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声乐演唱艺术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09-01
/ 2

民族声乐演唱艺术分析

阿依古丽 ·哈依道拉

新疆昌吉回族自治州昌吉州艺术剧院 831100

摘要:对于我国民族声乐演唱艺术而言,其更加重视情感的表达与体现,通过声乐演唱引起观众的情感共鸣,真正意义上实现“以声传情”、“以情动人”的演唱效果。本文从民族声乐演唱的技巧进行分析,进一步探讨民族声乐演唱艺术所体现的价值。

关键词:民族声乐:演唱技巧:艺术分析

民族声乐演唱艺术在我国的声乐艺术中是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其存在鲜明的民族特色和文化内涵,对传承、弘扬传统优秀文化具有重要意义。民族声乐演唱艺术区别于传统民歌演唱方式的内容便是在对民歌与戏曲等唱法进行创新,将多种唱法结合在一起,融合地方特色的发声原理,进而融合成特色民族声乐演唱艺术。当今民族声乐在演唱过程中,其侧重于对民族特色的欣赏,在审美中倾向于质朴和亲切的表现方式,具有一定的民族感情与感染力,在民族声乐演唱期间需注意对演唱技巧的把握,进而才能展现民族声乐的艺术魅力。

  1. 民族声乐演唱的发声及气息技巧

  1. 民族声乐气息运用

在民族声乐演唱中,若想掌握优秀的唱法,则必须准确掌握演唱气息、技巧的运用,因为不管多么美好动听的音色,均需要气息支持才能够将民族声乐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对于当代民族声乐而言,演唱过程中需遵循气息“深、通、活”的演唱原则。

“深”代表的是在呼吸时候一定要到达腰腹丹田位置,确保区域中具有一定的对抗力,若是气息吸的不够则容易出现演唱气息支撑不佳的问题,使得声音飘导致情感表达不到位。

“通”代表的是在气息吸足的情况下,需要演唱者胸、肩、颈等非发声的器官部位进一步放松,当气息呼出的时候便会降低堵塞与音波不连续的情况出现[1]

“活”代表的是民族声乐演唱期间,需要运用灵活的表达方式表达情感,因为民族声乐发声过程中具有明显的共鸣腔体特征,共鸣腔体是能够让音色变得明快、铿锵有力。演唱中共鸣腔体应用最多的是口腔、胸腔、头腔这三个部位,由于头腔和口腔离得比较近,演唱中在字和语言的加工中会对口腔共鸣中的不足加以弥补,进一步美化音色,实现语言与声音融为一体的目的,即完成字正腔圆的演唱表演。

  1. 民族声乐发声方法

在民族声乐演唱中,口腔和、胸腔是发声的重要器官,演唱中因为口腔是声带发声的最直接部位,因此在演唱中喉先发声带动其他口腔共同协作,让声音顺畅、自然的表现出来,即民族声乐演唱中的喉主动发声方法。

胸腔在演唱中扮演了低音喇叭,胸腔产生的共鸣,能够让声音变得更加浑厚、更加具有穿透力;同时胸腔是共鸣的基础部位,将演唱中高音、低音等不同音色可以融合在一起,若是缺少了胸腔共鸣,演唱者的声音便会发虚、不够真实。即在民族声乐演唱中,利用共鸣腔体和发声技巧及气息的运用,使得声乐演唱更加生动、优美,让民族声乐的演唱更加完美,更加具有感染力。

  1. 在民族声乐演唱中的艺术展现

在民族声乐演唱中,艺术内涵的表现是十分重要的内容,因为演唱的歌曲是否能够给人带来情感上的共鸣,是需要通过声音技巧和歌唱者的情感表现融合在一起的。因此在演唱中演唱者需要对具有民族风格歌曲特点的演唱技巧加以把握,做到感同身受,才能在演唱中将歌曲赋予更加深刻的情感,进而实现激励人心的目的。民族声乐演唱并不仅仅是单独技巧的展现,而是歌唱者对歌曲的再创造,进而表现出歌曲的艺术特征,同时通过优美动听的歌声,带给观众艺术上的享受。对于很多民族歌曲其历经千年历史流传至今,演唱者需对歌曲有更加深刻的理解、分析,在不断丰富演唱者的文化内涵和艺术表现能力基础上,融合歌唱技巧才能展现民族歌曲的思想情感[2]

