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体育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初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09-01
/ 3

小学生体育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初

丁玉双

佛山市顺德区容桂瑞英小学 广东省佛山市 528305

摘要:小学阶段是孩子身心健康发展以及学习能力发展的重要时期。而就目前来讲,教师在上课过分注重传授学科知识,却忽略了对学生心理健康的关注与培养,这种现象非常普遍。因此学生或者家长更多关注的是学生的学习效果而不是心理健康的完善程度。在小学体育教学中,教师的目的是通过安排给学生体育锻炼的任务以增强学生的体质,除此之外,也不能够忽略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比如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锻炼其合作能力。增强其面对困难的勇气,提升学生的竞争能力。小学时期的体育教学对于学生今后的良好生活习惯的培养有着关键的作用。因此,需要意识到小学时期体育教学的重要性,并着重思考如何在小学体育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本文将就这一主要问题进行分析探讨,对体育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进行讨论,并结合实际提出合理有效的策略。

关键词:小学生 体育教学 心理健康教育 初探

引言:自上世纪七十年代文化大革命结束后恢复高考以来,我国便在教育上投入了更多的资金与精力来建设。国家注重教育事业的发展是为了提高公民的综合素质,为将来的现代化国家培养有信仰、品德好、有文化、有能力的优秀人才,因此我国加大了义务教育的师资投入、教学设施投入以及经济投入。但是因为我国各地区之间经济发展速率不均衡,使得各地区的贫富差距逐渐拉大,而教育的发展是直接由经济带动起来的,因此教育发展水平的差距也是非常明显的,某些贫困地区的孩子会由于家庭经济条件不好、交通不发达、自然灾害等限制因素而享受不到教育带来的好处,因为这些因素其还可能被剥夺了受教育的权利。在经济发展迅速的地区,有一些学生因为其心理问题,思想上有着错误的观念,会不珍惜受教育的权利,因而会选择辍学,休学。所以,我国不仅要在贫穷地区加大经济建设投入,还要注重对于教育的发展,努力使教育效果达到最大程度的体现。小学时期的教学目的不仅仅是为了帮助小学生打好学习的优良基础,更是为了树立其健康正确的思想观念,保证其心理的健康成长。因此注重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关注学生的心理情况是很有必要的。随着新课标的广泛推广与施行,小学体育教学的教育理念也在不断更新。体育教学关系着学生的身心健康,其不只是包括学生的体质健康,也有着学生的心理健康。因此,将心理健康教育渗透进小学体育教学中,是新课标下体育教学的改革方向。这种体育教学形式既锻炼了学生的体质,又培养了其健康的心理。

  1. 小学体育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意义

首先就小学时期的体育教学来讲,效益意识的养成是有效教学的呼唤体育教学中要有效益意识就是在体育活动中要有所收获。体育教学的效益要看学生的变化,而且是很快的变化,而不是浪费时间的变化。体育教学目标要与教学效果是一致的,能够完成教学目标,最大限度的满足学生个人的教育需求,从大的方面是满足社会的需要。具体的说,有效的体育教学是教学结果要与教学计划相符合,与预期的目标、社会和个人的教育需求是吻合的。所以,为了实现这些目标,满足学生的学习需要,满足家长、社会的需求,就要进行改革,使体育教学变得更加科学化有效化。而心理健康教育是根据学生生理心理发展的规律和特点,运用心理学的教育方法和手段,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促进学生整体素质全面提高的教育,

对小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目的对小学生的日常学习生活也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其能够有利于学习效率的提高, 有利于学生智力与个性的和谐发展,有利于学生心理疾病的防治。将两者进行有效科学地融合,方能将各自的特点结合起来,并在日常体育教学中充分体现,才能更好地促进学生的身体及心理的健康成长与发展。

  1. 小学生体育教学渗透心理健康教育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问题

2.1教师的专业素质水平比较薄弱,心理专业知识不高

体育教师在进行教学中时,由于其专业知识水平的局限性,对心理健康教育知识不够熟识。因此在健康教育方面体育教师的专业素质水平比较薄弱,能掌握的心理专业知识也不多。体育教师在进行上岗培训时,心理专业知识培训内容不足。即使是有,也只是简单地提一下,并不会注重心理专业知识的考核,而只会注重体育知识的考核,这和人们的固有思维是相同的道理。体育教师因为对口的是体育,只要体育知识水平足够高,便自然而然被认为是一个好的体育教师,而心理专业知识却不被重视,因此自然而然,就不被重视。所以在进行体育教学中,体育教师的专业素质水平比较薄弱,其所能掌握的心理专业知识也不足。

