设计,始于情境的触发点、重在学生学习的关键处,汇在学生对知识的渴求时,把握语文语镜步步走向纵深,有如拾级而上,让学生不断地获得发现的欣喜。

三、“导”寓“学”得悟,学导和谐。

“学导课堂”是强调一种师生和谐的课堂,是强调学导协力的课堂,“导”要寓于“学”中,“学导课堂”也是一种理念,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学会学习,培训自发意识、自觉意识和自能意识,让学生自主构建知识结构和锻炼学习能力,利用语文课堂中的核心价值问题,点拔学生思维、启迪学生智慧,延伸语文课堂。

1、“学”“导”相生,感悟学习。

讲解朱自清的《背影》“父亲买橘”这个场景时,如何激活这些文字呢?我布置了几个问题:朱自清先生为什么写“父亲”爬过月台买橘呢?作者目的想向读者传达一种什么样的情感呢?学生带着问题边读边想象,对于课文中的这段细节进行了了深入的思考,分析的都很正确,也能抓住这段的重点进行回答。通过师生的共同研讨,学生通过这种想像,走近了文本,走进了作者笔下创造的意境之中,体会到了伟大的亲情。

2、“学”“导”相和,构建知识能力。

文章的作者和学生,他们的文化底蕴、人生阅历、思考背景,语言修养都不可能在一个层次上,这是无法跨越的障碍。在初中语文的教学中,需要教师帮助学生运用想像架设心灵的桥梁,帮助学生走近作者的心灵,体会其中深刻的思想情感。从而达到心灵上共鸣的目的。

3、“学”“导”相融,启迪思想智慧

语文教材虽然是经过精心筛选的名家名篇,但是这些名篇中所昭示的相对于整个浩瀚而复杂的宇宙来说只是冰山之一角。教育的重担就在于让更多的学生去超越前人,“青取之于蓝,而胜于蓝”。所以,在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应竭尽全力地让学生放飞思绪,各抒己见,抒发真正个人的创造性的解读。

学生在变,学情在变,学生的阅读方式、途径在变,文本的内容、形式在变,教育的理念、口号在变。唯有合理运用好有效的教学策略,贴近学生、了解学生,师生和谐相处,促进自主知识构建,才是课堂本真,才是教育教学本真。“学”“导”课堂强调的是一种师生和谐的课堂,强调的是学导协力的课堂,以学定导、顺学而导、以导为学、以导促学是目的,也是原则。“学”“导”课堂与其说是一种课堂形态,不如说是一种教学理念,它的价值在对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思想,在新的时代背景下进行的重新解读。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