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小学数学教学有效性的策略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11-07
/ 2

提高小学数学教学有效性的策略研究

何秋梅

云南省曲靖市宣威市 西宁街道第一完全小学 655400

摘要:教学有效性一直是人们所关注的话题,尤其在小学阶段,因为这一阶段的教学质量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今后的学习与发展,鉴于此,提高教学的有效性是一项迫切的教学工作。本文笔者以数学这一学科为出发点,从“创设生活情境、巧设课堂问题、重视操作活动”三个方面对这一问题展开分析。

关键词:小学数学;兴趣;思维;认知

数学是小学阶段的一门基础性学科,也是发展学生理性思维的重要过程。同时,在这一阶段,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学习习惯在逐步形成,作为学生学习发展促进者的教师必须完善教学体系,以此保证教学实现有效性。但目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仍然存在着低效甚至无效的情况,其主要是因为教师受传统教育理念的影响颇深,将知识以注入的方式灌输到学生的头脑中,这样既造成学生被动的学习,也使得学生的学呈现出机械化的特点,这直接影响了学生的持续性发展。鉴于此,教师在教学中,应根据小学生的认知发展特点与具体的教学内容来选择教学方法,这样既能够保证教学活动的有效展开,还能够使学生获得一定的发展。

一、创设生活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兴趣是学习行为产生的内部动力,也是学生学习某一数学新知识的心理倾向。尤其对小学生而言,数学兴趣的培养是在这一时期形成的。因此,教师应重视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而生活化情境不仅能够使学生置身于良好的学习环境中,使他们产生积极的学习情绪,还能够加强数学知识与生活之间的关系,使他们感受到数学知识的学习必要性,从而唤醒学习行为的产生。

以“扇形统计图”为例,为了使学生通过具体的生活实例来认识扇形统计图的特点,并能够使他们知道扇形统计图可以直观反映部分数量占总数的百分比,笔者首先运用多媒体投影技术展示“运动会”的主题图,并提出问题,即:主题图都画了哪些运动项目?如果要统计各种运动项目参加的人数,你想要运用什么样的统计图?如果想要知道各个运动项目的人数占全班人数的百分比,则运用什么样的统计图?这一生活情境让学生置于生活场景中,同时,这样的生活问题激发了学生的探究兴趣。伴随着学生高涨的学习热情,笔者引出了“扇形统计图”,并引导学生了解了“扇形统计图的特点”等相关知识,以此使教学达到了预期的效果。

二、巧设课堂问题,活跃思维意识

问题是数学的核心,也是活跃学生思维意识的重要推动力。在传统教学模式下,教师以一言堂的方式为主,将知识直接传递给学生,而忽视学生思维的发展。鉴于此,教师可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为学生设计课堂问题,这样既能够使学生以问题为导向,不断产生探究意识,并体会新知识的形成过程,还能够使学生不断完善知识体系。

以“分数乘法——分数乘整数”为例,由于学生已经学习了分数的加法和分数的基本意义,为了使学生理解分数乘整数的意义,并使他们掌握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笔者首先展示几个复习题,如:5个12为多少?以此来引出本章节的教学主题。在此基础上,笔者利用5fa65bad175ea_html_e2f7d1378fe0da51.gif为依据来引出几个分数乘法相关问题,即:这道加法算式中,加数各是多少?表示几个相同加数的和,还可以用什么方法来计算?怎样列式?这些问题唤醒了学生的思维意识,并使他们带着问题主动思考,以此归纳、总结出了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法则。可见,以问题为导向,不仅能够活跃学生的思维,使他们的思维得到一定的发展,还能使他们充分发挥出其自身的能动作用,使教学过程真正成为双边性活动。

三、重视操作活动,完善认知结构

操作活动是小学数学教学的一部分,也是完善学生认知结构的重要过程。尤其对小学生而言,他们的感知觉、思维、想象等认知处于发展的关键期,鉴于此,教师应重视操作活动的展开,并给学生一定的空间和时间,让他们以某一实践主题为主,使他们积极主动参与到活动中,这样既能够帮助学生在动手动脑的过程中完善他们的认知,还能够唤醒他们的自我原有认知,从而使他们的智力得以提高。

以“圆的周长”为例,为了使学生体会圆周长公式的推导过程,笔者首先提出问题,即:你可以用什么办法知道一个圆的周长是多少?并给学生自主发言的空间,使他们各抒己见。有的学生提出“用一根线,绕圆一周,减去多余的部分,再拉直量出它的长度,即可得出圆的周长”,而有的学生提出“让圆滚动一周,从直尺的0刻度到滚动一周的终点,即是圆的周长”。在此基础上,笔者指导学生根据预想的测量方法展开操作活动,以此使他们分析、归纳、总结出圆周长的公式。

综上所述,小学生具有其自身的年龄特点和心理特征。鉴于此,在教学中,教师应寻找学生的心理需求,并按照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来选择教学方法。实践证明,通过生活情境的构建、课堂问题的设置以及操作活动的展开,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够促进学生产生积极的学习行为,同时,也能够发展学生的思维,使其真正发挥能动性。只有教与学实现有机统一,才能真正达到教学有效性的目的。

参考文献:

[1]胡勇.小学数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法[J].学周刊,2016(9):49-49.

[2]郭军辉.浅谈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有效情境的创设[J].学周刊:下旬,2016(12):41-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