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起始年级学生习惯养成与训练——以起始年级班主任常规工作为例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07-03
/ 2

浅析起始年级学生习惯养成与训练——以起始年级班主任常规工作为例

刘丹

成都武侯外国语学校

【摘要】起始年级的学生刚从幼儿园毕业,在行为习惯上他们的可塑性很强,起始年级是学生各种行为习惯养成的关键期,只有在良好的行为习惯的保证下,学生才能学会认知、学会合作、学会做一名合格的小学生。

【关键词】起始年级;习惯养成;训练

【正文】起始年级的老师首先应该要明白幼儿园教育和小学教育学习方式的不同。幼儿园教育主要以生成性学习为主,孩子从游戏和生活中获得直接的、感性的经验以达到学习的目的,这种学习是渗透性的潜移默化的一种学习方式。而小学教育是一种预设性的学习是根据课本知识向孩子传授预设性的学习任务和目标,这种学习具有强制性和功利性。进入小学后,孩子的生活环境发生了变化,学习内容发生了变化,师生关系以及学习方法也发生了变化。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过:“教育是什么,往简单方面说,只有一句话,就是养成良好的习惯……”小学阶段是人的成长起步阶段,是学生基础素质形成的开始阶段,起始年级正是学生良好习惯养成的关键期。

一、做好起始年级学生的学前教育培训。

1、让学生尽快融入集体

报到第一天入学的时候,班主任老师面带笑容的迎接孩子们的到来,班主任老师进行自我介绍让孩子认识自己并郑重地告诉大家现在自己是一名小学生了,可以和其他小朋友一样背起书包上学了,在学校里面也可以认识许多老师交到新朋友,还可以知道自己以前不知道的事,而且还有很多有趣的事等着你们。之后老师可以依次点名让孩子回答,对声音响亮表现大方的孩子进行表扬,对不够自信的孩子进行鼓励。接着让学生依次上台进行自我介绍,学生介绍过后老师对每个同学进行鼓励性的评价,老师可以从中发现表达能力强的孩子为后面储备班干部做准备。

2、进行队列队行训练

队列队形训练建议班主任可以和体育老师一起进行,最好让体育老师主要进行训,班主任进行协助,队列队行训练体育老师往往比班主任老师更为专业。训练时提醒学生注意力集中,口号响亮,多示范,让范学生模仿。反复训练时要达到学生能确定自己的位置,能牢记自己前后的同学,随时集合时能迅速找到自己的位置。当然在训练的同时要及时对学生进行表扬,老师的表扬最好要具体,例如可哪些同学同学声音很洪亮,哪些站姿很标准,哪一列的同学动作最整齐等。

3、让各任课老师和学生初次见面。

相对幼儿园而言,小学每天上课的老师数量较多。让孩子和各科任老师见面,老师对也对自己的学科有个初步的介绍让孩子对未来的学习充满期待。同时孩子对老师也没有陌生感,为以后的正式学习奠定基础。

4、统一课堂口令,进行课堂常规训练。

为了更好的在课堂中进行组织教学,统一课堂口令是非常有必要的。由于低年级的还孩子认知能力有限,课堂口令班主任可以和各科老师进行商量,大家统一一个口令也便于孩子记住。课堂常规方面要知道什么时候是上课和下课,知道文具、书本的摆放,训练学生的坐姿、站姿、举手发言等。所以有效的课堂常规对于建立正常的教学秩序,提高课堂的实效性是非常必要的。

二、培养学生认真准备的习惯。

起始年级的学生刚从幼儿园到小学,行为习惯上存在很大的可塑性,很多好习惯都尚未养成,起始年级的孩子在家里劳动较少大多孩子自理能力很差,有的学生在家甚至连饭都要喂。班主任老师告诉学生自己的事情要自己做,老师可以布置一些德育作业,今天放学时自己收拾好书包,回家写完作业后整理好自己的文具,可以在爸爸、妈妈的帮助下根据课程表准备好明天上课要用的书本。在家吃饭前帮助家人摆好碗筷,饭后收拾碗筷等力所能及的家务事。班主任老师可以设计成任务卡的形式让孩子去完成,完成后有自我评价、家长评价和老师评价。每周可以根据这项评价评出“好习惯标兵”、“整理小能手”等荣誉称号。在这样的一次次激励和竞争中让学生慢慢形成认真准备这一良好的习惯。