  1. 了解民族声乐的作品

作为一名民族歌曲的演唱者,想要唱好民族歌曲作品,不但要熟知民族声乐作品,还要准确的唱出歌曲风格与所想表达的内容,如果没有将作品进行仔细了解,直接开始演唱是很难将民族声乐的内涵完美展现,为此了解作品是唱好民族声乐的关键点。

首先,在熟悉作品的时候要对歌曲的歌词熟读分析,分析歌词中所表达的含义对歌手掌握歌曲非常重要,而歌曲的思想情感是通过歌词与旋律共同展现的,歌曲内容、情感上的细微变化均需要通过理解和感悟实现的。语言是思想的直接表现方式,歌词的深入分析有助于演唱者对声乐艺术的情感获得准确的把握。

其次,旋律是歌词的深化体现,演唱者在演唱之前一定要对歌曲曲调反复的琢磨、领悟,民族声乐节奏出现变化起伏、伴奏和声的搭配均要更加深入的进行了解,歌唱者可以对曲谱中旋律结构与提示反复展开练习,只有这样才能在歌曲的掌握中获得更加客观的认知。另外,演唱者有需要从曲谱中跳脱出来,将文字与音符刻印在脑海中,通过演唱者自身的领悟和体验,激发出内心中情感共鸣,之后通过自己的声音、形体、手势等将歌曲演唱出来,和观众取得情感上的共鸣,让观众真正的,体会到歌曲作品中想要表达出的感情,获得艺术感染和体验。

  1. 自身拥有丰富的生活体验

民族声乐的演唱若想打动人心,演唱者要具备丰富的生活体验,即艺术是来源于生活,但又高于生活,不管什么样的艺术展现均需要生活体验和感悟,为了能让演唱者丰富生活体验,需要多观察身边各种事物,进一步了解复杂的情感,同时可以通过文学作品、电视、戏剧等方式进一步了解不同人物的感情,可以获得新的感悟。另外演唱者在日常生活中需多接触社会,丰富自己的阅历和知识面,学会理解他人、接受他人,拥有积极开朗的心态面对生活中的不如意,进而让演唱者拥有饱满的情绪,才能更好地展现出民族声乐演唱的艺术魅力。

  1. 提升自身的表演才能

在民族声乐演唱中,不仅要掌握咬字吐字、理解乐谱和歌词,还要掌握声乐技巧,而且表演技能也是演唱中不可或缺的因素。民族唱法受到民族文化和生活的深刻影响,在艺术展现中要求演唱者具备丰富的表演才能,民族声乐艺术的表演归纳起来可以分为手势、眼神、表情和着装等方面,在民族声乐演唱中表演需要重视这几个部分的展现,以让观众感受到歌曲所传达的情感意义[3]。同时民族声乐演唱中,表演部分需要演唱者进一步对作品内容情节表现,突出表演风格与内涵。为此民族声乐表演技能和风格的把握十分重要,由于很多民族声乐作品都是在特定的历史背景下创作完成的,体现出了创作者所具备的高尚精神品质,为此在表演中要着重注意对民族传统文化的展现,将声乐中的美、形象美、内容美融合在一起,进而给观众带来真正的艺术美体验,且通过民族声乐的演唱,观众能够从中得到启示与感悟,进而充分发挥民族声乐演唱艺术的教育作用。

结论:

总之对于民族声乐演唱者而言,想要演唱好民族声乐,进一步表现其艺术内涵,则需要从多方面共同完善与努力,以完美展现民族作品的魅力。因为民族声乐演唱并不只是对技巧的掌握,同时还要对民族声乐作品具有深刻的了解和认知,演唱者需要具备很强的艺术表现力,才能够将歌曲的思想情感真正表达出来。另外演唱者精湛声乐技术与艺术展现完美的结合,才能让民族声乐演唱做到“声情并茂”,更有感染力和观众之间产生情感共鸣,带给观众美的艺术享受。

参考文献:

[1]吕傲.“才下眉头,却上心头”——《月满西楼》的演唱分析[J].黄河之声,2019(14):26.

[2]唐忆南.民族声乐演唱艺术的情感特色与传播价值分析[J].传媒论坛,2019,2(13):165+167.

[3]李陈靓.民族声乐演唱训练中吸收与借鉴戏曲声腔艺术的分析[J].戏剧之家,2019(10):60-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