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大学生读书现状的若干思考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11-16
/ 3

当代大学生读书现状的若干思考

付海鹏

(烟台大学,山东 烟台 264005)

摘要:当前,大学生读书数量和质量偏低的问题越加凸显,在大学生群体中存在很多不读书、读书数量少、读书质量偏低或者浅阅读等现象。教育引导人员应该深挖大学生阅读数量少和读书质量偏低的原因,进行有步骤、有目标地读书引导教育,通过思想引导、规划指导、人文感染教育以及大学校园氛围建设和大学生自我引导教育等方法,进一步引导他们树立正确读书观,让他们养成良好读书习惯和读书品格,提升他们的阅读数量和质量,再进一步提高他们的思想道德品质和人文素养。

关键词:大学生;读书数量;读书质量;提升

读书,是阅读的主要方式之一,是我们人类获取知识、提高认识、升华思想的最重要途径之一。习近平总书记曾谈到读书已成了我的一种生活方式。读书可以让人保持思想活力,让人得到智慧启发,让人滋养浩然之气。读书,可以养浩然之气,塑造高尚人格。当代的大学生物质生活极其丰富,但是很多的大学生却逐渐减少接触书籍,亦或不读书,亦或只读娱乐性、考证类书籍,亦或以线上阅读完全替代纸质版阅读,这在一定的程度上影响了他们的思想道德素质的提升以及人文素养的提高。

  1. 当代大学生读书现状

  1. 书籍选择更加实用和功利

随着市场经济的飞速发展,大学生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发生了极大变化,出现功利性倾向,大学生在选择书籍上表现出较浓功利性实用倾向。很多大学生读书是为了提升学历或者就业准备而临时用功读书,和自己所学的专业及考试等不相干的刊物及经典书籍等却涉猎不多。还有不少的学生喜欢读社会上畅销书籍,部分原因为畅销书籍比较通俗易懂,内容也比较迎合当代大学生口味。在读书方式上,很多大学生也属于文章“标题党”,找自己感兴趣的那部分内容,其他直接划过,却不知书中文章的构思、设计均是有一定逻辑性及连续性,若只读一部分,极易造成断章取义,并且也降低了读书过程中的乐趣。当代大学生正处于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等形成的关键时期,接收方式和信息获取直接会影响他们的思维方式及价值观念,选择功利性和实用性的书籍,将会导致他们用实用和功利性态度来评判事物。

  1. 读书只读表面,很难深入思考

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和兴起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便利,也拓宽了获取信息的途径,也改变了大学生们的阅读方式。掏出手机、打开电脑,连入网络,海量信息便会扑面而来,信息搜索成为一种习惯。但也容易让大学生产生追迫心理,短时间内想拥有大量的信息,这种心态让大学生们很难进行深入阅读,只停留在表面。并且,线上阅读也非常便利,阅读速度加快产生了对深刻内容难以反复阅读容易导致不能深入理解,大学生们往往停留在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而且,网络信息鱼龙混杂,大学生们在阅读过程中缺乏思考和辨析能力,容易被误导。在线上阅读过程中,大学生们也很容易被线上的广告、娱乐性知识快餐分散注意力,很大程度上降低了阅读效果。

二、读书对于当代大学生的积极意义

千百年来,人类保存智慧的方法主要有两种,一是实体物,例如物质文化遗产等;二是书籍资料,并且书籍承载着更多的知识。仓颉造字之前,人类保存智慧靠记忆,文字出现之后,开始用书籍去承载智慧,把脑海中记忆的东西搬到纸上,进而形成书籍,至此书籍成为贮存人类智慧的宝库。当代大学生作为新时代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要具备一定的专业技能,而且还必须拥有坚定的理想信念、高尚的道德情操、健全的人格品质。而读书,是当代大学生提高自身素质和修养、完善知识结构、增强综合素质的重要方法和途径。

(一)可以让大学生增长知识、学会思考

很多大学生在未读大学时,所学知识比较单一,对课外知识了解又不多。读大学后,课堂时间及容量有限,学生在学习专业知识外,主动接触课外其他知识较少。而要拓宽知识面,增加知识储量,广泛阅读才是最佳途径。而读书作为脑力活动,在阅读的过程中,要获取信息、处理信息及整合信息,进而消化吸收,内化为自身的知识和智慧。此过程需要沉静下来,冷静思考,结合之前的知识储备对新整合的信息进行筛选和判断,这是训练思维、启发思考的过程。大学阶段,是人的一生中思维习惯养成的重要时期。读书能够帮助大学生思维更加严谨以及养成善于思考的习惯。

(二)培养大学生终生学习的好习惯

书籍是最好的老师,读书就是和最好的老师进行长期的交流,而终身学习,多读书、读好书是重要的途径之一。并且,教育引导更为关键的一步就是让学生养成读书的好习惯、培养读书的兴趣和提升读书的能力。大学时期是培养优秀读书品格、养成良好读书习惯的重要阶段。他们的思维方式还在不断的成长。大学生们拥有敏捷的头脑、健康的身体,拥有大量的自由时间,而且学校还为大学生们提供了非常丰富的图书资源,有大量的专家、教授、学者等作为阅读指导老师,这些均有助于大学生们养成读书好习惯。