2.2学生心理和习惯特点的影响

学生具有个体差异性,不同学生的性格与学习生活习惯不同,因此对于不同的学生来讲,体育教师在进行心理教育时,每个人最终收获的效果也是不一样的。因此体育教学中渗透进心理健康教育的最终效果就会受到不同个体之间的差异性的影响,体育教师需要细致观察到每一位学生的心理健康状态,如若及时发现问题,便可对症下药,进行开导,这样便能有效解决掉这一问题,关注每个学生的心理健康情况,对其进行相应的心理指导。

2.3心理健康教育在小学中重视程度不足

在传统的教育模式下,学习行为是为了向成绩看齐的,因此课程任务与计划也是围绕考试而制订的,随着新课标的施行与推广,综合素质教育逐渐受到重视,而心理健康教育却始终受到忽略,得不到相应的重视。因此,在大多数小学的课程安排中没有心理健康教育课的身影,因此在体育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课更是一项艰巨的任务,因为心理健康教育在小学中受到的重视程度不足,因此其具体实施起来也存在着很多问题。

2.4系统培训体育教师关于心理健康知识体系不够健全

体育教师在进行入职时,需要经过培训实习,在这一时期,很多小学忽略了对于心理健康教育培训知识体系的建立健全,因此体育教师在进行培训时往往不能够深入学习关于心理方面的知识,由于其知识储备不足,因此在具体教学过程中,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就变得比较困难,因此最后得到的效果也是不明显的。

  1. 小学体育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发展路径

3.1提高教师的修养,增加课堂心理建设   从古到今,我们都知道教人先立本,因此在教育学生学习体育知识之前,教师首先应该用“四有”的道德标准要求自己,在学生面前树立榜样,教师严格要求自己争取做到以身作则。然后,老师再将自己学到的优良的道德品质传授给学生,老师进一步再将课本上的知识传授给学生。知识是一个学生必备的,但是只有拥有良好道德品质的学生,才可以称为优秀的学生。成绩排名获奖不是最终的目的,为社会培养出有贡献、有道德、充满正直的优秀人才才是最终目的,既有优秀的成绩,又有优良品质的人才才是国家真正需要的。

3.2创新改变教学方法,重视心理健康的教育

体育老师受教育的过程中,体育老师应该知道了解关于气质学说方面的知识,总体来讲,可以将人分为胆汁质、多血质、粘液质和抑郁质四个方面。对于拥有胆汁质特征的学生,应该采取“以柔克刚”“热心肠冷处理”等等一些有效的方法措施,面对他们犯错误的时候,老师可以耐心解释、启发他们、讲道理,但是不可以去过度的批评激怒他们,否则场面只会越来越复杂;对于拥有多血质特征的学生,应该采取“刚柔交替”的方法措施,面对他们犯错误,对于他们满不在乎的态度的时候,应该进行具有说服力有力的批评教育,不能盲目的教育,否则只会让场面变得复杂;当他们冷静对待问题的时候,老师可以耐心帮助、耐心指导;对于拥有粘液质特征的学生,老师可以用热情的态度和方法去吸引学生们参加班级集体活动,老师也应该耐心的教育学生,指出学生的缺点和错误并及时纠正学生,做好思想方面的工作,不能对他们采取以冷对冷的态度;对于拥有抑郁质的学生,老师应该给学生给予更多的关爱、关心和帮助,鼓励吸引学生们积极参加各种各样的班级集体活动,注意不应该在公开场合批评教育学生,这样只会刺激学生,因此老师应该侧面引导、表扬、鼓励、侧面启发为主教育学生。

