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语文朗读能力的提升策略探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10-24
/ 2

小学生语文朗读能力的提升策略探究

陈培生

乐至县劳动镇明德九年义务学习

四川省资阳市641500

摘要:小学语文学习是学习过程中非常重要的阶段,将关系到小学生将来语文成绩及其它科目的学习效果,而朗读又是小学语文学习过程中一项非常重要的内容,教师应该高度重视。但是由于小学生的特殊年龄段,对于初学语文来说,在教学过程中低年级语文朗读教学是非常困难的。所以,本文以此为题进行深入的研究,在阐述小学低年级语文朗读指导重要性的基础上,分析存在的问题及有效建议,旨在为更好地提高小学语文朗读水平,打好语文学习基础提供参考和建议。 
关键词:小学语文;朗读;音乐渲染;教学策略

朗读是语文教学中的一种重要的训练方法,它不仅能使学生更好地掌握课文的字、词、句,加深领会课文的内容,而且还能提高阅读能力,陶冶学生的情操,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学生的朗读能力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形成的,因此,对学生朗读能力的培养应该从低年级抓起,从平时抓起。新的语文课程明确指出:“语文教学要重视朗读,给予学生充分的朗读时间,让学生在朗读中提高感悟能力,并受到情感的熏陶。”然而,在实际教学中学生朗读情况令人担忧,一些教师在教学成绩的高压下,以教师的“讲”代替了学生的“读”,而缺乏激情的朗读无法唤起学生与文本的情感共鸣,语文教学效率更是无从谈起。因此,革除传统语文教学弊病,探索有效的朗读教学方法是当前语文教学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本文将对此进行尝试性的创新分析和研究。 

1.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中的朗读指导的重要性

1.1能帮助学生读准字音

小学低年级学生识字不多,阅读能力也很弱,特别是一年级刚开始学习句子短文时,一篇课文中大多是生字,长句也多,学生读书时往往结结巴巴,不懂句子的连贯与停顿,读完一句后也不知所云、有口无心。这时教师语气生动、停顿恰当的范读就能帮学生读通课文,体悟朗读的要领,教会学生读书。如再《月亮和云彩》一课时,文中“一会儿”这个词,会有学生对于“儿”的轻声不能很好掌握,这是教师范读,让学生体会到儿发轻声,而且把“一会儿”读成儿化音,通过反复的范读,学生朗读起来就会更上口。当然,这就需要教师掌握一口标准的普通话,范读时注意读准字音、分清平翘舌、多音字及变调、轻音、儿化音,这样才能起个好的示范5f93b9ef529f8_html_30c36c2957fac8c6.gif 。另外,在学习一篇新课文时,让学生在初读课文时标出难读的地方,教师在范读的过程中,让学生仔细听,然后张口模仿,这些难点就很容易突破,读通课文也就不再困难了。 

1.2范读能加深学生对词句的理解

低年级学生的理解能力还不强,教学时教师在适当时机范读,能将自己对书面语言的理解传达给学生,弥补这一不足。例如在教《大松树和小松树》一课时,范读:“小松树对大松树说:‘喂,你看我长得多高呀!我能看到很远的地方,你呢?’大松树没有回答。”这段时,用前句昂扬、得意、轻蔑,后句舒缓、平和的语气范读,以启发学生;通过对比强烈的语气和读书时表现出的情感状态,让学生体会到两种不同的态度:小松树的骄傲、得意和大松树的谦虚宽容跃然纸上,学生对这句话乃至全文的理解也就更进了一步;然后再让学生尝试朗读,仔细玩味,并互相评价;这样,省去了枯燥的讲解,学生对课文的理解也变得容易多了5f93b9ef529f8_html_da3d69255aeb6ab0.gif

2.小学低年级语文朗读比较常见的问题

对于小学生来说,特别是低年级小学生来说,他们还缺乏主动学习的意识,对于语文朗读还不能掌握一定的方法和技巧,所以在学习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这些问题不利于小学生养成良好地阅读习惯,不利于小学生长期的语文学习。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2.1读“望天书”的现象较多

这一问题更多地出现在一年级的学生,由于他们才进学校,一切好的习惯都还有待养成,不认识字,但记忆力特好。所以很容易出现合上书背得滚瓜烂熟,翻开书一字不识的情形,即人们常说的读“望天书”5f93b9ef529f8_html_6da51f5e92ef0444.gif

2.2关于“唱读”现象

小学生阅读中“唱读”也是一种较为普遍的现象,通过分析导致小学生“唱读”现象的原因主要有:一方面是由于学生不会连词、断句,掌握不好语速,语调。另一方面,是读不出句子的语气和表达不出相应的感情5f93b9ef529f8_html_751489956365e38f.gif 。 

