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诵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有效实施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10-19
/ 2

经典诵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有效实施研究

张晓秋

四川省广安巿广安区希望小学校 四川 广安 638000

  摘 要:传统文化作为我国的文化产物,在教育中能够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以及语文素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通过经典诵读可以使学生对经典文化的内容更加的了解,因此,将经典诵读融入到语文教学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经典诵读;小学语文;策略

  引言

  经典是国家传统文化的精华,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进行经典诵读具有重要的作用,通过经典诵读可以使学生的文化知识得到积累,同时提升学生的表达能力,使学生的道德素质得到培养,因此,在小学的语文教学中开展经典诵读是必要的。随着课程的改革,经典诵读逐渐受到了重视,通过经典诵读的开展,大部分学校也将其作为语文教学中的部分,通过合理的开展方式能够使经典诵读起到更好的效果,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1经典诵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1经典诵读缺乏重视

  在学校中,一些教师对语文教学中开展经典诵读缺乏重视,导致经典诵读不能在课堂中得到渗透,虽然学校安排了经典诵读的活动,但是在实际的教学中,教师更加重视传统教学,对经典诵读的开展的积极性比较低,使经典诵读的实施无法起到有效的作用。教师在经典诵读课程中仅仅让学生阅读几段内容,而没有使学生对经典诵读中的内容进行了解,导致学生在经典诵读课程中缺乏兴趣,在阅读中的效率低,影响了课程的效果。教师对经典诵读的观念不正确,导致教学中采用古诗文教学的方式进行开展,这使经典诵读不能达到良好的效果,无法发挥出文化熏陶和提升素养的作用。

  1.2经典诵读开展方式单一

  经典诵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实施缺少有效的方式,教学方式比较单一,这种现象在课堂中影响了学生的积极性,学生通过传统的朗读的方式进行学习,导致学习的氛围缺乏热情,影响了经典诵读教学的实际效果,学生对经典诵读难以产生兴趣。这种问题使学生在语文学习中对经典诵读的热情减少,在学习中不能对诵读的内容进行深入的理解,从而造成厌烦的情绪,不利于经典诵读课程的开展。

  1.3经典诵读缺乏评价与检验标准

  经典诵读在小学教学中虽然有所实施,在学校中也安排了专门的课程,但是在小学语文教学大纲中还没有加入,这使经典诵读课程的开展缺少完善的评价和检验标准,导致经典诵读的开展受到了影响,不能发挥其效果。在语文教学中,经典诵读没有明确的制度,在教学中难以得到评估和衡量,使教学的质量降低,同时学生对经典诵读的重视程度不足,也使经典诵读的实施受到了阻碍。

  2经典诵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实施的策略

  2.1利用多媒体使课程趣味增加

  古诗文中包含一些较为冷僻的字词,但是通过几个词语便能表达出丰富的含义和思想,由于古诗文的结构和现代文章存在着较大的不同,学生在学习古诗文的时候会遇到一些困难和问题,因此,需要通过经典诵读进行教学,使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使学生在经典诵读学习中的难度减少,使课程更加的具有趣味。教师在教学中可以利用多媒体设备进行音乐的播放,使学生能够通过视频进行学习,使学生的兴趣增加。在学习《弟子规》的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课件进行相关动画片的播放,学生在视频中学习《弟子规》的内容,并且结合诵读对动画的内容进行明确,之后让学生根据动画情节对《弟子规》的内容进行理解,使学生能够更加深入的了解其中的含义,这种方式能够使学生在经典诵读学习中对内容有更大的兴趣,同时能够使课堂的氛围得到改善,使学生感受到经典诵读课程的魅力。

  2.2开展经典诵读比赛

  结合电视中播出的《中国诗词大会》节目,将经典诵读融入到语文教学之中,可以使经典诵读起到更好的效果,教师通过在班级中组织类似的活动比赛,鼓励学生参与,在比赛中让学生进行经典诵读的诵读,根据节目中的活动特点,教师可以采取“飞花令”等方式进行活动,使学生说出带有某个字的诗句,学生通过日常的积累和学习,在比赛中进行运用,通过各种诗句的学习和拓展,学生能够加深印象,在学习中积累更多的诗句。比如,让学生在活动中背诵带有“春”字的诗句,包括“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等诗句,学生能够在活动中具有较高的积极性。通过活动的形式使学生能够在比赛中加强自己对经典诵读的学习能力,在比赛完成之后,教师可以设置冠军头衔,包括月冠军以及总冠军等,通过这种方式使学生对经典诵读的兴趣增加,提升学生对经典诵读的记忆水平,使经典诵读能够更好地融入到教学之中。

  2.3举行亲子朗诵活动

  在家庭中,學生受到父母的教育影响较多,作为父母,需要正确的引导孩子进行学习,因此,通过家庭教育使学生养成经典诵读的学习习惯较为重要。教师可以和家长共同合作,在班级中组织经典诵读的亲子活动,使家长和学生共同进行学习,使经典诵读的开展效果加强,还可以使家长和学生之间的关系拉近,有着积极的作用。教师需要在活动开始前提前准备好,将活动的时间和地点、内容等进行明确,使家长和学生能够更加的了解活动的步骤和内容,通过组织经典诵读活动,安排在制定的文章,学生和家长在进行经典诵读的阅读的过程中能够使诵读的内容得到记忆,使学生对经典诵读的掌握更加充分。在活动前家长需要和学生一起进行练习,通过练习能够使经典诵读的内容得到深入的理解,学生对文章的含义有更好的了解,能够把握好朗读中的语气,将诵读的内容以正确的情感表达出来,使学生能够和家长共同进步,在经典诵读的开展中使文化得到良好的传播。

  2.4建设经典诵读氛围

  学校在建设中需要给学生提供经典诵读的学习氛围和环境,使学生能够在学校中更好的进行经典诵读学习,教师可以在班级中建立相应的读书角,在其中设置经典诵读书籍,通过捐赠或者购买的方式添加书籍,使学生能够在课余时间进行阅读,加强经典诵读的开展氛围。这种氛围下,学生对经典诵读会产生更多的兴趣,并且将经典书籍阅读作为课间的休闲方式。教师还可以通过长廊的设计,使长廊中包含经典文化内容,在墙壁上绘制出经典诵读的相关内容,使学生能够更加的了解经典文化背景。通过活动的举行使学生能够对经典文化有更多的兴趣,例如歌曲演唱活动,将一些包含经典文化的歌曲列入其中,学生通过学习和演唱能够更加热爱经典文化,结合一些情景故事的演绎,学生可以在经典作品中扮演某个角色,使学生的积极性得到提高,能够使经典诵读的开展更加顺利的进行。

  结语

  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需要采用科学有效的方式将经典诵读融入到语文教学中,使学生能够对经典诵读产生更多的兴趣,并且在良好的经典诵读氛围下进行学习,使经典诵读的开展效果加强,能够使我国的传统文化得到传播,使学生能够更好地了解经典内容,促进学生的语文素养的提高。

  参考文献:

  [1] 周开龙.经典诵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实施研究[J].作文成功之路(上旬),2016,(11):31.

  [2] 战传秀.经典诵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实施初探[J].新课程·小学,2017,(9):46.

  [3] 张静.小学语文教学中经典诵读的实施探讨[J].新课程导学,2017,(3):94.

  [4] 王悦.经典诵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开发与实施[J].品位·经典,2018,000(003):P.105-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