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创动脉血压监测在 ICU 危重症患者中的应用及护理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07-15
/ 2

有创动脉血压监测在 ICU 危重症患者中的应用及护理

张艳 刘春蓉 张娟 

西藏自治区人民政府驻成都办事处医院 ICU

四川省成都市610041

【摘要】目的:对有创动脉压监测在ICU危重症患者中的应用及护理进行探究。方法:60例ICU危重症患者按照有创动脉血压监测位置不同分成对照组(足背动脉)与观察组(桡动脉),均行精细化护理干预。通过穿刺成功率、动脉套管留置时间、干预前后血压水平、不良事件发生率等指标观察与比较,确定有创动脉压监测的应用及护理效果。结果:各项观察指标比较,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ICU危重症患者有创动脉血压监测中,桡动脉穿刺效果要强于足背动脉穿刺。在有创动脉压监测过程中,给予患者精细化护理,可有效延长动脉套管留置时间,减轻患者痛苦,减少不良事件发生概率,促进监测作用的有效发挥。

【关键词】有创动脉压监测;ICU危重症患者;临床护理

ICU危重症患者普遍具有发病急、病情重、进展快、风险高等特征,需要医护人员对其生命体征指标进行密切监测,根据患者病情变化调整治疗与护理方案。有创动脉监测以其采血便利、动脉血压可持续监测、指标测量准确等优势得到广泛应用[1]。但有创动脉血压监测也易受多种因素影响,引发多种并发症,提高临床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因此,科学应用有创动脉血压监测并做好相关护理工作至关重要。

1资料及方法

1.1资料

研究样本收集于医院2019.6~2020.6收治ICU危重症患者,经纳入标准(ICU病房入住时间>2d;行有创动脉血压监测;签署知情同意书)与排除标准(未成年;有凝血功能障碍;预计生存时间≤3d;中途退出治疗)筛选,确定样本量共60例。根据入院时间结合有创动脉血压监测位置,分成两组。其中对照组30例,男性17例,女性13例,年龄平均(50.64±8.22)岁;观察组30例,男性19例,女性11例,年龄平均(50.69±7.81)岁,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研究组患者行桡动脉有创动脉血压监测,即常规消毒后,于患者桡动脉搏动最强位置穿刺,置入动脉留置针,固定连接管与换能器。对照组患者行足背动脉有创动脉血压监测,穿刺点位于患者足背动脉搏动最强位置,其余操作同对照组。在有创动脉血压监测过程中,根据研究对象实际情况,进行精细化护理,包括血液采集、穿刺、加压带更换等时严格执行无菌操作;通过正确选择固定方式、及时更换敷料、加强导管管理、调整患者体位、准确把握拔管时机等进行并发症预防与处理,减少不良事件的发生。

1.3观察指标

穿刺成功率(一次穿刺成功率、反复穿刺陈功率),动脉套管留置时间,干预与干预后3d患者血压水平(舒张压、收缩压)以及不良事件发生率(包括脱管、堵塞、血栓、瘀斑、出血、疼痛、感染、压疮等)。

1.4统计学处理

用SPSS20.0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与计数资料分别用(均数5f0e75cc6ba72_html_55828cbc250dff14.gif ±标准差s)表示、百分率(%)表示,组间比较用t检验或5f0e75cc6ba72_html_598edc2cab740572.gif 检验,用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穿刺成功情况与动脉套管留置情况

观察组一次穿刺成功率更高,动脉套管留置时间更长,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1 穿刺成功率与动脉套管留置时间比较[n%,(5f0e75cc6ba72_html_55828cbc250dff14.gif±s]

组别

n

一次穿刺成功率

反复穿刺成功率

留置时间(h)

对照组

30

22(73.33)

8(26.67)

72.45±10.36

观察组

30

29(95.00)

1(3.33)

83.42±7.79

5f0e75cc6ba72_html_598edc2cab740572.gif/t

——

4.71

4.71

4.51

P

——

<0.05

<0.05

<0.05

2.2干预前后血压情况

干预3d后,两组血压均得到改善,观察组舒张压与收缩压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2 干预前后患者血压水平

比较[5f0e75cc6ba72_html_55828cbc250dff14.gif±s,n=30]

组别

收缩压/mmHg

舒张压/mmHg

干预前

干预后

干预前

干预后

对照组

72.32±6.14

90.17±7.69

59.36±4.27

70.56±7.75

观察组

72.31±6.07

102.34±7.88

59.40±4.65

77.72±6.84

t

0.01

6.05

0.03

3.83

P

>0.05

<0.05

>0.05

<0.05

2.3不良事件发生情况

观察组不良事件发生率为11.67%,明显低于对照组的43.33%(P<0.05),见表3。

3 不良事件发生率比较[n%n=30]

组别

脱管

堵塞

血栓

瘀斑

出血

疼痛

感染

压疮

发生率

对照组

1

2

1

2

1

1

1

1

33.33(10/30)

观察组

1

0

0

1

0

1

0

0

10.00(3/30)

5f0e75cc6ba72_html_598edc2cab740572.gif

——

4.81

P

——

<0.05

3讨论

有创动脉血压监测是通过穿刺将动脉导管有效置入患者动脉,对其血压情况进行监测的护理技术。能够直接、持续反映患者血压情况,保证血压测量的精准、及时、有效,从而为病情观测、临床治疗与护理行为指导提供有益参考[2]。与此同时,有创动脉压监测能够对患者动脉血气样本进行多次采集,满足血气样本需求的同时,降低患者痛苦。在对ICU危重症患者应用有创动脉血压监测时,穿刺位置不同所具有的应用效果也不同,本研究中观察组一次穿刺成功率、动脉套管留置时间、不良事件发生率明显强于对照组。说明桡动脉是行有创动脉血压监测的理想穿刺位置。原因在于:桡动脉采血为常规采血方式,护理人员拥有丰富的穿刺经验,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保证ICU危重症患者一次穿刺成功率。桡动脉表浅且不受体位限制,便于操作,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缩短穿刺时间,降低并发症发生,延长动脉套管留置时间。在有创动脉压监测过程中,为患者提供精细化护理服务,便于及时掌握患者机体情况,促进临床治疗疗效提升,实现并发症有效预防,减少不良事件发生概率。本研究中,两组血压均得到改善,观察组改善效果更好,不良事件发生率更低。说明在应用有创动脉监测时,给予患者精细化护理,可提高ICU危重症患者护理有效性与安全性。总而言之,有创动脉血压监测值得在ICU危重症患者护理中应用与推广。

【参考文献】

[1]蔡红.ICU患者中有创桡动脉血压监测配合精细化优质护理的应用探究[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20,5(15):20.

[2]刘燕玲.分析对ICU危重患者应用有创血压监测的护理方法[J].中国社区医师,2019,35(32):142+1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