3.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中朗读指导的建议

3.1.充分利用范读

3.1.1教师的范读

教师的范读,不仅有生动、形象、富有启发性的有声语言,还有目光、姿态、表情、动作等无声的体态语言。教师的范读比听录音更让学生感到亲切,更能激起学生对所学内容的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所以老师在教学中要多作范读。范读可以指导朗读方法,方法融在范读中学生很容易接受。 
  指导学生学会标点符号及词语问的停顿,在一篇文章中,标点符号可以帮助确定停顿和语调,各种标点符号都有自己一定的语法,要教会学生掌握这些技巧。在低年级教学时,首先就要向学生讲清逗号、句号、问号、感叹号及自然段间停顿时间的长短,并要结合课文内容的理解掌握陈述句、疑问句、感叹句的不同读法。

3.1.2学生的范读 

大部分低年级学生朗读得比较平淡,特别是儿歌、古诗,我让朗读能力强的学生的朗读,其他学生模仿。例如,在学习《锄禾》这首诗时,初读古诗后,请了两位学生来读,读得还算流利,但没有古诗的味道。我又请了一位平时朗读得较好的学生来读,我评价:“这位小朋友读诗时真像一位诗人,那你们也能这样来读读这首诗吗?自己先试试,也可以请同桌听听。”一分钟以后,学生纷纷举手,都想展示自己的朗读成果,站起来展示的学生的确读得不错,都能读好诗的节奏。 

3.2组织朗读比赛,激发学生兴趣

在多种形式的朗读中,比赛形式的朗读是不可缺少的,因为比赛可以激发学生的朗读兴趣,让学生想读、乐读,还能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 

3.2.1教师和学生的比赛

学生听说和教师比赛,往往很感兴趣。所以,在教学中,我常采用和学生比赛的方法。对于一些简单的内容,我往往故意输给学生,让孩子品尝到成功的喜悦,提高朗读的兴趣。但有一定难度的内容,我却要赢学生,让他们从教师的朗读中受到启发。   

3.2.2学生与学生之间的比赛

众所周知,人都有一种强烈的自我展现和被别人欣赏的心理,学生也不例外。所以,在教学中,我常常让几个或者几组学生读相同一段课文,或者在课堂上举行朗读比赛,然后彼此之间指出对方的优点与不足,这样既可以培养学生的竞争心理,又可以引导学生学习其他同学的长处,提高学生的朗读水平。

3.3辅以音乐渲染,激发学生情感

音乐能使人在浓郁的气氛中得到感情的熏陶和哲理的领悟。针对不同类型的课文,我常常选择与课文内容的感情基调相宜的音乐进行伴读,使学生的情感引起强烈的共鸣,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如《小池塘》一课,文章内容蕴含着作者对春天的小池塘的无限喜爱和赞美之情。为了指导这一课的朗读,我剪辑了一段旋律优美、节奏鲜明的曲子。在让学生理解课文的基础上,我先让学生听一遍音乐,引导学生边听边把自己当作看到小池塘美景的人,闭上眼睛想象小池塘的美景。接着,我启发学生说说应如何有感情地朗读这篇课文。学生由于受到了音乐的感染,情感有了强烈的共鸣,便纷纷回答:应用惊喜、赞美的语气读。接着,我让学生在音乐声中自由练读,然后指名读。最后,我再放乐曲,让学生在急剧而轻柔、优美而抒情的音乐声中进行课文朗读。这不仅培养了学生的朗读兴趣,还激发了他们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的情趣,提高了他们的朗读能力。 

3.4及时表扬激励,促进学生提高对朗读的兴趣

卡耐基曾说:“使一个人发挥最大能力的方法是赞美和鼓励。”儿童尤其喜欢老师和同学们的鼓励和赞美,哪怕是一个微笑,一个眼神,都足以使他们体验到成功的喜悦。所以,在课堂教学中对学生的朗读评价十分重要。当学生读完后,我常常及时表扬,激励他们进步。但表扬时我十分讲究技巧;读得一般时先指出优点。然后用“如果”鼓励学生在某一方面继续努力;如果确实读得不怎么样,我就找出这位学生其他方面的特长进行迁移,告诉他只要多学多读,朗读也可以很好,给他信心和勇气。因为我相信每个学生都能进步,每个学生都会成功。

结 语

总之,教师在进行小学低年级语文朗读指导时,应该结合小学生的特点,采取有效的方法进行引导和指导,采取范读、朗读比赛、音乐渲染相结合的教学方式,在激发小学生语文朗读兴趣的基础上加强指导,让无声的文字变为一句句动听的话语、一幅幅绚丽多彩的画卷,让学生感受朗读的无穷魅力,从而达到良好地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 朱晓园.中学语文朗读教学研究[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15(3). 
    [2]王尚文.语感论[J].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16(1). 
    [3]王尚文.走进语文教学之门[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15(5).

  1. 秦训刚,晏渝生.语文新课程标准教师读本[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5]叶圣陶.叶圣陶文集[M].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2012. 
    [6]张颂.朗读学[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10. 

姓名:陈培生
出生年月:1968.2.1
性别:男
民族:汉
籍贯:四川乐至
学历:本科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