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科研成果转化的问题及对策思考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09-01
/ 2

高校科研成果转化的问题及对策思考

苗苗

浙江大学先进技术研究院

摘要:整体上看,我国高校科研成果转化可以以2015年为分水岭,之前长期延续着计划经济体制下的两报两审制度,但经过了2015年之前一年左右试点后开始了不断加速市场化发展的新进程。但在具体实践过程中,不少高校的科研成果转化出现各种问题,比如重视程度有限和管理机制不完善等。因此,新时期高校科研成果转化不仅需要全面转变观念,完善基层设计,而且需要加大资源投入,优化管理模式,并且强化中试实验,构建联动机制。

关键:高校;科研成果;转化;问题;对策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在我国经济发展从速度追求型向质量目标型的转化阶段,无论是经济结构还是发展方式都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新情况新问题。解决问题的关键是发展。发展必须是科学发展。而在践行科学发展观的历史转折点,科技创新正在成为产业体系重构的核心。这个过程中,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正在成为建设创新型国家的焦点。作为科研活动最主要的平台,高校无疑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中流砥柱。高校科研成果转化显然正在成为左右战略科技力量提升的决定性因素。

一、高校科研成果转化的发展历程

作为实施高等教育和开展科学研究的平台,高校历来肩负着教学与科研的双重使命。但在2015年以前,国内高校科研成果的转化长期执行的是备案审批机制,也就是由教育部与财政部负责审核高校科研成果及转化。这显然具有相当程度的计划经济模式印迹。

而从2014年九月起,包括科技部、财政部及国家知识产权局在内的若干管理机构开启试点,使科研成果转化进入了市场化改革的新进程。约一年后,2015年十月,《中华人民共和国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的出台开始了高校科研成果加速转化及市场化发展的新历程。

二、高校科研成果转化中的常见问题

(一)重视程度有所不足

应当说,自《中华人民共和国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颁布伊始,从中央到教育部便连续、密集出台了涉及高校科研成果转化的若干《意见》、《计划》和《方案》,充分说明了管理层对于高校科研成果转化的重视和关注。然而对一些高校而言,这些政策纲领文件对于传统管理模式的触动依然有限,这些高校决策层依然将科研成果转化仅作为普通改革项目而常规化处置,对于中央政策精神未吃透,未能充分认识到科研成果转化对国家改革战略的决定性意义。而这种思想意识层面的忽视必然导致后续管理体制和实践操作环节的迟缓、僵化与滞后。

(二)管理机制不甚完善

受到管理思想局限性的束缚,部分高校科研成果转化在管理机制层面存在不少缺陷。比如重科研而轻转化。这些高校的科学研究仅仅停留在学术研究层面,对市场应用和转化后可能产生的社会经济效益等的调研不足,导致科研项目转化率低下、经济价值极为有限。

又如,一些高校的科研活动关注焦点依然仅在研究报告与论文发表,或只重视针对研究结果的考核鉴定,至于科研成果的市场开发与成果转化则相对忽视。

再如,部分高校的科学研究与市场、行业和企业的联系不甚紧密。企业虽然对高新科技成果极为渴求,然而高校与企业之间联系极为有限,企业几乎无法得到高校科研活动的帮助,高校科研活动也无法与企业生产经营有所交集。如此相互割裂的状态也在很大程度上抑制了高校科研成果的顺利转化。

三、高校科研成果转化的优化对策

(一)全面转变观念,完善基层设计

科研成果的转化是一项极为复杂精细又环节众多的系统性工程,不仅需要在具体实践层面构建起足够完善的体制机制,更不能缺少管理思想的现代化与科学化指引。因此高校科研成果转化需要全面转变观念,完善基层设计。

即,高校决策层需要充分认识到国家对于科研成果转化的关注度与急切性,将科研成果转化纳入战略规划设计,将其与专业建设、人才培养、创新发展给予同等定位。同时,科研成果转化还需要形成更加具体和可执行的工作计划和日程表,使其切实成为高校日常管理的核心组成部分。

(二)加大资源投入,优化管理模式

经济是基础。一切科学研究都不能缺少足够资金和资源的投入。不少西方国家的科学研究与成果转化直至最终成为可流通的产品,其间的资金投入比例大约是1:15:25。可见,资金和资源是决定科研成果转化和市场价值产生的核心因素。因此,加大投入是新时期高校科研成果转化不容忽视的前提条件之一。

不仅如此,市场经济环境下,高校科研成果也需要基于市场化发展才能实现最终价值产出的目标。因此,优化管理模式也是当前和未来科研成果转化的重点。

比如,应当积极尝试政策性扶持和市场化融资的双轮驱动战略。传统模式下的科研成果转化资金来源渠道过于单一,不仅数量极为有限,而且容易造成科研人员思想意识层面的学术化、论文化倾向。因此,高校应当给予校内科技企业更多自主权,使高校科技企业能够完全按照市场化运作开展融资活动。企业不仅需要产权层面实现充分独立自主,且在内部管理、科学研究和科研成果转化与产权保护方面建立起市场化、系统化的运作机制。

又如,为不断提升高校科研成果转化率,在项目启动阶段就需要进行充分市场调研,确保科研项目充分满足市场要求。这就需要高校依照市场要求建立二级研究机构,结合市场要求开展项目立项与研究,并根据市场要求进行资金、资源、人员等的合理配置。

再如,高校应当积极争取拓宽融资渠道,以不断夯实科研成果转化的经济基础。例如向地方政策争取设立与科研成果转化有关的专项资金。尤其是转化潜力巨大但初期融资存在不小困难的中小微型科技企业应当成为政策性资金扶持的重点。也可以基于高校和企业之间的密切关系争取更多社会投资机构的资金投入等。

(三)强化中试实验,构建联动机制

在科研项目到成果转化之间,中试实验是至关重要的决定性环节。良好、扎实的中试实验是左右科研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核心。然而传统模式下的中试实验恰恰是不少高校科研成果转化的短板和弱项,直接影响了科研成果转化的品质和效率。更有一些中试实验缺少系统性、规范性,造成不良产品和缺陷产品进入市场。如此必定严重抑制高校科研成果有序转化和价值产出。因此,强化中试实验极为重要。

但传统模式下高校中试实验的资金与资源往往是整个科研项目投入中最薄弱的一环,因此必须突破单一投入渠道的局限性,走一条构建联动机制的优化道路。

比如可以尝试与企业建设双向联合实验室,或与企业及其他科研机构建设多向科研项目试验中心等。构建联动机制不仅有助于解决资金和资源投入的问题,也能帮助高校科研成果的转化充分立足于市场需求,以需求导向不断提升高校科研成果转化的质量和效率。

结束语:

高校科研成果转化与高等教育发展历来是如影随行的伴生。只是随着时代发展,曾经的行政审批式转化正在加速向市场引导式发展。这个过程中,政策固然是影响转化效果的主导,但高校的管理体制、思想、模式同样是决定转化水平与程度的关键。因此,新时期高校科研成果转化不仅需要加快优化管理体制机制,同样需要全面转变管理思想和理念。同时,高校需要进一步密切与社会行业与企业的关系,通过建立联动体系与融合机制引入社会资源,形成全方位、立体化协同发展模式。这不仅是高校科研成果转化提高速度和质量的重要手段,也是新时期经济发展方式转化与产业体系重构的重中之重。

参考文献:

[1]林素仙.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 中国高校科技,2019(09):78-79.

[2]王玲.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9,38(05):265-268.

[3]高光珍,张永伟.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 科技创新导报,2019,14(29):252-2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