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谈本土资源与生活化课程有机融合实施路径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09-19
/ 2

例谈本土资源与生活化课程有机融合实施路径

施少晖

泉州 市实验幼儿园

【摘要】幼儿园课程改革的主要趋势是课程生活化。那如何实现幼儿园课程生活化,是摆在每位幼儿教师面前的现实挑战。本文通过项目主题活动“好吃的面线糊”阐述本土资源与生活化课程有机融合的路径,力图通过充分挖掘本土资源的优势,来优化幼儿园的课程内容。呈一家之言,与大家共同探讨。

【关键词】本土资源、生活化课程、融合、路径

路径一,家园合力开启本土资源与生活化课程有机融合之旅

“好吃的面线糊”源于新入园幼儿的一次集体午餐,幼儿对同伴品尝后不同口感的讨论,以及以往经历的相互介绍等,都表现出浓浓的探寻兴趣,为此,我们追随幼儿的脚步,通过多条路径开展了项目主题“好吃的面线糊”。“面线糊”是泉州特有的一种美食,是泉州平常人家餐桌上日常可见食物,想将它开发为可用的课程资源,取得家长的支持、配合显得尤为重要,家长是课程资源材料、信息资源、幼儿经验的提供者,是幼儿园活动的参与者,他们的参与,能为本土资源融入生活课程添砖加瓦,具体可通过以下途径参与:

  1. 亲子游

幼儿大量的时间是与父母、长辈一起度过的,家长可利用接送、周末时间,带幼儿关注课程相关内容,如找一找“我们附近有什么面线糊店”,引发幼儿的关注,在与同伴分享的过程中,使幼儿惊喜地发现面线糊店在泉州城区有很多,原来泉州人都很爱吃这种美食,从而自然而然地产生我们要进一步认识它的想法。

2.研学活动

研学是幼儿走入生活,走近社会的实践活动,是让幼儿对话本土资源的重要手段。当幼儿产生进一步认识面线糊的想法时,我们让幼儿以表决方式选出一家温馨、卫生、安全的面线糊店,由家委牵头,制定活动方案,联系研学场地,开展幼儿与家长人人参与的研学活动。在家长的带领下,幼儿从中了解面线糊的制作过程,面线糊的配料名称、形状、颜色,面线糊的随意搭配方式,通过看、闻、尝等多种感官近距离的观察、品尝,让幼儿充分感受到美食就在我们的身边,就在我们的生活中,从而更加喜欢这一特色美食。

3.亲子制作

有了亲自动手制作经验后,有的幼儿回家依然兴趣浓厚,于是家长和幼儿寻找生活中可用的材料,如纸巾、细毛线、包装袋等,开展了亲子制作——好吃的面线糊活动,活动中,幼儿学会观察,初步懂得什么材料可以做面线,什么材料可以做配料;幼儿还学会与成人愉快地合作,体验合作与交往、亲情的快乐,体验成功的喜悦。

路径二,动态式班级环境助推本土资源与生活化课程的有机融合

所谓的动态式环境,简单说,那就是:跟着孩子走!

以好吃面线糊环境创设为例:基于幼儿对面线糊的兴趣,师生们共同用亲子生活中寻找到的“我家附近的面线糊店”创设班级环境,供幼儿在园生活中欣赏、交流。随着活动的深入,部分幼儿对面线糊的配料产生了兴趣,又开展了认识各种配料活动,并将它呈现在墙面上。当幼儿亲身参与品尝、制作面线糊后,幼儿产生了与同伴分享自主搭配面线糊的过程、感受时,语言区中有了清糊、不同配料图片,又有了播报台……教师随时注意观察幼儿,及时抓住幼儿的兴趣点,适时地提供环境与材料的支持,有效地将本土资源动态式的创设在环境中,让幼儿在幼儿园一日生活中随时、随地地可观察、交流、分享。随着幼儿与环境的有效互动,发现新的兴趣点,及时发现并给子有效支持,形成新的环境,幼儿在新环境中获得满足并继续游戏,进而发现新的兴趣点……为此,动态式环境悄然无声地融入幼儿的一日生活,让幼儿在与环境的反复交互互动中,现有生活经验得到了提升,从而,不断激发幼儿探索的欲望,体验成功的喜悦,激发热爱闽南美食,感受闽南文化独特的魅力。

