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文本为源,激活学生作文之策略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06-22
/ 2

以文本为源,激活学生作文之策略

谢惠珍

广东省四会市城中街道中心小学,广东 四会 526200

摘 要: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发展,人们对知识越来越渴望,很多家长对孩子的教育也越来越重视。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发展,要求每个教师都应该转变自己较为传统的教学观念,将自己的教学模式进行创新,创设出最适合孩子们的教学模式。在小学的语文教学中,最重要的教学任务之一就是作文教学,因此教师应该引起足够的重视,为学生未来的语文学习打好基础。

关键词:文本;作文策略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发展,小学语文教师也在不断探索自己的创新教学模式,寻找最适合学生的语文教学方法。在小学语文作文教学的过程中,很多学生会因为生活经验匮乏,年龄尚小等一些问题而没有写作的方向和素材,这对于他们来说是无法避免的,但是教师可以将语文教材中的每一篇课文都利用起来,以文本为写作来源,为孩子们创造出一片属于自己的写作天地。

一、当前小学语文作文的教学困境

小学生的生活经验少,阅读量很少,而且生活体验也非常有限,所以他们在进行写作的过程中会受到很大的限制,比如写作思路比较狭窄,写作的素材匮乏等等,这都是小学生经常会遇到的写作问题,而且不是一朝一夕就能被解决掉的。

小学生缺乏写作的兴趣。他们当中很多因为感受到了写作的难度,久而久之就会对语文的写作失去兴趣,严重的情况下甚至会产生排斥的心理,所以学生自然无法写出好文章。他们因为对写作失去了兴趣,所以教师在进行文章的讲解时,学生就会产生抵触的心理,或者在教师布置与写作有关的家庭作业时,他们不会认真对待,这样一来就会形成恶性循环,学生对于写作越来越排斥,教师也没有更好的方式来解决这一教学困境[1]。例如:教师在进行《续写故事》的习作讲解时,学生就会非常排斥这种写作题材,他们对于故事的中心把握不好,所以对于文章的写作也不会有很好的发展空间,最终导致文章的内容缺乏新意,不能够达到教师的教学要求。

二、以文本为源,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一)学习文本的观察方法,掌握观察技能。

在语文教材中,描写景物的诗歌、散文、解说事物的说明文,叙述真人真事的记叙文等,都是作者细心观察的结果,因而它对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起着非常重要的指导作用。在语文教学中,应重视学生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的培养[2]

例如:在教学《观潮》时,我引导学生体会作者的观察方法,作者按照由远到近的观察方法,观察了钱塘江大潮变化的全过程。先写潮来前江面平静宽阔,接着写潮来时雄伟壮观的场面:声音如山崩地裂,形状如两丈多高的水墙,气势如万马奔腾。最后写潮去后江面涨了两丈来高。又如教学《美丽的小兴安岭》时,作者观察小兴安岭的美景,是按一年四季的时间顺序观察的,春天树木生机勃勃,冰雪融化;夏天树木葱葱茏茏,野花遍地;秋天树叶飘落,森林献宝;冬天大雪没膝,动物过冬。作者对不同的事物采用合适的观察方法,既了解了事物的原貌,又抓住了重点。小学中年级的作文,着重培养学生的观察力,例如四年级上册的《写观察日记》,在教学时,我先帮学生梳理学过的课文观察顺序,指导他们观察校园操场边的桂花树,到底按怎样的观察顺序才能了解它的特点呢?我专门把学生带到树底下,每人分给一小簇桂花,让同学们进行仔细地观察和讨论,观察时由于有文本的指导,大家认为按照从下到上、从整体到部分、从春天到冬天的顺序进行观察比较好。我着重指导他们按照从下到上,按“茎——枝——叶——花”的观察顺序,重点抓住花来观察,仔细观察它的颜色、形状、大小、气味特点。观察有顺序,有重点,写作时才能做到条理清楚,重点突出。学生明白了这一点,在日常生活中,利用从课文学到的观察方法来观察生活中的人和事,写作能力自然就得到提高。

