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小学语文教学  打造“沉浸式”课堂教学模式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10-14
/ 2

优化小学语文教学  打造“沉浸式”课堂教学模式

杨成涛

山东省滨州市沾化区富源中心学校 山东省滨州市 256800

摘要:所谓“沉浸式”课堂教学,指的是教师通过多样化教学手段的灵活应用来让学生沉浸在课堂当中,达到一种“沉浸式”的体验学习状态。当学生进入“沉浸式”学习状态之后,其学习效率和学习水平也是非常高的。本文重点针对优化小学语文教学,打造“沉浸式”课堂教学模式进行了详细的分析,以供参考。

关键词:小学语文,“沉浸式”课堂,教学模式

在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化背景下,“沉浸式”课堂教学模式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结合大量的教学实践,发现“沉浸式”课堂教学模式的应用,使得学生在课堂内、外有了一个非常纯粹的语文学习环境。在这种纯粹的语文学习环境中,学生的注意力得到了最大限度的集中,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得到了充分的激发,学生可以在一种相对轻松、愉悦、和谐的环境中进行语文知识的学习,在学习效率得到提升的同时,获得丰富的情感体验与生活体验。

一、小学语文“沉浸式”课堂教学的基本内涵

“沉浸式”课堂教学最早提出于1960年,最先应用于加拿大法语区的第二语言教学当中。当时“沉浸式”课堂教学模式的应用取得了非常巨大的成功,并对世界产生了不小的影响。通过对“沉浸式”课堂教学模式的分析,明确了学生要想学好一门语言学科,就必须要拥有积极有效的语言学习动机,并置身于特定的语言学习环境当中。

小学语文“沉浸式”课堂教学,指的是无论课堂内还是课堂外,教师和学生都可以完全沉浸与语文学习环境当中的教学模式。“沉浸式”课堂教学模式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更加强调通过多种教学手段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到语文课堂教学活动当中,获得最好的学习体验。这样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模式不仅关注学生对语言文字的体悟能力,还十分注重学生对文章的诵读能力和表达能力[1]

为了保证小学语文“沉浸式”课堂教学效果,小学语文教师不仅需要为学生创设相应的教学情境,让学生置身于特定的环境氛围当中进行耳濡目染的学习;还需要根据学生的学习特点对“沉浸式”课堂教学进行优化,对“沉浸式”课堂教学手段进行有效的应用。只有这样,才能够有效激发出学生对语文知识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获得令人难忘的学习体验,实现语文素养的不断提升。

二、“沉浸式”课堂教学模式的打造策略

(一)引导学生提前预习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引导学生进行提前预习,可以为“沉浸式”课堂教学模式的成功打造创造有利条件。《小学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要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而课前预习则是一种有效提升学生自学能力的方法。通过有效的课前预习,学生可以对课文内容有一个整体的感知,并通过自主质疑和自主探究来对课文思想有一个大致的了解。而这正是成功打造“沉浸式”课堂教学模式的基础。要想保证学生进行高质量的课前预习,需要做好以下几方面。

1.制定“研学单”

教师需要对学生的课前预习进行指导,为学生制定明确的预习任务和预习目标,降低学生预习的盲目性。对此,教师可以将“研学单”提供给学生,指引学生的课前预习。在设计“研学单”的时候,教师不仅要对学生现有的语文基础水平有一个合理的把握,还要提出一些与文章内容相关的问题,让学生在预习阶段进行深入的思考和探究[2]

2.检查预习结果

在正式开始课堂教学之前,教师还要重点检查学生的预习结果,通过提问的方式来了解学生的预习质量。根据学生的回答情况给予恰当的评价和指导,对学生产生激励,加深学生在语文课堂中的沉浸体验。

3.答疑

针对学生在预习过程中存在的疑惑,教师也要在这一环节进行重点的解答,帮助学生攻克预习难点,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二)提升语文课堂教学效率