(三)帮助大学生树立坚定的理想信念,塑造高尚的人格

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新时代中国青年要树立远大理想,青年的理想信念关乎国家未来。理想远大、信念坚定,是一个国家、民族无坚不摧的前进动力;青年志存高远,就能激发奋进潜力,青春岁月就不会像无舵之舟漂泊不定。习总书记要求广大青年坚定理想信念,把理想信念建立在对科学理论的理性认同上,建立在对历史规律的正确认识上,建立在对基本国情的准确把握上。当代大学生,成长于新世纪,享受经济快速发展的成果,思想很活跃、求知欲也很强烈,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心;他们也正处于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形成的关键时期,思想很单纯,社会认知与辨别能力、自我防护意识相对比较弱。随着全球一体化进程不断加速,大学生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更容易被外界纷繁的信息所迷惑。读书需要沉静下来去理性思考,可以让大学生加深对新鲜事物的认知、理解;读书也让他们能跨越空间和时间,与伟人零距离接触,进行思想交流;读书使我们能够躲过物质诱惑,修身养性,提高思想高度和精神高度。读书让大学生思维更加成熟,有助于提高个人修养,传承优秀文化。因此,读书有利于大学生树立崇高理想信念和塑造高尚人格。

三、当代大学生读书数量及质量偏低的原因

读书需要有一种平静而持续的精神状态,它会弥散于整个阅读活动中,构成阅读的思想情感背景,可以表现为读者的认知结构、情感背景,也可以表现为读者的意志品格。多方面导致当代大学生读书数量及质量偏低。

首先,由于高考的压力,大学生们在上大学前,课外阅读时间少,没有养成读书好习惯。上大学后,尤其理工类大学生,专业课业繁重,而且普遍在自我管理上表现不佳。所以,他们在课外很少投入时间去读书。再加上专业知识比较难学,导致部分大学生对于读书产生抵触情绪。并且,大学生参与的活动比较多,占据了大学生们大量的业余时间,致使大学生们没时间让自己去安静的读书。

其次,多功能性手机、电脑游戏和娱乐信息也占据了大量的时间,信息获取的便捷让学生更加依赖网络。遇到问题,大学生第一时间会线上求助。网络为大学生在疑惑时提供答案更加快捷,但是网络提供的答案往往是跳跃式、标题式的,对很多复杂问题的探讨浅藏辄止,获取的只是表层的信息。在这个过程中,学生进行的只是简单的信息搜索,缺乏对信息的感悟和思考过程。此外,网络信息鱼龙混杂。学生如果没有耐心甄别,极容易被网上的信息所误导。而正规出版社书籍,基本可保证书籍信息的准确性和科学性。读书需要沉静下来,浮躁的心态让很多大学生在遇到阅读障碍后,失去继续阅读的耐心。

当代社会飞速发展,很多人急功近利,急于求成,一些大学生的内心很难平静。如今就业压力大,很多大学生毕业后都想获得一份好的工作。很多大学毕业生认为提升学历和考试获得证书更加重要,导致实用性书籍更加受欢迎。大学生们除了几门必修的公共课程外,他们接触到来自人文教育课堂的书籍知识就减少,他们对该读什么书籍、如何进行阅读,均没有一个很好的认识。

四、如何提高大学生的读书量

让读书成为大学生的一种内在需求,才能提高阅读的质量和效果。不读书,觉得自己懂得很多;读书后,发现自身知识匮乏,才能激发起强烈的读书欲。如果学生的读书目标仅仅局限于完成学业这个层次,对于其他书籍的阅读只能停留在被动的、索然无味的应付之中,缺少阅读的主动性,找不到阅读的乐趣。如何让大学生形成和保持读书兴趣,需要高效教育工作者加强引导和教育。

(一)以思想引领为重点,引导学生多读书、读好书

让辅导员发挥其思想引领作用,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以及日常管理中的同时,引导他们进行阅读。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要让学生珍惜时间,从点滴的学习生活中,认识到大学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良好的思维方式和读书学习习惯;通过班会活动、学业指导及职业生涯规划等途径,引导他们做好时间规划,合理安排,利用课余时间多读书、读好书,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就业观,鼓励他们经常阅读,养成习惯。让他们能够沉下心来与书籍进行心灵的对话。同时,可以和学生一块阅读,成为学生读书的好榜样,定期与学生进行交流心得,让读书成为他们课业之余的一项常规性活动。

(二)在课堂中引导其读书

大学生的学习态度及方式会受到任课老师的影响。除了要求他们学好专业课程外,任课老师还应积极引导大学生阅读专业教材以外的书籍。读书有助于拓宽大学生思考问题的思路,有助于提高对问题的理解能力,有助于培养他们对专业知识学习的兴趣。任课老师可以创新原有的考试方式,让专业考试不仅能考察学生的专业能力,还能展示学生更全面的素质,使学生积极读书,并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