路径三,“三个融入”切实增强本土资源与生活化课程的有机融合

幼儿园一日生活皆有可能成为课程,本土资源——好吃的面线糊,随着活动的不断深入开展,自然而然地融入幼儿在园的各项生活中。

1.与日常教学的融合

本土资源底蕴深厚,一言一语、一曲一物都充满着浓郁的乡土气息。在开展“好吃的面线糊”主题活动时,深入挖掘其所蕴含的资源,使闽南本土资源特色主题活动涉及幼儿五大领域的发展内容。就如:幼儿表征面线遇到困难时,我们开展了科学活动“认识面线”,让幼儿通过与面条的比较,直观地感受到面线细长且易碎的特点;当幼儿参观、品尝后产生各种所见、所闻、所想时,我们通过讲述活动、谈话活动提供交流、分享的舞台,让幼儿感说、想说、愿意说,充分的表达,以培养幼儿活泼开朗的性格,以及发展其口语表达能力;当幼儿想制作“面线糊”时,我们开展了美术活动,鼓励幼儿运用拓印、涂鸦、黏贴的方法制作面线糊;当出现幼儿挑食配料的现象,我们开展了健康活动“真好吃”,让幼儿懂得食物有营养,多吃对身体健康益处大的道理;当幼儿在品尝面线糊时,出现专挑自己爱吃的食物时,我们及时开展社会活动“爱分享的好娃娃”,让幼儿知道什么是分享,以及感受分享的快乐。

2.与区域活动的融合

  1. 美工区

幼儿有了参观、品尝、亲子制作的经验,特别是观赏同伴的作品后,在幼

儿园也有了制作的想法,他们先是利用班级现成的超轻彩泥制作,分享时发现材料比较单一;通过分享幼儿各自参与亲子制作选材获得的经验,幼儿初步了解各种材料的特点,以及适合制作的内容,在成人的帮助下,创设了他们收集来的材料超市;第二轮制作中,幼儿在作品分享时,发现制作的面线很粗,豆干、油条等的形状不好看,幼儿通过观察实物——面线,感知面线细长的特点,找一找生活中什么东西也是细细长长的,幼儿先后找到毛线、编织带、水果网袋等,尝试在活动中运用以物代物的方法解决遇到的困难。针对配料形状不好看的问题,成人(教师或家长)给予技能上的支持,让幼儿参与家庭制作丸子、包子等活动,学习团圆、压扁、搓长等技巧,以满足幼儿尝试追求作品完美的愿望。第三轮游戏,幼儿对制作的面线糊运用了多种技能参与活动,有泥塑、粘贴,还有添画。活动在一轮又一轮的推进、调整中,得到不断的完善,从中幼儿体验到探索、尝试、获得成功的喜悦。

  1. 数学区

当幼儿对面线糊配料感兴趣,产生进一步认识、分辨的愿望时,我们在数学区提供了美工区幼儿绘画的各种配料,让幼儿在按数取物,按规律排序等的游戏中,加深对各种配料的认识与分辨,为幼儿自由搭配,完整表述打好基础。

此外,还融入生活区,幼儿利用区中刀具练习切橡皮泥豆干、香肠,使切出的块更均匀,更美观;用扭扭棒制作油条,提高幼儿交叉拧的技能等;以及前面提到的融入语言区,为幼儿提供表达、分享品尝面线糊不同经历、不同感受,不同想法的平台。

3.与角色游戏的融合

随着美工区制作好吃面线糊活动的逐步深入,角色区的幼儿从给娃娃制作面线糊,过渡到为全家、为客人制作,当出现想到娃娃家品尝的人越来越多时,幼儿们产生了开家面线糊店的想法,就这样,角色游戏——好吃的面线糊店开张了,在一次又一次的游戏中,幼儿陆续碰到了店面场地小,容纳不了很多人的问题;店里工作人员职责分工不明确,不能较好服务客人的问题;配料数量少,品种单一,满足不了客人食用等问题。在分享环节全班幼儿一起讨论,一起想办法,有的幼儿还会回家求助家长,获取方法,再到游戏中去实践、去调整,使游戏不断深入。从中我们欢喜地发现:我们的幼儿是真喜欢上这一本土特色美食了。

总之,幼儿教育是要用“心”去体验,用“意”取创造,用“情”去耕耘。我们此次把本土文化作为教育资源融入生活化课程,让幼儿感受到本土文化的魅力。有利于丰富幼儿的童年生活、有利于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有利于促进幼儿的个性全面发展。从而在幼儿幼小的心灵播撒本土文化种子,唤起幼儿对本土文化的热爱之情,萌发幼儿爱家乡的情怀。

参考文献:

  1. 虞永平.生活化的幼儿园课程

  2. 林競. 以本土化环境创设为依托的方案教学研究—以闽南文

化环境创设为例,宿州教育学院学报,201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