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材施教理念让小学体育教学出彩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08-03
/ 2

因材施教理念让小学体育教学出彩

郭庆莉

江苏省徐州市铜山区马坡镇中心小学, 221144

【摘要】现阶段,体育教师需要以“因材施教”理念为主导,进一步推进小学体育教学的优化改革。

【关键词】小学体育教学;“因材施教”理念;应用实践

新课程改革持续多年,已经取得了一系列新进展。实际教学中,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了进一步强化,教师正在依托因材施教理念为学生构建全新的学习平台。其实因材施教理论不只适用于语数外等学科,将其应用到小学体育教学中同样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这需要教师转变过去所秉持的教学理念、革新教学方法。以下笔者依托实际教学经验对因材施教理念在日常体育教学中的实践应用进行了分析探究,希望对推进相关工作的优化改革有所帮助。

一、小学体育教学中应用因材施教理念的必要性分析

所谓“因材施教”即根据学生的兴趣、能力为其制定切实可行的教学方法,帮助其提高学习效率并最终实现其能力发展的过程。过去,这一教学理念大都被应用到了语数外等常规科目的教学之中,也实现了这类科目教学质量的全面提升。今后需要在新课改浪潮下进一步推进该教学理念的应用实践,让其服务于小学体育教学,提高教学质量并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结合实际分析,在小学体育教学中应用因材施教理念的必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①在小学体育教学中应用因材施教理念是素质教育课程改革的重要议题。1】素质教育课程改革背景下,各方对体育教学的关注度也在不断提高,而小学体育教学也是素质教育课程改革的重要平台。基于因材施教理念所开展的小学体育教学既要关注学生的发展,又需要面对全体学生,要根据学生的身体素质、兴趣爱好组织体育教学,从而提高其身体机能。当然,如果某个学生无法完成教师所安排的教学任务,那也不能因此而放弃这个学生,要给他们进步、提高的空间,最终促进其健康成长,只有这样才算是承担起了素质教育课程改革赋予小学体育教学的新使命。②这方面的改革顺应了学生的自身发展需要。2】待确定“以学生发展为核心”的教育理念之后,小学体育教学的个性化属性得到了进一步凸显,而学生也逐渐发现了体育教学的魅力。过去,小学体育教学一直是以锻炼学生身体、提高其身体素质为目的展开的,所以教师大都将教学重点放在了学生运动技能的教学培养之上,很少会开展个性化的体育教育。新形势下,如果再继续沿用上述教学模式,学生的健康发展必然会受到影响,因此教师要将因材施教理念准确落实到体育教学之中,在尊重学生差异的基础上开展体育教学,以教给学生体育理论知识为起点强化其运动技能,最终促进其全面发展。以“立定跳远”的教学为例,在给学生讲解完发力技巧之后,笔者为了能够让学生尽快熟悉这方面的技巧特意组织了一场分组对抗练习。练习中,笔者发现有几个小朋友怎么都掌握不好发力技巧,于是笔者又单独给这几位小朋友进行了示范讲解,并鼓励他们积极尝试。为了激发他们的训练兴趣,笔者还设计出了“小动物运动会”的情景,让他们通过模仿自己喜欢的小动物来消除对于立定跳远的恐惧感。总之,若想要在体育教学中应用因材施教理念,教师必须要打破过去所秉持的教学理念、革新教学思路,之后还必须要利用好身边的素材并准确了解学生的兴趣点,如此才能够实现教学质量的全面提升。

二、因材施教理念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实践应用

1、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兴趣是推动学生深入学习体育内容的动力源泉。小学生活泼好动、天性爱玩,和其他的文化课程相比其更喜欢体育课这种轻松愉悦的氛围,对各项体育活动都充满了兴趣,因此也更愿意主动倾听和学习教师讲解的体育内容。但是小学阶段的学生稳定性较差,很难对一件事物持有“从一而终”的热情,需要教师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学习兴趣出发,提高其学习积极性。例如在开展球类教学时,笔者根据学生的爱好差异,开展了足球、篮球、乒乓球、排球等球类运动,课堂上不做硬性要求,而是将学生分为几个小组,让大家根据自己的爱好进行自由组合。在课堂上笔者对各个小组的球类运动都给予相应的指点,例如篮球会侧重讲解发球姿势、速度和耐力,而排球则会侧重强调团队协作等,这样不仅能够充分尊重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也能很好地提高课堂效率、确保教学质量。为了增强学生对团队合作的认识,笔者也设置了一定的“惩罚”,如在排球小组颠球传球过程中,出现失误的小组每人都要接受5个仰卧起坐的惩罚。这一举措不仅能够增强小组成员的专注度和配合度,也能让同学们体会到体育运动的魅力所在。

2、做好学生的分层

因为成长环境以及生活方式等方面存在的差异,所以学生对于体育教学的兴趣以及接受能力也会千差万别,这是不可避免的。基于此,教师要想真正使因材施教理念在体育教学中发挥出应有的作用,就必须要做好学生的分层工作,将水平相近、兴趣一致的学生划分到同一个小组之中,再根据其兴趣、身体素质情况以及实际接受能力为其量身定制教学内容,便可以激发学生的体育学习兴趣并提高实际教学质量。同样,将那些身体素质较好、具有较强运动天赋的学生集中到同一个小组之后也能够再进一步拓展教学内容,最终实现体育教学质量的最优化。在给学生分层时,要控制好小组成员的人数,一般以6-8人为宜,之后还必须要遵循组间同质、组内异质的分组原则,让运动水平稍强一些的同学带一下运动水平较弱的同学。最后在完成分层分组之后,还要在小组内选择一位可靠的同学担任小组长,让其负责完成体育教学活动的组织工作并监督组内成员的自主练习情况。分组后,过去那些不爱运动的同学也能够积极参与到教师组织的教学活动之中,他们正在用自己的方式维护小组的荣誉。

以“快速跑”这部分内容的教学为例,它锻炼的主要是学生在短时间内的最快位移能力。对那些活泼好动的小朋友来说,完成这部分内容的学习并不困难,关键在于让那些不愿意运动的同学参与到该项目的训练之中。教学中,笔者先对班上的学生进行了分组,之后要求他们以最快速度完成50米短跑,目的在于锻炼学生的动作、发力技巧和肢体灵敏度。因为事先规定了哪一个小组完不成,组内所有成员都必须要受惩罚,所以大部分学生都积极参与到了上述训练之中。面对个别身体素质较差的学生,笔者也没有一味地进行惩罚,而是将督促其完成训练的任务交给了小组长。在小组长的监督和帮助下,他们为了不给小组拖后腿,也都按要求完成了上述训练。

【总结】因材施教理念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实践应用克服了传统教学模式的缺陷,提高了实际教学质量。今后教师要做好这类教学措施的推广工作,逐步完善小学体育教学中的细节问题。以上笔者对此类问题进行了分析探究。

【参考文献】

[1]邱林花.浅谈如何提高小学体育课堂教学有效性[J].中外企业家,2020(17):196-197.

[2]侯春荣.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体育课堂教学策略[J].西部素质教育,2020,6(11):85-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