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教育心理学在内初班物理教学中的运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11-09
/ 2

浅谈教育心理学在内初班物理教学中的运用

王鹏飞

克拉玛依市第十中学 新疆 克拉玛依市 834002

内容摘要:

教育心理学是一门心理学和教育相结合的过程中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一门应用科学,它涉及了教育过程中的一切心理现象和规律。所以作为一名合格的教育工作者,要重视在自己的学科教学中能够适时、巧妙的运用教育心理学的知识,去为学生提供更好的学习状态,进而帮助教师更好的教书育人,达到入情入心的境界。

关键词:教育心理学;内初班;物理教学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素质教育的逐步推广,对教师的能力和素质要求就越来越高,那么新时代的教师必须首先要深入研究教育心理学理论。因为所有的教学活动的参与者都是人,因此研究人的(学生的)心理特征,尤为重要和关键。德国教育学家赫尔巴特也指出:“教育者的首要科学,虽然不是全部的科学,是心理学,人类活动的全部可能性的概要,均在心理学中从因到果地陈述了。”那么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就必须重视对学生学习心理和情感需要的特点进行分析和研究,再采取恰当的教学方法或措施,就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进而会更好的培养学生的素质能力。

作为一名内初班的物理教师,面对的是一群离家远,有一定民族差距的学生。他们年纪小,身边没有亲人的照顾,普通话水平较低,有的甚至和老师交流都存在很大障碍,那在进行物理教学时,就更要注重他们的学习心理和情感需要。那么,内初班的物理教师要如何将教育心理学灵活的运用在教学活动中,并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呢,笔者尝试了一下几点做法,望和大家一起交流。

一、充分运用心理学,强化激励,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内在的学习动机。

内初班学生几乎都是少数民族学生,他们的普通话水平较低,有的甚至都听不懂老师的讲课,自然而然就认为跟国语相关的问题都很难,并产生畏难抵触心理。这个时候,教师就一定要注重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人们倾向于认识、研究和获得某种事物的心理特征。心理研究表明,当学生对学习对象有兴趣时,大脑中有关学习神经就会处于高度兴奋的状态。

要激起学生的兴趣,首先要让学生明确物理学习的目的和意义。物理首先是一门实验学科,对内初班民族学生来说先从实验入手,激发兴趣才能为后续学习打好基础,也只有做好物理实验,才能更进一步理解物理学的研究方式方法。其次,教师要注意营造一个良好的教学开端。抓住内初班学生的初次接触的好奇心和探索心,并上好第一节,在他们头脑里留下深刻的印象,进而增加学生学习的劲头。再次,教师还应重视物理教学的情景设计。在课堂上,首先要给学生一个宽松愉悦的氛围,教师要积极鼓励学生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而不是被动的倾听者,学生要敢说、敢想、敢于将自己的想法大胆的用语言表达出来,这样才会让学生消除畏难心理。最后,教师还应注意和学生之间的沟通,要注意时刻去关爱学生。内初班的学生们离家很远,情感上有一定的缺失,在有些时候也需要长辈的关心和帮助,教师应该抓住内初班学生这些心理,强化和其沟通,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亲其师,才能信其道”。

二、研究学生的心理特点,选择适合其特点的教学方法。

初中生是一群活泼的孩子,他们不喜欢一成不变,按部就班式的教学,他们喜欢新奇的体验。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根据初中生的心理特点,根据课堂内容和教学目标,变换课堂的形式。比如,在我教授《运动的快慢》这一课学习时,我就索性把学生带到了室外,让他们自主去寻找常用比较快慢的方法,并实际测量比较,结果学生的收获很大。另外我在教授《声的利用》这一课时,也没有采用常规的教学方式,而是让同学们开展了一堂别具生面的辩论课,让学生分组对抗例举声音可以传递信息和声音可以传递能量,这不仅会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还乐于被他们接受,激发他们自主学习,化被动为主动。

三、注意认知负荷和个体差异,因材施教,分层教学。

由于学生存在着明显的个体差异,这就会呈现出各种各样,不同程度的学生,那他们之间认知负荷也是有很大差异的。所以教师在备课的时候就要确定在一堂课中哪些内容是必须要教的,哪些内容是不用教的,进而进行取舍,明确教学目标,减轻学生的认知负荷。此外,学生的个体差异不同,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因材施教,分层教学。教师要根据学生认知心理的不同,优化自己的教学形式,照顾到不同层次的学生,既要让学差生获得成就感,也要让优秀生吃好。另外,还有对不同学生的辅导,对不同的学生给予不同的期待,做到因材施教、分层教学。

四、培养学生的积极心理品质。

积极心态是人心灵的营养素,积极的心态较易吸引成功、快乐、财富;消极心态是心灵的垃圾,会排斥成功、快乐、财富。从中学起培养学生的积极心态,将会积极影响学生的一生。而一个有良好心理品质的学生,他会积极的战胜学习中的困难,会理智的处理生活中遇到的难题,消解自己的情绪,所以在物理课堂里还应注意用物理学家的经历来培养学生积极的心理品质,使其获得物理学科素养的提升。比如在教授《牛顿第一定律》时,从牛顿第一定律的形成发展过程入手,带领学生经历这一段历史,重演思维思想的演变进化,培养学生科学研究所必须的积极向上的心理品质。

五、教师的心理品质对学生的影响。

教师在学生心目中有着特殊的位置,他不仅是传递文化科学知识,更能影响学生的理想和志趣,所以,教师要在学生中树立模范作用。要求学生做到的,教师必先做到。教师还应始终保持着良好的心理素质,不将自己消极的情绪带到教学过程中,要始终保持积极乐观向上的心态。只有教师自己先成为一束阳光,才能照耀更多的向日葵。

心理学在内初班物理教学中的运用,给我们的课堂带来了活力,它对唤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化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提高物理教学效果等都起着重要作用。但心理学在物理教学中的运用还有很多,还需要我们不断探索,而心理学这一学科系统又森罗万象,需要我们不断的学习强化自身的心理学知识,并自觉将其运用到语物理教学的实践中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