(三)加强人文教育,养成读书好习惯

对于读书,当代大学生还面临着读什么书、如何读的问题。高校可多开设人文教育课程、经典书籍名著赏读课等课程,积极引导他们喜欢读书、读经典书籍。任课老师也可以推荐适合他们阅读的好的著作,让他们在有限的时间内从好的作品中汲取知识。引导他们进行自我培养深层阅读的习惯和能力。深度阅读需要克服阅读初期的晦涩和畏难情绪,人文课程的开设,可以引导学生有意识地品味书中的深刻内涵,培养学生在读书中思考,同时学生遇到不解内容还可与老师交流,发掘读书的乐趣,形成求真求实的读书风尚。

(四)在学校营造浓厚读书氛围

引导大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在学校举办读书节,让更多的学生参与进来。鼓励他们创办读书协会、文学社、读书角等社团组织和交流平台,有必要给予一定的资金支持。让他们自我管理、经营,这样容易在学生中产生影响力,也容易被广大学生接受和认可。通过社团等交流平台,为学生提供一个展现智慧、碰撞思维的舞台,通过长期经营,发挥朋辈之间的带动作用,营造积极的读书氛围,并且学校通过网络,标语等形式进行大力宣传,形成一种“爱书、读书”的校园文化。

为了进一步营造浓厚的读书氛围,学校可以定期举办丰富多彩的读书活动,开展读书月、读书知识竞赛、读书达人评选等校园活动,激发学生的读书热情。同时,在图书馆等文化阵地建设中加大投入。丰富馆藏资源,及时更新刊物,科学管理、优质服务、方便信息检索,提供舒适优雅的读书环境,吸引大学生走进图书馆,在图书管里找到归属感。此外,高校图书馆也要主动适应学生阅读方式变化,丰富电子图书资源,提高对电子刊物的准入标准和严格的编辑审核,提高馆内电子读物质量,强化馆内资源的准确性,为学生提供真实可靠的信息资源。

参考文献:

[1]李雪银.关于提升大学生阅读质量的若干思考[J].高校辅导员,2016(03):30-33.

[2]孟珍珍,安薇,咸晓红.大学生阅读现状调查研究[J].高校辅导员,2019(01):73-76.

[3]卢秀峰.网络环境下大学生碎片化思维的表现及成因探析[J].高校辅导员,2016(03):26-29.

[4]陈文婷,楚永全.大学生阅读现状、问题以及改进对策[J].高校辅导员,2013,(2):58-62.

[5]《季羡林谈治学读书》:天下第一好事,还是读书[J].共产党员(河北),2015(10):52-53.

[6]刘英梅.全媒体时代大学生阅读环境分析[J].图书馆建设,2012(03):77-81.

[7]郝秀娟,陈剑,刘健,张宁.大学生读书活动的开展和指导[J].中国成人教育,2014(13):148-150.

[8]何润.新媒体影响大学生阅读方式的效应分析[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5(03):81-83.

[9]党怀兴. 倡导阅读经典-提高大学生的人文素养[J].中国大学教育,2010,(3):9-11.

[10]郑爽.当代大学生阅读方法初探[J].高校图书馆工作,2012,32(04):91-93.

[11]张立群.当代大学生阅读行为及对策分析[J].图书情报工作,2015,59(S2):105-107.

[12]王慧敏.微信公众号在高校抗疫工作中的应用——以疫情期间“高校辅导员在线”微信公众号运营为例[J].高校辅导员学刊,2020,12(04):11-14.

[13]楼艳,韩宇瑄.高校辅导员的职业发展需要与价值实现[J].高校辅导员学刊,2020,12(04):15-19+25.

[14]范蕊,朱以财.高校辅导员本领恐慌的原因透视及破解途径[J].高校辅导员学刊,2020,12(04):20-25.

[15]商丹,田晏东.全国优秀辅导员年度人物的职业现状及培育——基于2008-2018年度人物的分析[J].高校辅导员学刊,2020,12(04):70-76.

[16]岳修志.基于读者自主调查的大学生阅读状况分析——以中原工学院为例[J].图书情报工作,2015,59(20):12-17.

[17]崔波.高校读书节的设立和运行状况调查分析[J].图书情报工作,2015,59(20):6-11.

[18]吴锦辉.2014年高校阅读推广活动优秀案例分析与启示[J].图书情报工作,2015,59(10):79-85.

[19]张建静.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研究综述[J].图书情报工作,2014,58(S2):120-125.

[20]柳春清,范林海.“中国梦”背景下大学生读书状况的现状调查与培育路径[J].理论界,2014(08):160-162.

[20]安达,乌吉木吉,郝凌峰.“读好书”与“好读书”:大学生读书情况调查研究[J].长春工业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14,35(02):54-56.

[15]岳修志.基于问卷调查的高校阅读推广活动评价[J].大学图书馆学报,2012,30(05):101-106.

[16]徐海军.对大学生课外阅读现状的调查与思考[J].中国科技信息,2010(17):241-242.

[17]王维.基于调查问卷的大学生读书现状调查分析[J].辽宁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32(02):251-254.

[18]孙秋英.大学生读书现状调查及分析[J].理论学习,2006(01):35-36.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