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错”为宝 ---- 小学低年级计算教学错例分析及有效策略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10-14
/ 2

变“错”为宝 ---- 小学低年级计算教学错例分析及有效策略

阮不群

崇左市龙州县龙州镇新华中心小学

摘要:计算教学是小学数学教学的重中之重。面对低年级学生中普遍存在计算速度慢、错误率较高的现象, 要由表及里、由现象到本质, 深入研究并找出对策, 以切实提高低年级学生的计算能力。

关键词: 计算能力 习惯 练习

在实际教学中, 我发现低年级计算教学存在很多问题, 于是我采用一些能帮助学生解决计算困难的教学对策, 现进行简单分析, 与大家共同探讨。

一、错例及分析

1.算理和法则的理解不透彻。

错例

(1) 64-29=45; (2) 73-48=31; (3) 95-55=30;

(4) 50-32=22; (5) 57-18=36

错例分析

课标强调“计算教学重在算理”, 学生们要根据算理, 掌握法则, 再以法则指导计算。从错例 (1) 看出, 学生对算理和法则理解不透, 个位“4-9”不够减从十位退“1”, 可十位却没去掉这个“1”。一般认为是忘记退位了, 而我认为是学生的头脑中没有建立起退位的“模型”, 不理解从十位退1后, 个位都要算十几减几。错例 (2) , 个位是加法计算, 十位是减法计算, 学生运算混淆。错例 (3) , 表现为个位“5-5”够减, 十位还退1, 学生把“退位”和“不退位”混淆了。错例 (4) , 笔算时被减数和减数的个位减错了, 算成了“7-0=7”, 习惯性的用第二个数减第一个数。错例 (5) , 20以内退位减法没记牢, “17-8=6”应该是“17-8=9”。

2.缺少认真负责、一丝不苟的学习态度。

错例

(1) 16-8——19-8; (2) 6×6=1; (3) 12-8=10;

(4) 16-6=8; (5) 78-27=49;64-15=54;

(6) 48-38=;62-22=4

错例分析

一般家长和学生认为计算题出错的原因主要是粗心造成的, 其原因一方面由于儿童的生理、心理发展尚不够成熟, 另一方面则是由于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如错例 (1) (2) , 低年级学生感知事物笼统、模糊, 感知的目的性较差, 有时由于观察不具体, 只看到大致轮廓, 而遗漏了某些细节, 导致抄错数或运算符号, 甚至漏题不做, 造成计算错误或考试失分。错例 (3) (4) , 有些学生在做题时急于求成, 出现莫名其妙的错误。分析原因, 一是当数量少、算式简单时, 易产生“轻敌”思想;二是当数量大、计算复杂时, 又产生厌烦情绪。因而, 他们常常题目未看清就匆匆动笔, 做完不检查或根本检查不出错等。错例 (5) , 是由于书写潦草, 出现3、8不分, 4、9混同等。错例 (6) , 出现了漏题和得数忘写个位的现象, 特别是末尾有0的时候总是漏掉。

  1. 有效策略

(一) 培养学生认真计算的好习惯。

1. 加强口算训练。

教师在授课之前, 坚持3~5分钟的口算训练, 并结合内容, 有目的地选择口算题目, 这样既有助于本节课内容教学, 又可以训练口算能力, 从而达到一举两得的效果。还要把学生常错、易混淆的练习题进行听算和视算训练。这样经常练习, 计算速度和正确率就会有所提高。

2. 发展估算能力。

在这几年的课程改革中, 估算被放在了一个不可替代的位置。要指导学生养成“估算—计算—审查”的习惯, 这样有助于学生找出自己在解题中的偏差, 重新思考和演算, 从而预防和减少差错的产生, 提高计算能力。

(二) 激发学生的计算兴趣。

兴趣是学习的内驱力, 是学习的基础。相对其他教学内容来说, 计算是枯燥乏味的, 要培养学生计算方面的兴趣, 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 首先要激发学生的计算兴趣。

1. 运用学具, 使数学算理明了化。

在低年级计算教学中, 我运用学具讲清算理, 揭示计算的规律, 使学生知其然, 又知其所以然, 计算教学就会变得生动活泼, 多姿多彩。在一年级学生刚入学时, 学生已能逐一计数和逐一加算, 但有关进、退位的加减法计算还觉得很困难。因此, 我在教学中, 利用小棒、双色片、计算条等学具来帮助教学, 让学生通过自己的亲手活动感知算理, 建立正确概念, 学生感到很新鲜很有兴趣。

2. 运用电教媒体, 使数学计算趣味化。

在教学中我充分运用了录音、投影等电教媒体, 使学生兴趣浓厚, 使抽象的问题具体化, 静止的问题动态化, 枯燥的问题趣味化。通过多媒体课件的演示, 不断激活学生的思维, 让学生逐层参与新知识的构建过程, 最终完成由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的过度。

(三) 讲清算理, 为正确计算提供依据。

算理是运算正确的前提和依据。学生头脑中算理清楚, 计算起来就会有条不紊, 可以采取多种方法使学生理清算理。

1. 教学时, 要让学生在头脑中形成数位表象, 从而理解“进位”和“退位”算理的依据。

如:在低年级讲授“进位加”和“退位减”时, 可让学生亲自动手拆开小棒, 实际地“摆一摆”, 促进“拆开”1个十, 变成10个一, 同个位上的数先“合”再去“减”的算理理解。经历这个操作的过程, 就是学生在脑中建立算理模型的过程, 它既有效地促进了学生对算理的“建构”, 促进和提高学生对算理的理解和掌握, 又有效地促进学生计算能力的提高。

2. 在算法多样化的基础上要进行算法的优化。

教师可以通过确认、重复、淡化等方法进行一些暗示或引导, 使学生重点关注“凑十法”, 并感受到这是合理的方法, 因而自觉地采用这一优化的方法, 实现学生思维的有效提升和发展。

计算教学是小学数学教学的重中之重。在新课程的改革过程中, 我们老师要关注学生的心理, 切实抓好计算教学, 持之以恒地培养学生的计算技能, 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 提升学生的心理品质, 养成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真正体现让学生“主动构建知识”“自主发现错误和纠正错误”的现代教学理念, 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