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初中历史教学优化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08-20
/ 2

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初中历史教学优化

李木玲

安徽省合肥市庐阳中学 230001

【摘要】新课改的落实与发展,提出全新的教学理念,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培养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成为了各科教师开展教学活动的重要任务和目标。在初中阶段的历史教学中,蕴含着非常丰富的教学内容和文化信息,对学生的思维拓展、品质提升都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作用,而为了进一步提升学生的历史综合能力及素养,教师需要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创新教学方式和方法,优化课堂的教学效果,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本文就以上问题,阐述了自己的教学观点。

【关键词】初中历史 核心素养 优化策略

引言

初中阶段的历史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在教育教学中占据非常重要的教学地位。从应试理念方面来说,历史学科是中考的必考科目,对学生的综合成绩有非常直接的影响,而从素质教育理念方面来说,有效的历史教学不仅能够拓展学生的视野,加强学生对世界的认知,还能够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和情感态度,是实现学生德育教育的重要内容。基于此,初中历史教师需要积极探索创新型的教学策略,优化历史课堂的教学效果。

  1. 培养学生的唯物史观

历史核心素养的关键内容就是培养学生的唯物史观,其理论体系具有非常高的科学性和思辨性。对于初中历史教学而言,教师需要结合教学内容的核心内涵以及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在仔细研读教学材料的基础上,为学生制定合理、明确的教学目标,引导学生沿着教师所设定的教学轨道,在循序渐进的过程中不断深化对历史知识的理解与掌握。与此同时,教师还需要引导学生在达成教学目标的过程中,将所学历史知识和技能转化成能力,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和情感态度,通过历史事件对学生思维的启发,帮助学生以辩证的角度,更好地认识世界、发现世界,充分发挥历史教学的价值和意义,全面促进学生的综合发展。

例如,在教学《动荡的春秋时期》的时候,单纯对课本教材中春秋时期农业生产的发展、手工业和商业的形成与发展,人口的增长等内容进行照本宣科是远远不够的,教师需要对教学内容进行深入的挖掘,并为学生设计相关的教学提问:春秋时期农业产生了哪些发展?这些发展对当时的社会经济产生了什么样的影响?等等,在探究问题的过程中,教师除了要向学生讲述劳动者在生产力发展中所起到的作用之外,还需要引导学生从政治、政权稳定等角度进行思考,以辩证统一的思维对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社会变革与经济发展之间关系进行深入的分析与探索,从而有效培养学生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来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1. 强化学生的时空观念

所谓的时空观念,指的就是在一个特定的时间段内,将所知的历史事件按时间顺序进行串联,从而整合成一个系统性的学习观念。在实际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将这一学习观念与学生的学习体系进行融合,引导学生以思维导图的形式绘制历史时间轴,以最直观的方法对历史事件进行梳理,更好的理清知识点之间的内在联系,从而进一步加深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与认知,并帮助学生构建清晰的历史知识框架,强化学生时空观念的同时,巩固学生的基础知识、加强学生的学习效果。

例如,在教学《近代化探索》这一单元的时候,其中涉及到多项变革或改革的内容,为了加深学生对这段时间内所发生历史事件的了解与掌握,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绘制这一时间段的时间轴,洋务运动是1861年到1895年、戊戌变法是1898年6月到9月、辛亥革命是1911年10月到1912年2月、新文化运动是1915年到1923年,通过这样非常直观的形式能够有效加深学生的知识记忆,强化学生的学习效果,为学生历史核心素养的培养奠定良好基础。

  1. 引导学生进行史料分析

在传统的初中历史教学中,教师以自我的语言讲解为课堂教学的重点,通过照本宣科的方式,直接向学生灌输课本上的教学内容,不仅容易造成学生记忆方面的混乱,且不利于学生对教学内容进行深层次的理解与探索。基于此,初中历史教师可以在核心素养理念的指导下,在开展教学活动的时候,将相关的历史资料直接展示到学生面前,强化学生记忆的同时,引导学生积极主动的对历史资料进行分析与探讨,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进一步促进学生历史核心素养的形成与发展。

例如,在教学《中日甲午战争》的时候,为了加深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记忆与掌握,教师可以通过网络平台为学生搜集相关的教学资料,以及经典的影视片段或真实的历史图片等,并在课堂教学中借助多媒体设备进行播放,通过创设真实的教学情境来加深学生对甲午战争、旅顺大屠杀等相关历史事件的了解,吸引学生注意力、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意识的同时,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进一步提升学生的历史核心素养。

  1. 加深学生的历史理解

在历史的核心素养中,历史理解是不同于历史解释另一种教学目的。为此,初中历史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的时候,可以引导学生从不同的层次对教学内容进行理解与认知,带领学生进入到历史知识所营造的环境和氛围中,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对历史事件或人物形成属于自己的见解,从而有效推动学生历史核心素养的发展与提升。

例如,在教学《贞观之治》的时候,教师可以借助现代化的教学技术和手段,通过视频的展示引导学生对这段真实的历史进行理解与探索,并在学习的过程中,对“李世民”这个人物形成一个全面性的立体化认知,完善学生思维的同时,加强学生的学习效果。同时引导学生通过挖掘历史事件的本质,形成正确的历史观念和价值观念,全面推动学生的综合健康发展。

  1. 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

素质教育理念的推广与发展,强调了在教育教学中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性,家国情怀作为历史核心素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学生的综合健康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推动作用。在初中历史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学科本身的优势,引导学生学习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加强学生的文化认同感,并引导学生通过了解历史上的名人事迹,来提升自身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主义精神,从而形成正确的世界观和价值观,为学生的综合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结语

综上所述,在新课改的教学背景下,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已经成为了初中历史教师开展教学活动的主要任务和目标,为了进一步优化课堂的教学效果,教师需要借助学科的教学优势,整合教学内容,对学生的时空观念、历史理解、史料分析、家国情怀等素养进行培养与提升,在加强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同时,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为学生的综合健康发展提供有效帮助。

参考文献:

[1]牛彦龙.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初中历史教学优化[J].才智,2020(12):89.

[2]韩琼.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初中历史教学优化[J].课程教育研究,2019(51):33-34.

[3]马世荣.立足核心素养,优化初中历史课堂教学[J].中国教师,2019(S2):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