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音乐教学中怎样培养小学生音乐素养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09-21
/ 2

小学音乐教学中怎样培养小学生音乐素养

石佳琪

集安市头道镇中心小学 吉林 134211

摘要:素质教育要求教育不仅仅是教会学生知识,更重要的是对学生各方面的能力的培养,让学生把学到的知识真正的转变成技能来武装学生的头脑。在小学音乐教学中,教授学生音乐知识是音乐学习的基础,更重要的是对小学生进行音乐素养的培养,提高小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让小学生在音乐学习的过程中身心都能得到音乐的熏陶。

关键词:小学音乐;培养;音乐素养

要想对小学生进行音乐素养的培养,首先要培养小学生对音乐学习的兴趣,然后通过对教学手段、教学素材、教学方法的运用,拓宽小学生音乐学习的知识面,激发小学生对音乐学习的热情,提升小学生在音乐学习过程中的情感体验,进而达到培养小学生音乐素养的目的。

一、通过游戏教学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学生学习最好的老师,对学生进行学习兴趣的培养,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一旦有了学习的兴趣,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会更加的专注,也更利于学生对知识点的把握和理解,如果学生学习兴趣缺失,那教师的授课水平再高也会变得无用武之地,所以在音乐教学之初,音乐教师首先主要注重的就是对小学生进行学习兴趣的培养。小学生都比较爱做游戏,教师就可以在音乐课程的设计上加入一些小游戏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小学音乐的学习过程中,对于乐器的学习也是小学生音乐学习的一部分,小学生不仅要了解乐器的外部形态,还要了解乐器的内部构造以及乐器弹奏、打击或者吹拉出来的声音特点,在小学生熟练掌握了一种乐器知识的时候,教师就可以通过认识乐器的小游戏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可以找一些形似的乐器图片,然后让学生快速的在图片中找到正确的乐器图片,还可以准备一些音频的片段,让学生判断哪些音频的片段是所学习的乐器发出来的,由此来激发学生对音乐知识学习的兴趣,促进小学生对音乐知识的学习,培养小学生的音乐素养[1]

二、通过丰富素材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传统的音乐教学中,教师对于音乐素材的准备一般就是一段音频的播放,但是由于小学生心智发育不够成熟,自身的情感积累不够充足,所以很难根据音乐本身去理解音乐中所蕴含的感情,进而也就很难理解音乐所描绘出来的画面,但是如果给音乐配上歌词,那学生在理解上就容易的多,如果再配以视频那就更便于学生对音乐的理解了,也更容易激发学生的情感共鸣,让学生在音乐的欣赏中,调动自己的所有感官去体会音乐中所蕴含的道理,从而培养学生音乐学习的热情[2]

在小学音乐的学习过程中,对于音乐的欣赏和感受也是音乐教学的一部分,教师在进行音乐欣赏教学时,就可以在教学素材的收集上,找一些带有歌词的音频以及带有视频动画的视频播放给学生,同一首音乐因为素材不同,播放渠道不同,很有可能带给学生不同的音乐体验,在播放纯音乐的时候,教师可以让学生闭上眼睛一边听一边想象音乐中所描绘的画面,音乐播放完毕后,让学生谈谈自己的想法,然后在播放带有歌词的音乐,再让学生闭上眼睛体会,在谈感受,最后在通过播放视频的形式,让学生看完视频以后再谈自己的感受,如此一步步的引导学生进行音乐感受,在培养学生音乐学习的热情以外,还能培养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促进学生音乐素养的养成。

三、通过音乐表演提升学生的音乐感受

音乐表演是提升学生对音乐感受最有效的途径。学生在进行音乐表演的过程中,可以将自己对音乐的感受融入到音乐表演之中,通过自己或深情婉转或慷慨激昂的演唱表现音乐所蕴含的感情,通过自己的肢体动作以及神态表情去表达自己对音乐的理解。教师在学生进行音乐表演的时候,可以通过环境的布置、氛围的营造、气氛的烘托来帮助学生融入到音乐表演情境当中,让学生更好的发挥自己的音乐表演天赋。

