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握语文要素 触摸作者情感——例谈语文统编教材五年级散文阅读教学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08-04
/ 2

把握语文要素 触摸作者情感——例谈语文统编教材五年级散文阅读教学

赖婷婷

浙江省温州市苍南县灵溪四小

【摘 要】 散文教学内容在小学阶段的统编教材的选文中占很大分量。散文文字精当,表现手法各有不同,语言比其他文体更凝练、更优美,又自由灵活,接近口语,而且作者往往能对词语进行特殊与巧妙的引申。在散文的阅读教学中,教师应遵循课标的学段特点,把握语文要素,通过朗读、揣摩、联想、辨析、仿写等方式,引导学生感受藏在散文中关键词句的情思,触发学生对生活现象敏锐的觉察,并转化成自身的语感积淀。

【关键词】 统编教材 小学散文 语文要素;

钱理群教授以表现形式和表达形式作为分类依据,把散文分为说理、描写、纪实和抒情四大类。本文所述“散文”,是指艺术描写性性散文或抒情散文,也称“美文”。刘勰在《文心雕龙》中说:“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他告诉人们,观察事物必须全身心地投入,充满热爱才能有感而发。作者的“情意”既在文中彰显,读者阅读则要能够会“意”,触摸作者的情感。散文教学要引领学生细心领会作者对自然和人生的描述与感悟,用心品评作者表达这种感悟所用的形式,引导学生潜心体会作者独特的情感体验,深入挖掘作品独特而深刻的情思,读懂文中的“我”。如何读懂文中的“我”来体会到作者的情感,我们可通过以下方式找到这扇门的路径。

一、抓关键词句领会作者情感

散文教学的目标之一是学生能从一篇美文里,看到它的语言运用的精彩之处,包括词汇运用、句子、语段等。教师引导学生抓住文中个性化表达的语句感受作者独特的情思。优秀散文的语言极富个性色彩,能够精准传神地表达作者个性化的情感,言“我”之志,抒“我”之情。郁达夫曾经说过散文的最大特征是作家所表现的“个性”。

比如五年级下册第2课《祖父的园子》里的这几句言语表达很独特很精彩的句子:“倭瓜愿意爬上架就爬上架,愿意爬上房就爬上房。黄瓜愿意开一朵花,就开一朵花,愿意结一个瓜,就结一个瓜。若都不愿意,就是一个瓜也不结,一朵花也不开,也没有人问他。玉米愿意长多高,就长多高,它若愿意长上天去,也没有人管。”运用拟人、反复的手法,把园子里的一切都写活了。这些文字中藏着萧红的气质、思想,并且真情流露,尤其是选自萧红《呼兰河传》的课后链接里道出了萧红的情思:“呼兰河这小城里,以前住着我的祖父。现在埋着着我的祖父……那园里的蝴蝶、蚂蚱、蜻蜓,也许还是年年仍旧,也许现在完全荒凉了……以上我所写的并没有什么优美的故事,只因它们充满我幼年的记忆,忘却不了,难以忘却,就记在这里了。”萧红不仅仅在回忆园子里的人、事、物,真正怀念的、回忆的,是祖父给他带来的自由、快乐生活的怀恋。

  1. 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领会作者情感

找到关键句子,运用多种方式反复读,利用多种形式反复地读,就是反复的感受,这就是品味语言。[1] “倭瓜愿意爬上架就爬上架,愿意爬上房就爬上房。黄瓜愿意开一朵花,就开一朵花,愿意结一个瓜,就结一个瓜。若都不愿意,就是一个瓜也不结,一朵花也不开,也没有人问他。玉米愿意长多高,就长多高,它若愿意长上天去,也没有人管。”抓住语言表达的关键处“愿意……,就……”这个句子,在师生对读、快节奏读、挑战背诵等不同的朗读形式中,通过声音,感受到童年是萧红在祖父的园子里的一种自由、悠闲、无忧无虑的情思。这是散文教学的核心标志。读散文的关键就是“品味语言”、“揣摩语言”。散文的语言是整体的,不能切割的。作者的人生经验,通过语言的精准表达才能存活,只有对语言的研磨、体验,我们才能把握作者的独特体验,才能分享作者通过散文而传达的丰富细腻而我们又无法体验到的那一刻的人生经验。

  1. 遵循散文教学的基本规律——移情

通过散文学习,我们能突破自身生活经验的囿限,丰富对世界和他人的认识和理解,再通过认识领悟关照自我,启迪对自己人生的思考。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语文要素提出“初步了解课文借助具体事物抒发感情的方法。”指向体会作家表达情思的方法。薛法根说:“体会情思的表达就是将作者的写法迁移到读者的笔下。”

1.利用文中插“图”发现情思。

优秀的散文也是有它所独特的篇章结构的。阅读散文,将散落文中人、事、景、物用“情思”这根线串起来,绘制一份独特的美的瞬间图。编者在引领学生发现其篇章结构上也是煞费苦心。比如《白鹭》课后第二题“课文第6-8自然段描绘了三幅优美的图画,请你为每幅图画起一个名字。”本单元的人文主题是“一花一鸟总关情”,用诗意的语言引导学生发现大自然的美,引导学生通过读文观图、给图起名体会作者寄托的情思。《白鹭》紧扣“白鹭实在是一首诗,一首韵在骨子里的散文诗”这一根主线将白鹭外形的平凡美、觅食图、栖息图、低飞图书绘成一首散文诗。利用为每段话起名的这个学习支架,解决了学生学习散文出现的语言建构碎片化、意象理解抽象化的问题。

2.仿写,感受情思

散文中,特别的写法肯定蕴含着特别的情感,在创作“那一篇”散文的那一刻,作者一定有着特别的心情。学生体会到个性化的表达多蕴含的情味,也在这样的仿写中习得“意——言”转换的方法。[2]如五上第七单元的语文要素提出:“初步体会课文中的静态描写和动态描写。学习描写景物的变化。”分别从阅读方法和写作提出要求。《四季之美》,是以时间为序的写景散文,文章仅三百多字,篇幅简短,结构简单。在每一段的开头,作者都开门见山地点明每个季节中最美的时刻,后面的语句就抓住这一时刻最美的景物进行描述。语言简洁,富有韵味,作者细腻而真挚的情感,溢于言表,值得再三体味。描写春天这一段,运用动态描写的方法(泛着、染上、飘着),体现了春天黎明的动态美。对于冬天的早晨,文章采用“当然……,就是在……,或是在……只是到了……”的句式,将事物的变化与心情紧密结合起来。通过这样句式的仿写,学生将自己的生活经验与作者的生活对比,更将容易触摸到作者对冬天早晨喜爱的情思。读写一体,促使学生学以致用,写自己的美文,在实践中琢磨体会语言文字的动态美。

【参考文献】

[1]王荣生·散文教学教什么[M]华东大学出版社p16

[2]薛法根·文本分类教学[M]福建教育出版社p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