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培育之道——以“从原始社会到奴隶社会”为例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11-23
/ 2

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培育之道——以“从原始社会到奴隶社会”为例

赵必义

浙江大学附属中学 310016


【摘要】:党的十九大明确提出:“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发展素质教育,推进教育公平,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高中思想政治课承担着学科知识传播任务的同时也是德育教育的主阵地,通过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的培育,有利于发挥思想政治课程对立德树人的重要作用。如何使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在课堂教学中落地生根、如何有效开展课堂活动等,本文将通过新教材必修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的“从原始社会到奴隶社会”的教学中对如何落实学科核心素养做几点思考。

【关键词】:学科核心素养 课堂教学 思考

根据《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2017年版)的要求,新教材的内容突出呈现了通过活动型学科课程提高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来实现新时代背景下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和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根本目的。笔者有幸参与新教材关于“从原始社会到奴隶社会”的试教工作,“从原始社会到奴隶社会”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开篇第一目,阐述了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中,人类社会经历了从原始社会到奴隶社会的转变,证实了奴隶社会替代原始社会是人类历史的必然,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矛盾运动的结果,更明确了“生产关系是否适应生产力的发展”是判断一种社会形态替代另一种社会形态是否是历史进步的主要标志,为分析为什么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为什么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奠定坚实的理论基础。如何通过有效教学,构建活动性学科课程让学生真正掌握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落实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在教学实践的基础上,思考总结以下几点:

一、依据课标,精心研究教材。教材的编排、课程的实施、教学活动的开展、教学评价的落实都必须以课程标准为依据,要开展有效地课堂教学,必须深入研究课程标准,找准教学的方向、明确教学目标。教材是教学的基本载体,要通过研究教材,明确教材的逻辑关系,以此制定教学环节,开展教学活动。本课主要阐述了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中,人类社会经历了从原始社会到奴隶社会的转变,分析了原始社会为什么没有剥削、没有压迫,阶级和国家是怎样产生的,人类文明诞生的标志和原因,证实了奴隶社会替代原始社会是人类历史的必然,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矛盾运动的结果。因此,本课学习的主要任务是揭示“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矛盾运动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这一规律,在社会历史形态的更替中把握历史发展的规律,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矛盾的能力,在面对社会发展的实践中,作出科学的解释、正确的判断和合理的选择,从而提高学生科学精神素养。

二、围绕议题,创设鲜活情境。议题式教学是新课程实施的有效抓手,议题的确定对教学内容的引申、课堂活动的开展、教学目标的落实、学生情感的深华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本课以“探寻人类生存之路”为总议题,分设“如何生存”和“如何更好地生存”两个子议题。生存是生物的本能,如何生存及如何更好地生存是人类要解决的基本问题。以生存为切入口设计议题,可以顺理成章的达成“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矛盾运动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的教学目标,将教学内容生活化、实践化,引导学生的价值判断。

议题的开展需要情境为载体,引出相应的问题,在解决问题的活动中落实教学目标。鲜活的情境创设,可以让学生的学习激情活起来、脑子动起来、议题议起来。本课围绕“人类如何生存”的议题,创设模拟原始社会生活状态的情境,借用石器、金属器具等工具将小组分为占有和不占有先进生产工具的群体,让学生讨论如何利用手上的工具生存下去的课堂活动中,引导学生更清晰地把握私有制的确立、阶级的分化、奴隶制国家的产生都是由生产力水平决定的。围绕“如何更好地生存”议题,向一部分学生发放金属器具,制造不同“部落”产生利益冲突,论证生产工具的改进对生产力的发展、对生产关系的变革以及对人类文明的产生都有至关重要的作用。最后,明确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低级的社会形态被更高级的社会形态所取代,是历史发展的必然。学生置身于原始社会到奴隶社会的生活情境中,极大地提高了参与课堂活动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让活动型课堂落到实处,也更能让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科学精神在学生心中生根发芽。

三、科学设问,推进课堂活动。根据课程标准要求,活动型学科课程要实现“课程内容活动化”“活动内容课程化”,为避免课堂活动流于形式,设问必须能打动学生、能引导学生进行思考、能促使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原始社会和奴隶社会本身时间跨度长,距现实生活遥远,学生也缺乏相关的生活经验,而且很容易就上成了历史课。本课在创设原始社会到奴隶社会生活情境的基础上,通过系列化的设问,包括“说一说石头在原始社会的作用”、“犁、金属工具等发明,给你们部落带来了什么影响”、“如何看待奴隶社会替代原始社会”等服务于具体情境的设问,从“如何生存”到“如何更好地生存”再到“是否能实现更好地生存”,引导学生深入剖析、合作探究,在价值冲突中深化理解,做出正确判断。同时,以史实为依据,对学生活动的结果进行论证,既避免了将政治课上成历史课,也很好的运用了历史知识为验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科学精神提供历史依据,让历史知识服务于科学精神,提升学生的科学精神素养。

四、巧用道具,增添课堂活力。针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的一些历史味较浓厚的内容教学,如果能巧妙地借用道具“引人入胜”,不仅能避免因讲述史实带来的乏味,而且能依托历史情境,让学生置身其中体会历史的魅力,对组织教学活动、探究课程议题、激发学生兴趣、尊重学生主体地位等都能起到良好的作用,还能增强对历史的理解。本课最大的亮点,在于巧妙地利用石具、金属器具等道具,精心设计生产工具在小组间的占有(一是将学生分为6个小组a、b、c、d、e、f,把收集的6块石头分发给其中5个小组,a组2块,f组0块;二是将“新石器时代末期”的4件金属工具中的2件分给a组,另外2件分别分给b组和c组。以上两个情境为递进关系),让学生在思想、利益甚至“生存”等领域产生冲突,在冲突中寻求“生存”和知识的突破。在这样活泼有趣的课堂活动中组织教学,不仅学生的参与度极高,而且原本抽象的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也就能理解的很深刻。

五、多元评价,关注生活实际。课程教学评价是多元的,可以是以小组为单位进行等级评价、可以通过课后练习考试进行评价,但课程的教学与评价必须凸显价值引领的意义。本课教学内容主要在于揭示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明晰人类社会发展规律,指向科学精神素养的培养。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行为表现和具体任务类型并非一一对应的特征,本课力求通过同一任务的完成来反映多个学科核心素养要素的发展。在教学设计中课前布置学生参观良渚博物院,引导学生认同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弘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矛盾运动中,引导学生认同社会形态的变革有其历史必然性,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提高政治认同;结尾情感升华,引导学生认真学习、关注自己的成长道路,为追求幸福生活努力奋斗,自觉承担社会责任,提升了公共参能力。

学科教学与社会实践活动相结合,是活动型课程的显著特点。凡是经过学生亲身体验获取的知识终将化为内在的品质,凡是忽视社会实际的教学都是死教学,开展社会实践活动,让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实际相结合,能引发学生的情感共鸣。本课围绕“生存”议题,以参观良渚博物院的感受开篇,借用石器带领学生将指针拨回千年之前;以回看人类和学生自己走过的路,远眺前行的路,去追求美好而幸福生活努力奋斗结尾,将学生拉回现实,时刻提醒学生关注实际,从实际出发增强自身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提升并非一日之功,任何一个核心素养的落地都需要通过情境的设置、任务的驱动、活动的组织等来实现,需要每个教师以学生为主体,不断地进行教学研究、反思、总结、实践,相信思想政治核心素养一定能在学生的主动参与中落到实处,凸显思想政治课立德树人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