要想成功打造“沉浸式”课堂教学模式,提升语文课堂教学模式是关键。只有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最大限度的发展学生的思维,才能够让学生达到“沉浸式”体验学习状态。对此,建议小学语文教师做好以下几方面。

1.创设教学情境

教师要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进行教学情境的创设,加深学生对教材文本的的感悟。小学生的心理特点决定了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情境的设置,必须要目的明确,形式多样,确保可以激发出学生的学习兴趣,延展学生的思维。

2.培养学生对语言文字的感悟能力

教师要从语言方面切入,重点培养并提升学生对语言文字的感悟能力。对此,教师可以让学生对文章进行反复多次的朗读和体会,在大脑中勾勒出与文章描述相符的画面,进而对语言文字当中流露出来的思想情感进行思考和体会。另外,教师还可以通过声情并茂的示范朗读来对学生进行感染,并结合文章内容来对学生进行点拨,让学生在自主阅读中产生感悟。需要注意的是,在让学生进行反复多次朗读或者教师范读的过程中,教师应当激发出学生的质疑意识,引导学生进行积极的提问和思考,然后再结合学生提出的问题为基础,对文章的结构和中心思想展开深入的分析。

其实,很多时候,学生对文章内容的质疑点,就是“沉浸式”课堂教学的切入点。教师不仅要鼓励学生大胆提问,还要对学生进行指导,让学生掌握正确的文章质疑方法,培养学生的质疑习惯和质疑兴趣。同时,不仅要让学生学会质疑,还要让学生学会思考与探究,通过小组讨论或者班级交流的方式让学生解决问题。这样一来,学生解决问题的过程,就是学生对文字产生体会的过程[3]

3.品位感悟语言文字

为了保证“沉浸式”课堂教学效果,教师还需要引导学生对文章中的语言文字进行品味感悟。对此,教师可以让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做好批注,将关键词句标注出来,并对此写出自己的思考和感受,或者就批注处提出质疑。根据大量的教学实践,只有学生对文章中的内容产生思考与感悟,才能够“沉浸”在文章当中,对文章所要表达的中心思想有一个深刻的理解。另外,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从文章中的重点词语、关键语句、写作手法等方面分析文章,让学生充分感受到语言文字的魅力。当学生对文章有了一定的感悟之后,教师还要引导学生进行“有感情的朗读”,培养学生的语感,进一步强化学生在语文课堂中的沉浸状态。

(三)对语文知识进行延伸

在学习完一篇语文课文之后,还需要对相关知识进行延伸,让学生将这一知识点作为新知识的学习开端,进行更深奥语文知识的探索与学习。对此,教师可以让学生通过口语表达、续写仿写等方式梳理自己的学习成果和思考感悟,通过课外拓展阅读的方式来提升学生的“沉浸式”学习境界。首先,口语表达的训练可以显著提升学生的口头语言表达能力,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语言表达习惯和听说态度,提升学生的读写能力,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其次,续写仿写的训练可以进一步提升学生的想象力和语文思维,加深学生对课文内涵的理解,培养学生的写作素养。最后,课外拓展阅读的训练可以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让学生充分体会到语言文字的魅力,并从中认识世界、认识社会[4]

结语:

综上所述,优化小学语文教学,打造“沉浸式”课堂教学模式对于提升小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而要想成功打造“沉浸式”课堂教学模式,教师需要引导学生提前预习,并采取各种措施提升语文课堂教学效率,对语文知识进行延伸。

参考文献:

[1]王燕. 5G背景下小学语文网课教育的研究与实践[J]. 潍坊工程职业学院学报,2020,33(03):107-108.

[2]邱文婷. 关于小学语文“沉浸式”课堂教学模式的探究[J]. 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20,(03):248.

[3]曹小兰. 小学语文教学实践中的情境巧妙创设方法分析[J]. 当代家庭教育,2018,(11):138.

[4]唐毓林. 小学语文“沉浸式”经典阅读教学模式的研究[D].江西科技师范大学,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