三、培养学生专心倾听的习惯

起始年级的学生好动、注意力不易集中,尤其是刚入学时,他们的注意力持久性较差,要他们像高年级同学那样认真地听课是特别困难的。这时候需要我们的老师根据学生的情感变化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教师讲课要充满激情,语言要儿童化。创设学生喜爱的情境,指导学生认真倾听老师的讲课、提问,认真思考,作出积极的反应,对于参与得特别认真、积极的小朋友要及时鼓励,并建激励制度,通过一次次的活动、一次次的激励,学生认真听讲的兴趣便会大大增加。

其次是认真倾听同学的发言。往往老师在上课抽同学回答时,其他同学总爱自己说自己的甚至还抢着说话,老师这时应暂停,告诉大家老师知道肯定有很多小朋友想回答问这个问题,可是老师会请坐得最端正最安静的小朋友来回答,如果有讲话的小朋友这节课就会失去回答问题的机会,我们可以来一次比赛,看看那一组的小朋友表现的最好。老师运用小组竞争和纪律约束的方式及时的提醒讲话的孩子,使学生能逐渐养成认真倾听教师和同学发言的好习惯。

四、培养学生认真作业的习惯

一年级学生尚未养成认真作业的习惯,而这一习惯对于学生以后的发展是必不可少的。首先要培养学生认真写字的习惯,写字时要按照老师所教的笔顺、笔画认真书写,写字时做到“三个一”手离笔尖一寸远,胸离桌子一拳远,眼离书本一尺远,在写作业时不交头接耳,不搞小动作不玩玩具,不吃东西等。课堂作业要告诉学生要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并在课堂上创立竞争和激励机制,对于完成好的、快的同学进行表扬和奖励,同时到达激励其他孩子的目的。

五、充分发挥榜样示范的作用

榜样犹如一面镜子,可以使学生经常对照检查,改正自己的不良行为。列宁曾说:“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榜样是无声的力量,是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典范,是行为规范化的模式。榜样是活的教科书,具有生动、形象、具体的特点。榜样的示范对学生具有更大的说服力,更强的感染力,对学生形成良好习惯具有特殊的作用。小学生最大的一个心理特点就是模仿。班主任老师可以让孩子看看同班同学中表现优秀的同学号召向他们学习,也可以在班上进行竞争,看看每节课哪些同学表现优秀可以上班集光荣榜,哪些同学比上节课有进步做到了不讲话认真听课。还可以常组织学生去观摩高年级优秀班集体,让他们心中有更高的目标,也可以在同年级中学习优秀班级的列队、上课、眼操等好的方面。这样直观形象的教育,更能使学生能够找出自己的不足,比较快、教好地规范自己的行为。另外,我们古人常说言传身教,家长和教师榜样作用也是必不可少的,在孩子们的眼里,老师是完美无缺的榜样,老师要注意自己的言行,凡是要求学生做到的,老师首先做到,这对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形成起了很好的促进作用。

六、家校合作同步教育

家校合作是学校与家庭携手共同促进学生成长的一种教育行为,能营造互动、沟通、协调、一致的家校合作关系,起到同向、同步的教育合力作用,共同促进学生的道德品质、行为习惯等方面的健康发展。例如在行为习惯方面:在家里孩子做作业就应该和学校的要求一致,不得让孩子边做边玩,为孩子营造一个独立安静的环境。家里面爸爸和妈妈要求要统一,对待孩子不良习惯的口吻要一致。另外班主任老师与家长保持经常性的联系,告知孩子在学校的表现与课堂中的情况。争取得到家长的配合合,并结合家长的力量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学习惯和行为习惯。好的习惯养成是一种建设,它是缓慢的,持续时间相当长,而坏习惯形成则是一种摧毁,是非常迅速的,所以我们要从一点一滴做起。给孩子一些实际的帮助,也给他们一些真诚的鼓励与赞扬。更要给他们充足的时间去养成良好的习惯。

参考文献:ISBN 978-7-305-10114-4杨筱艳 《陪孩子读一年级》 南京 南京大学出版社 20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