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会自我保护 预防校园欺凌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11-16
/ 2

学会自我保护 预防校园欺凌

张小燕

福建省漳州市南靖县第三实验小学

摘要:近年来,校园欺凌事件屡见不鲜,从媒体上看到的图片,视频,真是让人触目惊心。校园欺凌事件严重伤害了学生的身心健康,引起了全社会的广泛关注。
关键词:校园欺凌;自我保护

我校是一所新成立不久的寄宿制学校。建校六年来,我们学校没有发生过严重的校园欺凌事件,这是让人非常欣慰的事。这说明我们的教师教育有方,也说明我们的同学遵守校规校纪、有法律意识。但是我们也非常清楚,在高年级学生中,以大欺小、倚强凌弱的事情也时有发生,而且寄宿生中也有被同宿舍欺负的事情发生。虽然没有发展到校园欺凌的程度,但也足以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

一、校园欺凌的主要行为

1. 打:肢体冲突,打架。

2. 骂:给同学取绰号,语言侮辱、讥讽同学

3. 传:班级或校园内传播谣言,进行语言上的人身攻击

4. 毁:撕坏或损毁同学的书本、文具、衣物等私人物品

5. 吓:威胁、恐吓、逼迫同学做其不愿做的事

二、校园欺凌的主要成因

为什么有那么多的校园小霸王的出现?

1、现在的学校教育只重视教学成绩成绩,而忽视了学生的道德品质的教育。平时的教学工作中缺乏必要的管理。一旦出了事,又急于息事宁人。

2、独生子女多,在家庭里被过度溺爱,导致出现了任性、骄横等不良性格缺陷的存在。不良的性格,催生出了一些心理障碍。孩子年纪小,自制力差,遇事只能由着自己的性子来,容易冲动。

3、手机、网络等电子产品的普及,学生难免会接触到一些社会暴力影片、游戏等。有的学生甚至会沉迷于网络游戏,就会出现模仿。

4 法律界定不清晰,惩戒不严,以及学校法制教育的缺失。

我国法律规定,14 周岁以下属于完全无刑事责任能力人,对任何犯罪不负刑事责任,让不少孩子有恃无恐。

三、校园欺凌的主要信号

1.孩子突然不愿意上学,甚至出现逃学、装病请假等情况,可能是在学校被欺负了。

2.身体伤痕,孩子身体表面无故出现瘀伤、抓伤等人为伤痕,很可能是遭遇暴力。如果孩子大热天穿长袖,可能是想遮掩什么。

3. 孩子经常要带很多零食或钱去学校。如果孩子连续几天,突然要求带零食或钱上学,就要留心了。

4. 情绪低落,孩子回家经常带着伤心、沮丧情绪,并且不愿意与你分享学校里的事。很可能在学校受到言语诽谤等精神方面伤害。

5. 睡眠问题,失眠、噩梦、尿床等问题也是孩子遭受暴力侵害的表现之一。

四、校园欺凌应对策略

1. 遇到校园暴力,一定要沉着冷静。告诉孩子保持镇定,采取迂回战术,尽可能拖延时间,争取机会求救。

2. 及时求救。必要时,向路人呼救求助,采用异常动作引起周围人注意。

3. 保证人身安全。人身安全永远是第一位的。可以试着通过警示性的语言击退对方,或者通过有策略的谈话和借助环境来使自己摆脱困境。但一定不要激怒对方。

4. 一定要及时告诉家长。如果遭遇校园暴力事件一定要告诉家长,不管对方怎样恐吓,都要告诉家长,并给孩子足够的安全感,心理安抚。

五、预防为主,教育为先 

1、要加强校园值班和校园巡查工作,重要时间(早上上学、中午午休、放学后至晚自习前、晚自习后)、重要场所(操场、食堂、宿舍楼、教学楼)的巡逻和查看,并做好相关记录。

2.学校要在部分重要场所增加高清监控摄像头,对已有的非高清摄像头进行部分更换,从技术上提高防范、发现、制止校园欺凌事件的能力。

3.开展专题教育。集中对学生进行校纪校规教育、遵纪守法教育、行为规范教育和安全防范知识教育,邀请公安部门到校开展法制教育。

4.开展主题班会教育。以主题班队会的形式,结合近期国内、省内的发生的一些校园欺凌事件,进行案例分析, 帮助学生树立纪律观念、法制观念,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学会与人交往、沟通、交流能力。

5.对特殊人群加强重点防范。要把单亲儿童、留守儿童作为重点关爱对象。把班级中纪律较差、喜欢拉帮结伙、有暴力倾向的学生要重点关注对象。同时,利用心理咨询室开展学生心理健康咨询和疏导。

6.化解各种矛盾要及时。班主任及任课教师要随时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高度重视学生之间的矛盾排查和化解工作。认真排查学生之间的矛盾纠纷,做好矛盾化解工作,避免矛盾激化,发生过激行为。要及时发现并立即收缴学生携带的管制刀具和其他可能危及校园安全的物品。

7、开展家校合作。学校和家长密切合作,教育学生要明辨是非,不做违反法律和社会公德的事。一旦孩子有什么异常举动,及时与学校进行沟通。

总之,孩子的成长牵动着每个家长的心。特别是寄宿制学校,孩子一周有五天学习生活在学校,难免会有些磕磕碰碰。这就需要我们所有教师细致的工作,才能防范于未然。因此,我们倡议,学生必须按照《小学生守则》和《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严格要求自己,在成长的过程中才能不犯错误。
参考文献:
[1]家庭教养方式对小学生校园霸凌的影响:社会问题解决能力的中介作用

[D]. 李津宇.吉林大学 2019
[2]《教职工、学生及家长视角下的校园霸凌》(第四章)翻译实践报告[D]. 曾红梅.四川外国语大学 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