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 小学数学动手操作能力的有效训练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08-13
/ 2

关于 小学数学动手操作能力的有效训练

龙丛勇

四川省巴中市巴州区石门小学 四川 巴中 636001

摘要:无论何时谈到小学数学课堂新的教育方法,相信很多小学数学教师有着自己独到的见解,并且也都愿意花费时间去进行思考和学习,这对于小学生数学的教学过程是非常有益处的。但是就目前而言,小学数学教师更应该先使用已经比较成熟的"课堂互动法"去进行实践,因为这样就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帮助教师减少过程中试错的条件和时间成本,从而在课堂互动的过程中提升学生们的学习兴趣,同时有效提升他们的课堂效率。

关键词:小学数学;操作能力;团队意识

小学数学教学活动开展实施的整个过程期间内,注重并积极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有助于增加课堂教学活动的趣味性,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小学数学学科知识内容,推动小学数学教育教学活动的积极有效开展。新课程教学背景下,为更好的达成小学数学教学目标,数学教师应当思考研究小学生动手操作能力的培养方式,激发学生的动手操作欲望、充分活跃学生的思维,促进小学数学教学期间内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培养目标的达成。

一、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培养学生操作能力培养所面临的主要问题

1教师的教学准备工作很不充分,他们无法充分利用好教学课堂上仅有的空闲时间让学生进行相应的操作实践。

2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即便是重视数学的实用性,但是尚未有切实可行的具体方案,简而言之即采用的是不切实际的方法。一般来说,一些教师把重心往往放在提升数学知识点的难度,其主要目的即是提升学生学习数学的难度,这在很大程度上会让学生更加无法了解一些基本的操作方法。

3小学数学教师根本不会引导学生主动去设计和制作学习工具,而是过分地依赖学校所备用的一些教学工具。再加上教学工具的局限性,大部分的学生根本很难有相应的实践经验,换句话说,即根本无法从本质上提升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1.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操作能力的主要策略分析

1向学生提供良好的动手操作机会

动手操作能力作为一类实践性知识技能,只有当学生开展实践活动的情形下,其才能够得到动手操作能力的培养与提升。为此,小学数学教学活动开展过程期间内,为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数学教师首先需要向学生提供良好的动手操作机会。为创造良好的动手操作能力,数学教师需要事先对学生的学习特性有较好的认知与理解,小学生天性好动,根据课堂教学经验可知,学生在课堂活动期间往往会呈现出喜欢"动手"的特性,课堂教学活动开展实施期间,数学教师应当对学生的上述特性加以适当合理化利用,将学生本身具备的动手能力合理有效地转移到课堂教学活动之中,促进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相关教学活动的开展。

2合理选择动手操作内容,奠定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基础

动手操作是学生学习数学知识和解决数学问题的重要途径,在培养学生数学能力方面也有着非常突出的优势,但是并不是说所有内容都是利用动手操作的方法完成学习,如果本身内容不适合动手操作而一味安排操作活动,会造成时间和教学资源的浪费,也会让学生对动手操作学习产生抵触情绪。针对这一情况,教师在课堂教学当中要注意合理选择高价值并且有助于动手操作的课堂内容,以便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操作能力的培养。在动手操作难度的设置上,必须做到科学设计,以免影响学生的参与信心。在动手操作内容的设计上,必须保证所选内容有助于学生掌握本课知识要点,增加动手操作的目的性。

3合作交流,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

团队的力量非常强大,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可以运用小组合作教学模式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学习内容。学生的思维方式、学习方式不同,学习知识的方法也不同,而合作学习可以发挥学生的特点,刺激学生的思维,使学生学会从不同的角度分析问题,提升学生的知识认知能力。

如在教学扇形统计图时,教师可以为学生布置任务,调查学生对语文、数学、英语学科的喜欢程度,并将调查数据记录下来,以合作的方式制作成扇形统计图。在调查过程中,每个小组都需要明确每个组员的分工,如询问、数据记录等。在记录统计图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验证与分析,保证统计图的有效性与科学性,以此推动后续学习活动进行。在此过程中,学生的逻辑思维与合作能力得到了提高,对知识的理解也更加深刻。

4增强课堂趣味性,提升学生参与度

小学生们还有一个非常明显的特点,那就是很容易有畏难情绪,更容易知难而退,相对于小学生们而言的学生自制力较强,因此无需过多考虑这个问题。但是小学生则不同,小学生更容易逃避,并且心中会排斥一些无趣的东西,所以教师应该提升科学趣味性,有效吸引学生们的参与度。

例如,在讲解到小学苏教版数学教材"圆"一课时,在引入的时候可以让学生们积极参与,给大家发言的机会,可以让每个人至少说出生活中一种圆形的物体,然后教师可以带领大家剪出一个圆,把正方形的纸尽可能多的对着,然后剪一个弧度,对折次数越多越趋近于正圆,这样就能够帮助学生们加深对于圆性质的认识了,最后逐步发散思维,提升学生们的课堂参与度。带领学生去总结圆的特征,既发挥了学生们的思考能力,也加深了学生们对圆的认识。

5积极指导学生操作,促进知识理解能力

教师在让学生结合学习的知识进行操作学习之前,需要对学生示范性的演示,让学生根据教师的演示和讲解来进行有顺序的操作学习。在进行指导的时候,为了能够给学生更加形象地展示,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教学设备,为学生展示直观动态、声像结合的操作演示,帮助学生理解要学习的数学知识。在进行实际的操作过程中,教师可以针对低年级的学生进行指导学习,避免学生在操作的过程中陷入盲目探索学习,导致学生学习效率下降。对于高年级的学生,教师可以让学生在进行独立操作的基础上,结合自己的操作学习分析讨论学习。

结语

让学生在课堂上结合教师的讲解进行实际操作锻炼学习,能够有效地降低学习数学知识的难度,尤其是掌握一些比较抽象难懂的数学知识对于学生的学习具有非常大的帮助,不仅能够降低知识的难度,还能够帮助学生加深知识的学习印象。教师在采取操作教学方法的时候,需要注重合理的安排对学生的教学时间,避免学生在课堂上出现课堂混乱的情况,数学教师还需要不断地改善操作性的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能力,促使数学教师的教学效果不断得到提升。

参考文献:

[1]辛树洪.谈培养小学生数学动手操作能力的时机与方法[J].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19,13(20):235-236.

[2]敖晓辉.论小学数学动手实践操作能力[J].中外交流,2018(50):3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