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初中语文审美教育策略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10-25
/ 2

浅谈初中语文审美教育策略

徐国燕

湖南省永州市宁远县第三中学 湖南永州 425600


摘要:语文的审美方向是多元的,在形态、精神、意识、人文、物象等方面都具有审美元素。因而,在语文核心素养培养中,审美是一个重要目标。在初中语文的审美教育中,教师首先应能够挖掘和找准审美的着力点、方向,然后是重视古诗词的审美价值,通过问题导引的方式来落实教育目标。

关键词:初中;语文;审美;教育;策略


在综合素养教育体系中,审美是一个重要的内容。一说到审美,大家可能马上就会想到音乐、美术这些艺术类学科。而其实,语文对于学生的审美教育价值也非常突出。其一,语文是个社会人文学科,其学习内容中自然会涉及精神、情感、意识、人文等方面的审美;其二,语文是个综合性学科,文章所表现的内容非常丰富,可以说天文地理无所不包,那么诸如风景、物象、建筑等等方面的审美内容也就包括在内了;其三,语文本身具有形制上的美,比如修辞中的对仗、排比,诗歌的押韵、字数工整等等,在形态上就具有审美特征。因而,在语文的核心素养培养目标中,审美是个重要方向。

但审美教育与知识教育的规律有所区别,通常是不能以理论讲授、死记硬背这样的方式来实现的。在策略上,应与其匹配。

一、挖掘教材中的审美着力点

语文的审美元素非常多,寻找审美着力点并不太难。但问题是,一些教师主张“自然生成论”,认为语文的审美教育不必刻意去做。在教学的过程中,学生自然能体悟到语文所带给他们的美的体验。虽然说,这种理念也有一定道理,所谓开卷有益,只要学生接触了语文、阅读了文章,自然能得到美的熏陶。但是,这种审美教育策略,往往使学生的审美素养发展非常缓慢。而且因为初中学生独立提炼审美元素的能力有限,很容易使一些很有价值的审美元素被忽视、错过。这显然是影响了学生审美能力的高质效构建。而且,不同文章的审美重心也有差异,学生更不容易掌握。因而,教师还是应该帮助学生在语文的内容中去挖掘、整理、提炼出关键审美点,对学生进行提示或引领,使审美体验有针对性并得到强化。

比如诗歌《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其审美点在哪里呢?我们在美术作品中经常会遇到“以残、旧为美”的思想,比如画一个残缺的器物、苍凉的秋景。但这篇作品,如果学生去欣赏“破旧的老水车、熏黑的矿灯、干瘪的稻穗……”显然就偏离了正确的审美价值观。因而,教师就应引导学生体悟“通过这些苦难中国的符号式物象所反衬出的作者爱国情感的美”,以保证学生把握审美重心和方向。

二、抓住古诗词教学开展养育

在语文的审美教学资源中,古诗词是绝对不能忽视的。因为,古诗词是审美的“集散地”,可以同时集多种审美元素集一身。通过一首古诗词的审美引导,通常可以使学生得到多元的审美享受。它除了具有通常语文文本所具有的情境美、思想美之外,还必然会具有节律和形制的美。这种特征,是其他语种的诗歌所不可比拟的。

比如,《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刘禹锡)。诗中包含典故——“闻笛赋”“烂柯人”,可以带领学生感受中华传统文化的美;包含不畏困苦、向往光明的精神美——“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又有沉郁的友谊之美——“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当然也还有古诗特有的格律之美——七言整饬、“身、人、春、神”的严格押韵。可以说是句句有美、字字带美,品鉴古诗词就如置身于中国古典园林,移步易景,美不胜收。

三、通过问题引导学生咀嚼美

审美素养的生成和发展与知识传授在规律上有很大的区别。就知识来说,虽然我们不主张直接灌输,但其实是可以通过直接讲授来完成的。比如某个生字怎么读、什么意思,教师不用学生去自己查字典,直接告诉他们,也可以使之掌握。但审美素养是内在品质,教师说、学生听,学生能够听懂,但是否在内心领悟或是认同就不一定了。比如《三顾茅庐》,教师说“刘备礼贤下士,是我们中国传统文化中特别推崇的一种美德”。学生就一定会认同吗?不一定。他们很可能在想,“地球离了谁也转”。为了使这种思想能够触动学生的内心,教师可以采用让他们自己思辨的方法。如,“假设你是刘备,听说有这么一位济世之才就在身边。你会怎么做?请大家分组进行自由讨论:如果刘备没有坚持请诸葛亮出山辅佐自己。后面的故事还会发生吗?汉末的结局又会是怎样的?”——通过这几个问题,引导学生去自由辨析。让学生自己去认同,“没有三顾茅庐,可能就没有后来的蜀汉。礼贤尊贤不仅是一种美德,而且是一个于人、于国具有重要意义的品质。”经过这样的思考之后,学生才能发自内心地认同这种品质。

综上所述,语文虽然不是艺术类学科,但它在培养学生的审美素养方面同样具有重要价值。而且,语文对于培养学生审美的效用是多元的,这是其他学科所不具备的特点和优势。因而,教师应重视语文对学生审美素养发展的重要性,并在教学中积极组织实践。通常来说,语文的审美教学可以关注几个要点:一是帮助学生找准审美点,二是充分利用古诗词的审美特质,三是通过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思辨,以自我构建的方式完成审美素养发展。


参考文献:

[1]于欣.初中语文美育与核心素养培养[J].中学语文教学参考,2017(36).

[2]荣连山.浅谈初中语文诗歌教学与美育研究[J].中学课程资源,2017(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