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小学数学教学中有效问题情境的创设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09-16
/ 2

探讨小学数学教学中有效问题情境的创设

张春云

( 铜仁市第二十六小学 554300 )

摘要:随着中国基础教育阶段的新课程改革不断推进,培养小学生的综合学习能力成为小学教师的共识。小学数学教学中同样应当注重对学生各类学习能力的培养。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创设有效问题情境不仅能够有效激发小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还能够为其今后的数学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故而本篇文章将主要探讨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使用有效问题情境创设的具体教学策略,以期望为广大的小学数学教师提供一定的经验。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策略;有效问题情境创设;教学改革

小学阶段的教学内容属于最为基础的教学内容[1]。对于小学生而言,小学阶段的学习能够帮助其建立对各个学科的基本印象,培养其对各学科的知识学习的兴趣。小学数学是小学阶段十分重要的学科之一。在新课程改革的推动中,小学数学教学方式也进行了相应的改革,其中创设有效问题情境就是重要的一部分。小学数学教学中创设有效问题情境能够帮助小学生回归到课堂的主体位置中,让小学生能够在与数学教师或者其他学生的互动中产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在实际的情境中去思考问题,进而帮助其提升数学的思考能力。尽管在小学数学的教学实践中对有效问题情境创设的运用仍旧存在一些问题,但从长远的发展角度看,有效问题情境创设具有广泛的应用空间,对小学生的数学学习具有重要影响,故而小学数学教师在进行实践教学中应当对有效问题情境创设的教学方法进行改进,帮助小学生在有效问题情境创设中产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并学会解决数学实际问题,为其今后的数学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1.小学数学教学中创设有效问题情境的问题

传统小学数学教学中采用的多是填鸭式的教学方式,即在课堂上以教师的数学知识讲解为主,学生处于被动的地位。数学教师也较少有机会在课堂中通过创设有效问题情境来帮助小学生学习数学知识。造成这种问题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因为部分小学数学教师在教学内容和教学形式方面缺少创新能力,尤其是一些教龄稍长的小学数学教师,他们甚至会排斥在小学数学的实践教学中采用具有创新性的教学方式。因为在他们看来,传统的数学教学形式经过时间的验证已经是具有教育效果的,因此保持一贯的教学方式更加稳妥。另一方面,小学数学教师不仅需要在课堂中为学生传授数学知识,在其他时间也需要编写教案,为小学生批改数学作业,因此实际上小学数学教师的工作量较大且工作内容繁琐。由于时间和工作的原因,部分小学数学教师也会选择以传统保守的方式进行日常的教学,在课余时间也会选择进行其他工作而不是去思考如何在课堂上创设有效问题情境。从以上两个原因中可以看出小学数学对于创设有效问题情境的注重程度不高,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小学教学效率的提升。

  1. 创设有效问题情境应当遵循的原则

2.1针对性的原则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创设有效问题情境需要首先遵循针对性的原则。所谓针对性的原则是指在小学数学教师教授完一个数学知识点之后,可以通过设置针对于数学知识点的有效问题情境来帮助小学生深入到问题中,让小学生能够利用实际的情境去思考在课堂上学习到的内容。在这一过程中,实际上小学生通过问题情境的创设完成了复习巩固数学知识点的作用。例如在学习两位数乘法的过程中,小学生已经通过教师的讲解熟知了两位数的乘法运算法则。然后小学数学教师可以来组织小学生进行相关实际问题的思考。以买票问题为例,阳光小学六年级二班一共有35人要去参观博物馆,一张博物馆的门票是28元,问一共需要支付多少钱。这一具体的问题情境与小学生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小学生在听数学教师陈述问题的时候,能够让自己沉浸在问题设定的情境中,进而思考问题。并且这种类型的有效问题情境设定也能够有效指导小学生的日常生活,帮助小学生解决简单的数学问题。

2.2趣味性的原则

在小学数学教师为学生创设有效问题情境的过程中还需要遵循趣味性的原则[2]。小学生生性活泼,因此在数学课堂中小学生往往无法在整堂课中集中注意力,极其容易出现走神的现象。在这种情况下,在创设有效问题情境时,数学教师应当注重情境的趣味性,让小学生能够被创设的具体问题情境所吸引,而不是因为所创设的问题情境不够贴合实际而无法吸引小学生的注意力。

  1. 小学数学教学中创设有效问题情境的具体措施

3.1联系生活创设有效问题情境

小学数学教师需要明白的是在数学教学中创设有效问题情境能够有效提升教学效果,帮助小学生对数学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为了能够达到这一教育目标,小学数学教师在创设有效问题情境的过程中应当注重联系日常生活,让小学生对解决生活中存在的数学问题产生兴趣,从而提升小学生的数学能力。例如在学习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的时候,小学数学教师可以在讲解完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方式之后,为小学生展示在现实生活中真实存在的平行四边形,比如平行四边形的贴画、平行四边形的晒衣架等等。小学生可以利用手中的度量尺去真实测量平行四边形的长和高来帮助其计算面积。在这一过程中,为了让小学生对测量平行四边形面积产生兴趣,数学教师可以创设一个生活中遇到的实际情境。例如,小明想要测量平行四边形贴画的面积从而来计算在一面长3米,高4米的墙上能够贴上多少个这样的平行四边形贴画。这种实际的问题在小学生的日常生活中都会遇到

[3]。在创设有效问题情境时联系生活能够让其真正对解决生活中的问题产生浓厚的兴趣,进而提升自己的数学能力。

3.2在创设有效问题情境时采用分组合作策略

有时候,与数学知识相关的有效问题情境存在一定的难度,小学生独自思考解决方法是存在一定困难的,在这种情况下,数学教师应当引导学生进行分组合作,共同解决有效问题情境中存在的困难。例如在学习三角形面积的时候,数学教师设置的有效问题情境存在一定难度,此时可以将学生分成几组,让小组讨论来解决实际的问题。

  1. 结语

小学数学教学中通过创设有效问题情境可以让小学生产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并稳步提升自己的数学能力。

参考文献

[1]甄晓慧. 小学数学问题情境教学的问题与对策研究[D].聊城大学,2017.

[2]刘文芳. 信息技术支持下的小学数学问题导向式教学策略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5.

[3]季胜男. 小学数学教学中创设有效问题情境的策略研究[D].渤海大学,2015.

作者简介:张春云(1979年9月--)女,侗族,籍贯:贵州铜仁,教务主任/小学数学一级教师,学历:大专,单位:铜仁市第二十六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