在小学音乐的学习过程中,对于音乐的表演也是音乐教学的一部分,在小学音乐教学中,对于音乐表演的形式也是多种多样的,只是演唱形式就分为了单人独唱、多人齐唱、合唱、一个人领唱、表演唱、对唱、重唱以及轮唱等,小学音乐表演中还有集体舞表演、情景剧表演等,不同的表演形式需要教师提前布置不同的场景,比如教师在进行集体舞表演时,要根据集体舞表演的内容提前对教师进行场景布置,在场景环境布置的刺激下,更容易激发学生的情感共鸣,提升学生的音乐感受,学生在进行舞蹈表演的时候,教师可以从旁对学生进行神态表情和肢体动作的指导,让学生将干净利落舞蹈动作与音乐融为一体,从而提升学生的音乐感受,促进学生音乐素养的形成。

四、通过及时评价鼓励学生的自我表达

音乐学习不仅是学生吸取知识的过程,也是学生将知识转化成实际的技能释放的过程。音乐知识的学习不管是乐理知识、乐器知识还是舞蹈知识的学习,教师都需要通过学生外在的自我表达来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在学生进行音乐知识展示的过程中,教师要做出及时有效的评价,帮助学生正确认识到自身对音乐知识的掌握情况,教师要对学生理解掌握的好的地方加以鼓励,提升学生音乐学习的自信心,同时也要对学生理解掌握不好的地方加以正确的指导,帮助学生正确的掌握音乐知识

[3]

及时有效的教学评价可以出现在教学的任何环节,只要是学生对音乐知识的学习进行了自我表达,教师都可以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评价,例如当学生学习掌握了一个乐器,学生可以通过自己的表述对乐器的音色特点、表现形式等进行表述,学生表述完以后,教师要及时给出评价,在鼓励学生进行自我表述的同时,也能激发学生对不同乐器学习的积极性。当学生学会了一首歌曲以后,学生可以通过单人独唱的方式,来表达自己对歌曲的理解和感受,学生表演结束以后,教师也要对学生的表演进行评价,在鼓励学生进行自我表达的同时,提升学生对音乐学习和表达的自信心,从而促进小学生音乐素养的养成。

五、通过多元教学丰富学生的音乐知识

在传统的音乐教学课中,音乐教学的方式过于单一,教师一般都是教学生唱一首歌就算完成了教学任务,这使得小学音乐课变成了名副其实的小学唱歌课,这种单一的教学方法,不仅不利于小学生音乐素养的形成,时间久了还有可能造成小学生音乐学习兴趣的缺失,所以为了更好的培养小学生的音乐素养,教师在音乐教学的手段和方式上,一定要采取多元化的教学形式进行教学,在课程教学当中,教师可以引进多媒体技术进行教学,通过多媒体教学,教师可以找一些图片、音频、视频等教学素材让学生了解中西乐器的区别,中西音乐文化的特点,中国古典音乐的魅力,将一些课堂之外的音乐知识搬到课堂之中,拓宽学生音乐学习的知识面,让学生了解音乐知识的广袤,从而激发学生对音乐知识学习的热情。

教师还可以让学生在课下自己去收集一些自己感兴趣的音乐类型,比如流行音乐、民族音乐、古典音乐等,学生在音乐搜集的过程中不仅增长了自身的见识,还能激发学生对日常生活中出现的音乐类型进行探索,从而丰富学生的知识储备,学生搜集完音乐知识以后,教师要给学生提供音乐知识交流和分享的平台,从而达到促进全体学生共同进步的目的[4]

六、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小学音乐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教师可以通过游戏教学的方式,调动学生对音乐学习的兴趣;可以通过丰富音乐教学素材,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通过组织开展音乐表演,提升学生对音乐的情感体验;通过及时有效的评价,鼓励学生进行自我表达;通过多元化的教学手段,丰富学生的音乐知识,从而达到培养小学生音乐素养的目的。

参考文献:

[1]王萌. 如何在小学音乐教学中培养小学生音乐素养[J]. 南北桥, 2018(13):184-184.

[2]董小如. 浅析小学音乐教学中培养学生音乐核心素养的有效途径[J]. 戏剧之家, 2019, 307(7):208-208.

[3]张媛媛. 探究如何在小学音乐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J]. 新课程(小学), 2019,(2):200-200.

[4]邹璐. 探究如何在小学音乐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J]. 小学生:教学实践, 2018(12):78-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