3.3及时发现和消除学生的心理障碍,展开心理健康教育

经调查研究,心理学中心理营养的发展历程为:一个处于成长发展阶段的儿童首先需要出现这样一个人来全部接受自己,热情夸赞自己,在这个人眼里认为他是最棒最优秀的。下面,这个儿童就十分想要得到安全感,从而使其能够在生活的很多细节处变得更加独立,接下来需要得到别人的肯定与赞美,获得一种认同感与存在感。到儿童成长到七岁时,便过了善于学习别人行为以及处理办法的阶段。儿童在成长过程中,便能够具有正确选择的意识,可以进行自主选择,此时对于生活中的能力就需要加强。这是一个孩子在成长过程中正常的发展历程,而做到这些的前提就是需要孩子拥有足够良好健康的心理状态,即拥有足够的心理营养,这个孩子便自然会有精力与专注的心态来不断接受新鲜事物,学习的也就越来越多。从反面角度来分析的话,如果这个孩子不能够有健康的心理状态,或者缺失心理营养,其便很难树立一个明确的学习目标,因此便处在一个迷茫的状态。既很想要得到其他人的认可与称赞,却因为心理因素在学习方面落后于其他同龄人,而产生消极的心绪。

如同父母辅导对孩子进行幼前教育一样,在这一过程中,父母对于孩子的人格树立有着关键的作用,在进入小学时期,教师能够发挥的作用就更加突出了。随着孩子年纪的增长,教师与孩子的相处时间会越来越多。而对于不同年级的学生,教师根据其不同的特点也需要有不同的教育方式。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教育模式由家长一开始的哄到教导辅助孩子学习知识品德与接受新事物,再到后来培养学生的交际沟通能力,以及学习理解能力,而这些是靠孩子开朗的性格来主动完成的,其中,心灵的沟通也是必不可少的。在孩子的学习初期,体育教师可以和学生互相讨论其比较热爱感兴趣的事物,以便及时清楚其心理最需要的,再到逐渐培养锻炼学生明辨是非的本领,并进行激励与夸奖,教师需要赏罚分明,培养孩子的主观意识,要有主见,这时需要培养孩子的责任意识,这才是合格的体育教师与学生之间该有的沟通。

3.4关注学生的兴趣,拓展学生的兴趣爱好

老师在注重学生的学习成绩的时候,也应该注重学生的兴趣学生自身的兴趣,学生的兴趣也是提高学生学习的一种方法。小学阶段是每个学生重要特殊的童年时期,在这个阶段发现孩子们的兴趣和爱好是非常重要的。对于现在我们要发展“以人为本”的教学管理理念,因此老师应该要注重发现学生的天分天性,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这样有助于学生提高学习。学生在学习课本内容的时候,会有一定的学习压力,老师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可以起到“伯乐”的作用,发现学生的天分,发现学生的兴趣爱好。老师应该注意观察去发现每个学生自身的艺术兴趣天分,不能以为了学生学习为理由而忽视学生的天分,忽视学生的兴趣爱好。不能因为学生的学习不好,就否定学生其他方面的成绩,忽视学生的天分。真正的好老师不是将学生培养成一个学习方面的天才,而是可以像伯乐发现千里马一样去发现学生的优点,进而培养学生的优点。因此要求老师提高自己的道德修养,不仅可以提高自己专业教学的能力,还可以拓展课外知识以及发现人才培养人才的能力。

结语:在小学体育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是一条漫长的道路,但却充满着希望。当今教育主要注重的是学生文化课的成绩,而忽略了体育课的目标与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意义,因此在体育教学中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工作与任务是需要一步步进行的。这同时需要教育部门引起必要的重视并且号召对体育课进行改革,家长与教师也要互相支持配合,才是一条发展的合理有效途径。

结语:小学阶段是孩子心理发展的重要时期,小学的体育教学也有利于发展孩子的心理。但是在体育教学的过程中,也会遇到很多问题:教师的专业素质水平比较薄弱,心理专业知识不高、学生心理和习惯特点的影响、心理健康教育在小学中重视程度不足、系统培训体育教师关于心理健康知识体系不够健全,为此提出解决方法:提高教师的修养,增加课堂心理建设、创新改变教学方法,重视心理健康的教育、及时发现和消除学生的心理障碍,展开心理健康教育、关注学生的兴趣,拓展学生的兴趣爱好。

参考文献:

  1. 刘维群.世界上没有一模一样的两片叶子——浅谈在小学体育教学中如何开展心理健康教育[A].第8届全国运动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6年. [2]李斌,赵亚敏.小学体育教学现状和对策的研究[J].现代教育科学(小学教师).2009年04期. [3]李俊秀.小学体育教学中心理健康教育的渗透[J].亚太教育,2016,第22期.

[4]王建平.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案例指导解读[M].中国林业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