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学生道德与法治意识的培养与提升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08-26
/ 2

探究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学生道德与法治意识的培养与提升

常安团

新疆精河县托里镇永集湖小学 833304

摘要: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教育行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开始积极运用各种先进的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更为关注学生综合能力与综合素养的提升。鉴于此,本文详细研究了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有效培养和提升学生道德与法治意识的具体路径。

关键词: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道德与法治意识;培养提升

小学教育是日后教育的重要基础,在教育体系中也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中学生不仅要打下夯实的学科基础,也应当树立正确的思维价值观念。在此过程中必须要开展一系列的法治与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道德与法治教育属于教育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课程教育引导,能够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发展观念,增强学生的不良诱惑,抵制能力,有助于促使学生身心健康成长。

一、加强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的重要意义

道德与法治属于教育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小学生的思维发展并不完善,在此阶段学生与周围同龄人的交流过程中,通过道德与法治意识教育,能够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社会价值观念。加强小学阶段的思想政治教育主要目的就是引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养成良好的思维价值观念能够使学生更好地学习与思考。再加之小学生属于我国社会的建设者,小学生的法治意识较为薄弱。在小学阶段加强道德与法治教育,能够增强学生的思维价值观念,有助于促进我国社会主义民主进程以及法治建设,所以培养学生的法治意识以及提高学生的法治素养,属于庞大的社会教育活动,必须要实现多方的共同努力,营造良好的法治教育环境,能够不断地完善学生的综合素质,也为未来社会发展输出法治意识过硬的综合性人才,对于我国法治实践活动开展具有一定的现实指导意义。

二、目前小学道德与法治教育现状

虽然我国教育事业不断发展,国家也加大了对于道德与法治教育的重视程度,但是由于受到样式教育理念的影响,小学生的道德与法治教育仍然存在一系列的不足之处,需要重视和解决,否则将会影响到教育改革的目标和效果。例如根据相关调查问卷显示,有的学生并没有正确认识到道德与法治课程,对于自己行为和价值观念产生的重要影响,有的学生认为对于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满意,但是却并未掌握其中的重要内容。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我们能够得出教师的教学观念,对于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效果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有的教师习惯采用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方式,例如应用信息技术播放电子课件,观看视频。虽然从表面角度来看也是应用信息技术进行教育指导,但是却导致学生的法治意识较为薄弱,使学生并没有摆正学习法治的重要态度,教师也只是单纯的讲解法治知识点,却难以深入分析应有法治意识对于自己的意义。

三、在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培养学生道德与法治意识的具体对策

(一)更新教学观念,改善教学方法

在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要更新教学观念,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的教学水平以及学校的办学特色和教学理念的发展情况,都会影响着学生的思维价值观念发展。在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过程中,学校领导必须要科学合理的安排教学时间,贯彻落实好各项德育教学实践活动,深入分析专题课堂的研究探讨工作,从教师角度,教师必须要重视与学生之间的共同交流,认真研究和打造学生的重点内容,有效结合社会以及生活中的实践,进行思想引导,可以应用多媒体为学生播放社会道德模范事迹以及法治教学案例,引导学生通过观看思考,从思想上正确认识到道德与法治学习的重要性。从学生角度分析,应当正确认识到日常生活与道德与法治知识点之间的重要关系,能够认识生活中的真善美及假恶丑。例如:当前新闻话题“老人摔倒该不该扶?”教师便可以引导学生以小组的形式进行探讨交流,教师首先要了解学生的内心观点,将学生划分为两个小队,第1个小队认为应该扶起来,第2个小队则是不应该扶起来,让这两个小队进行辩论,并且发表自己的想法和意见,学生通过独立思考以及唇枪舌剑,能够逐步认识到碰见需要帮助的老人,有责任有义务去帮助他们。但是同时也应当应用合理的方法保护好自己。通过互动探究式教学模式引导学生积极踊跃参与其中,使学生认真思考并探究问题,能够显著提高课程教学效果,并且培养学生的道德与法治意识。

(二)创新教学工作,增强教学针对性

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开展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教师必须要搜集优化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确保教材中的内容与学生的生活紧密相连,能够使学生对生活知识点有着较多的理解和认识,学生也会感受到道德与法治知识,与我们的生活十分亲密。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要发挥自身的引导作用,鼓励学生认真思考与探索,使学生能够以自我为中心结合教师提出的问题进行认真思考与探究,例如探讨有关“环保”的相关课题时,教师便可以应用案例法为学生讲解环保规则的内涵,教师先提问学生“同学们你们都去过大河吧,但是当前的河水是什么样子呢?浑浊不堪没有鱼虾生长,这一现象的原因是怎样产生的呢?”然后引导学生思考探索学生经过调查分析后发现由于沿岸的企业污水排放量较多,农药化肥使用量过多导致河水污染。教师此时进行深入引导“同学们,我们小时候经常在河里游泳捕鱼,但是发展到现在却变成了臭水沟,这是谁的责任呢?我们应当履行自己的责任,环境保护是每个人的重要职责,无论是谁都不能够随意破坏!所以要想彻底的治理好这条臭水沟,必须要立规立矩,对于达不到相关标准要求的废水不得排放并且要进行检查和监督,群众也可以确保违法排放污染行为,才能够确保河道恢复生态。”教师通过结合生活案例,引导学生思考探索,鼓励学生接受自然环保意识,有助于丰富学生的学习认知。

(三)参与社会实践的服务活动,形成法治教育合力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因此,为了更好地巩固、加强、检验学生法治教育的成果,形成法治教育的合力,社会实践是最佳途径。比如,组织学生参加义工活动,慰问敬老院的老人,看望特殊学校的孩子,在社区做卫生、为他人服务等活动。学生通过眼睛看、耳朵听、动脑思考、动手做等亲身体验的活动,能深刻地体验到:如果没有违法犯罪、没有违反交通规则等不良行为,社会上将会减少许多残疾人;社会上有许多人群是弱势群体,他们非常需要社会的关爱和法律的保护。通过许许多多的社会实践活动,学生知道了生命是如此的美丽、如此的珍贵,生命是至高无上的;要求自己一定要遵守社会规则,而且明白了遵守社会规则的重要意义,即遵守社会规则不仅能给自己、他人和社会带来方便、安全与快乐,而且能让自己的生活更加幸福。有了这样的认识,学生不仅能做到遵纪守法,也会多一份社会责任感,会告诉身边的亲人、朋友等都来知法、守法,从而形成法治教育合力,实现更好的教育效果。

四、结语

综上所述,道德与法治是小学阶段的重要课程,也是培养和提升学生道德意识与法治意识的关键路径。因此,教师要改变传统的教育教学观念,应用全新的教学手段与教学技术,在有效提升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效率与效果的同时,锻炼和提升学生的荣辱观念、道德意识与法制意识,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卢惠姗.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规则意识的培养策略研究[J].亚太教育,2019(08):21.

[2]林钦耀.基于儿童立场 渗透法治意识——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探究[J].新教师,2019(05):67-68.

[3]韩笑.浅谈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规则意识的培养[J].才智,2018(13):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