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高考背景下生物分层教学的几点建议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08-31
/ 2

新高考背景下生物分层教学的几点建议

武霞

河北省廊坊市三河市第二中学 065201

摘要:随着新高考政策的推进,高中生物分层教学成为研讨焦点。教育部《关于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的实施意见》《关于加强和改进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意见》的出台,迎来了高考政策的变化,除语、数、英三门基础学科外,考生需要从政、史、地、物、理、化六门学科中选三门,计入总体得分。为此,分层教学成为大势所趋。本分层教学打破了传统教学模式中,统一教学对学生个性培养造成的影响,使得学生的学习过程更加自主,从而为提高教学质量提供了依据。本文从分层教学的基本概述出发,对新高考背景下高中生物分层教学的实践进行探究。

关键词:新高考背景;生物;分层教学;实践策略

一、分层教学的概述

分层教学与我国传统教学理论中的“因材施教”不谋而合,即在教学实践中,学生个体之间的差异性是客观存在的,只有根据学生的“材”制定出的教学策略才符合其发展需求;此外,分层教学实践的另一个理论前提就是每一个学生都具备一定的发展潜力,而通过分层教学能够有效地挖掘学生的学习潜力,提高学习效果。

二、分层教学的优势

(1)使得高中生对生物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空前高涨,可以让学生学习情况合理选择适合自己的课程,可以及时调整自己的学习方法;同时依据自己的兴趣爱好与学习能力在课堂上积极主动配合老师的教学活动,可以在老师的指导下完成本层次相应的任务继续向更高层次的班级迈进。

(2)这种教学方法让学习能力、课程基础、学习积极性基本一致的学生通过分层的形式组建到一个班级,既方便了任课教师更加明确每个层次学生具体的教学内容,可以更加有针对性的制定教学目标方法,采取更加合理的教学目标,使任课教师真正做到“因材施教”。此外,相同层次的学生之间交流更加频繁,有助于彼此的相互督促相互学习。

三、新高考背景下高中生物分层教学的实践策略

在新高考背景下,高中教学体系对于人才的培养已经开始有意识地摆脱甄别、筛选人才的这种功利模式,从多元智能的角度为高中生的未来发展提供更多的可能性。对于高中生物教学而言,由于学生个体之间的差异,让每一个学生都对生物感兴趣、并顺利理解生物知识几乎是不可能的,而新高考模式就是在此基础上为学生营造了一个更加自主的空间。基于此,学校、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自主选择以及教学发展目标制定分层教学策略,以保证教学模式适应新高考模式。在新高考背景下,高中生物分层教学的实践策略具体可以体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3.1划分学生层次

进行“分层走班制教学”的教学方法使首先要对各班学生进行层次划分,划分的层次不宜过细,这样会导致学生过于分散,反而不利于教学活动的开展。合理的分层策略应该是依据各班学生生物课程的学习情况以及学习能力划分为:优秀班、中级班和普通班三类。需要说明的是,因为要采取“分层走班制教学”这种教学方法就需要将一个班级的学生拆分成若干层次的班级,这样一来原本一个老师的工作量就需要多个老师来完成,这就对每个学校的生物老师的师资力量提出了非常高的要求。因此,各学校应该积极引进优秀师资解决制约高中实施“分层走班制教学”的这一阻碍。

3.2明确分层教学原则,关注每位学生学业诉求

分层不是划分快慢,而是要围绕学科目标,面向全体学生,根据学生对生物学习的目的、要求进行分层。在分层前,要与学生、家长沟通,了解不同学生对生物学的诉求,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学习目标。既然要分层施教,就要体现出差异性。分层教学,对生物教师提出更高要求,不能只准备一套教案、一套练习,而是要根据不同层次学生的需要,融入相应的教学方案和练习内容,兼顾不同层次学生对生物学的教学目标。所以说,分层教学,要把握全体学生的整体性,又兼顾学生个体的差异性,来分析学生的知识结构、学习目标。在分层实践中,结合班级学生目标、能力,开展生物学分层教学调研活动,根据学生的选修方向,优化不同层次学生对生物学科的教学任务需求。对于部分艺考生,只需要六门选修课中通过三门,在生物教学上采取战略性撤退思路,以兴趣为主;部分未选修生物的考生,以生物水平测试为主,可以对其进行细分两类,一类是基础较好的学生,需要获得A级目标;另一类为基础一般的,达到C级即可;选修生物学考生,该类考生是要参加高考的,因此从教学内容、目标等方面,提高教学任务,提升学生高考成绩。

3.3注重备课的分层性,体现分层教学理念

针对分层教学,在实施中体现三方面。一是教学目标分层化。针对不同学习目标的学生,在课程备课上也要体现层次性。以“ATP的主要来源-细胞呼吸”为例,该节教学重点是有氧呼吸,细胞呼吸原理,面对不同考生要求,在教学任务上也要体现差异性。对于参加学业考试的学生,着重探讨和理解细胞呼吸原理;对于参加生物高考学生,则需要记忆有氧呼吸、无氧呼吸过程,并了解两者区别与联系;对于参加高考,且等级要求高的学生,还要理解细胞呼吸运用,以及与光合作用相关的知识点。二是教学内容的分层化。围绕备课,开展相应的分层施教。教师要全面分析课标,透彻整合教材知识点,并根据不同层级学生需求,开展相应的分层教学。如在学习“光合作用”时,对于学习要求低的学生,可以简单介绍一带而过;对于学习要求高的学生,要进行细致分析,综合讨论,并通过布置作业来加深和巩固学生对光合作用的理解。三是课堂分层化教学。课堂教学是师生共同参与、多向互动的过程。在课堂上,考虑到不同学业层次需求,教师在教学内容上要循序渐进,把握由易到难的顺序。如“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可以分解为六个知识点:包括精子、卵细胞形成场所;同源染色体特征;精子形成过程;卵细胞形成过程;精子与卵细胞形成的异同分析;减数分裂与有丝分裂的异同。对于不同学生进行差异化讲解,要求低的学生,着重讲解基本知识点,要求高的学生,要从知识点的区别、联系入手,延伸相关习题,拓展学生认知视野,挖掘学生学习潜能。

3.4突出作业分层化,关注“最近发展区”

与分层教学对应的课后作业布置,也要体现分层化理念,让不同学生通过作业来巩固所学知识,克服传统一刀切作业布置弊端。对于基础差的学生,传统作业布置方式,往往让基础差的学生感到“吃不消”,而基础好的学生“吃不够”。因此,对于基础差的学生,在作业内容上,基础性知识学习为主,作业量相对少,难度相对偏低;对参加生物学测试的学生,在作业类型、难度上有所提升,体现综合性;对于参加生物高考的学生,在作业布置上要注重知识性、专业性要求,突出灵活性兼顾综合性。这一作业模式,让每个层次的学生都能兼顾“最近发展区”,确保作业布置针对性。当然,分层教学在实施中,还要统合学生、家长的思想,增进各方理解和参与。教师在学生自我评估、分层施教中,还要遵循学生自主想法和意愿,确保分层教学科学、合理、有序、高效推进,让每名考生都能从分层教学中受益。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新高考模式下推行高中生物“分层走班制教学”是一个不可逆的趋势,因此各高中应该积极引进师资,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积极制定合理有效的策略,使“分层走班制教学”的效果实现最大化。

参考文献:

[1]白松华.刍议高中生物“分层走班制”教学的策略[J].理论前沿,2017.

[2]孙超.高中生物分层走班制教学调查研究[D].西华师范大学,2017.

[3]徐飞.新高考背景下高中生物分层教学的实践与思考[J].中学生物教学,2017(Z1):46-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