(二)学习文本的表达方法,提高写作水平。

在小学的语文教材中有很多描写景物的文章,而且这些景物大多都是学生不曾接触到的,这不但能够陶冶他们的情操,还可以增加他们的阅历,至少让学生知道外部的世界,知道还有很多的名山大川是自己没有欣赏的,这样能够不断地激发他们的想象能力。在进行小学语文作文的教学时,教师可以利用学习过的文章,让学生借鉴作者的写作手法,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为他们奠定写作基础[3]。例如:我在教学《颐和园》这篇习作例文时,我注意引导学生体会作者用总分总的构段方式,用首尾呼应的写作手法,按照游览顺序,抓住长廊、万寿山、昆明湖、十七孔桥这几个有代表性的景点进行写作,每一个景点变化都有过渡句,使文章条理清楚,结构紧凑。文本有序的表达方法,是学生学习写作的好榜样。我在指导四年级第五单元习作《游——》时,由于同学们都喜欢学校附近的槎山公园,我就让他们到公园游览一次,然后再指导他们写《游槎山公园》。同样用总分总的构段方法,首尾呼应。中间按游览顺序,分别写了广场、游乐园、人工湖、假山四个有代表性的景点,每个景点的变换都用过渡句连接,使景物的转换更自然。通过向文本学习,同学们掌握了写游记的基本方法,文章布局合理,联系紧密,结构完整。这样通过学习文本的表达方法,提高了学生的写作水平。

三、学习文本的语言美,把文章写精彩。

“语文具有重要的审美教育功能,语文课程应关注学生情感的丰富和发展,让学生感受到美的熏陶,培养自觉的审美意识和高尚的审美情趣,培养审美感知和审美创造的能力。”在新课改下,教师要更新教育教学观念,借助多样化的教学活动来展现语文课程中所包含的“美”,全面提升学生语文素养。深入解读语文文本,才能体现语文文本的价值,才能真切地体会到文本中的“美”,才能实现高效课堂和课程价值最大化。我们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使学生在解读中掌握基本的语文知识,提高学习效率,同时使学生在美的熏陶下获得良好的发展[4]

例如教学《富饶的西沙群岛》这篇课文,文中写海水写得非常美,运用了“五光十色”、“瑰丽无比”写出了海水的色彩美;写海底的珊瑚、海参、大龙虾,用了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把它们写得具体、形象、生动。写鱼的时候,运用了排比和夸张的修辞手法,写出了鱼的品种多和数量多。特别是“一半是水,一半是鱼。”这个句子,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写出了西沙群岛的鱼实在多。精准的四字词语,丰富的修辞手法,使文章具体形象、生动活泼。学生写作时也能把语言写得美,文章自然就精彩无比。我在指导学习写作三年级上册第六单元《这儿真美》时,找来几幅公园花坛的图片让学生观察,按一定的顺序,运用课文学到的优美的四字词语,描写美丽的花,同学们立刻想到了“五彩缤纷”、“五颜六色”、“绚丽多彩”。描写花的开放时,同学们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写出花儿全展开、才展开、花骨朵儿的样子。写花的动态时,用拟人的手法,想象出花儿在向我们点头、招手、起舞,写出微风吹拂下花儿的娇俏可爱。文本里的语言,美不胜收,学生学以致用,就能写出精彩的文章。

综上所述,小学的语文教师在进行语文写作的教学过程中,要学会扬长避短,不要让学生认为自己的写作素材匮乏就会写不出好的文章,教师应该不断的鼓励他们,让他们充满信心,并且还要依托于教材,将教材中许多优秀的文章当做学生写作的基本素材,从文本出发,写出更加引人入胜的文章,进而激发出学生的写作能力。

参考文献:

[1]胡彪,马秉莲.作文教学中培养农村小学生作文想象能力的策略[J].学周刊,2020(11):85-86.

[2] 邢瑞霞.浅谈阅读教学中观察思维能力的培养[J].中学语文,2013.(6):35-37.

[3]王平山.浅谈小学语文中读写结合教学的优化策略[J].科教文汇(下旬刊),2020(02):129-130.

[4]罗琴.如何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发挥学生的主动性[J].新课程.2015.(2):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