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德课对低年级视障学生心理问题辅助矫正初探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11-23
/ 2

品德课对低年级视障学生心理问题辅助矫正初探

李飒

云南省昆明市盲哑学校 650032

摘要:本文根据盲生的心理特点,阐述了通过品德教育课堂教学,选择适合孩子们的教学方法帮助盲生学会处理自己生活、学习中存在的问题,积极引导学生认识自我、树立自信,克服心理障碍,为心理健康教育起到了辅助作用,更好的帮助盲生走出心理困惑。

关键词:品德课 视障学生 心理问题辅助矫正

思想品德教育主要是帮助学生学会做人、学会做事,从心理上、思想上和行为上认识社会、适应社会,从而更好的投入到日常学习生活中来。盲校是一个特殊的教育阵地,她所教育的对象视障生是一个特殊的受教育群体,这个群体不同于普通的学生,他们有着特殊的生理和心理特点。思想品德教育课程在盲校中和普校一样,同样是德育教育的主要途径之一,在盲校课程设置中占有一定的比例,学校也会根据自己学校学生情况对课程建设进行规划调整,编写校本教材,更好地帮助本校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那么如何在品德教育课程中对盲生存在的心理问题潜移默化的予以矫正一直是我们在品德课教学中进行探索的一个“点”。针对低年级盲生,我们可以通过品德课课堂教学在发现问题后予以积极引导,再和心理健康教师一起分析这些问题存在的原因及解决方法,以便更好地帮助盲生处理自己生活、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帮助他们走出心理困惑。

一、低年级盲生存在的共性心理问题

根据北京医科大学相关调查研究:盲生无论是在自我意识、情绪特征、意志品质还是人际关系上均与普通学生存在明显差异。盲生由于丧失或部分丧失获得信息的主要渠道,这给他们整个的心理活动和行为方式带来巨大的影响。通过在盲校工作若干年对盲生进行的问卷调查整理分类,以及和同行交流沟通中,我们发现低年级视障学生主要存在以下几方面心理问题:

1、自卑:根据北京医科大学青少年卫生研究所对盲校237名8-20岁的盲生的调查研究有自卑心理的盲生占27%,视力障碍会让孩子们明显感觉到不同于别人,他们大多认为自己会给别人带来麻烦,而更希望呆在一个特定的熟悉的环境中,比如校园内,学校中不乏有盲同学在周末可以被家长接回家但不愿意回去,宁愿呆在学校,这反而更加体现出他们不愿意与外界交往,甚至缺乏交往的勇气和信心,用他们自己的话说就是“回去不好玩!”因为学校有许多和他们一样的盲童,他们在这里才有存在感。

2、情绪化:研究中有27%盲生情绪波动较大,往往前一秒还是高兴的,后一秒就会郁郁寡欢,记得在一次教学中有一个低视力学生,智力正常,课堂教学中反应灵敏,老师在课堂中提出问题后他可以立刻举手回答且正确率较高,听到老师表扬他回答正确时就非常高兴,但当老师提出第二个问题并未再次请他回答时,就常常表现出干扰课堂教学的行为,这种情绪上的变化不仅仅是个案,除了课堂表现外还存在于同学们的课间玩耍、宿舍生活等方面。

3、敏感:研究显示47%的盲生比较敏感,对事情的关注度明显高于健全孩子,特别在意他人的行为和语言,在日常交流中很容易感到他们对事物的看法常常钻进“死胡同”、“认死理”, 有时候仅仅因为一句话而做出极端的事情,认为不被理解,感觉被抛弃,而将自己封闭起来,不愿再和他们认为“歧视”他们的人做任何交流甚至包括自己的父母。

4、交流障碍:人际交往的定义是指个体通过一定的语言、文字或肢体动作、表情等表达手段将某种信息传递给其他个体的过程。而盲生因视力障碍,无法通过这些手段来达到与外界交流、交往的目的,长此以往便开始慢慢封闭自己,不善于与外界进行交流,担心自己的外貌、行为表现、被别人嘲笑。盲生虽然来自不同的家庭环境,但有着相同的“命运”,使他们在心理上得到沟通,有一种“同病相怜”的感觉,来到学校后他们迅速组成“小集团”,不愿与他人沟通,所以在调查研究中发现有23%的人只愿与盲人交朋友,而不愿与健全人交往。

二、发挥课堂教学主渠道作用,辅助盲生矫正心理问题

在盲校我们普遍感到教师的引导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学生对教师的依赖性较重,也充分相信教师的言行,我们尝试在品德课中加以引导,适当的将一些心理学知识融入到日常教学中来,平时多注意观察每个学生特点,多注意收集社会生活中和学生相关的事例,教学过程中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充分发挥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辅助盲生克服心理障碍,用大量事例帮助学生扭转性格缺陷,减少自卑、敏感、情绪变化、交流障碍等心理问题,正确认知社会,积极适应社会,为将来更好的融入社会生活打下基础。

  1. 创设活动平台,引导自我认识的改变

低年级的学生可塑性强,我们的教师课堂上进行的教学活动可以对学生产生一定的影响,因此我们在品德课教学中创设体验、合作和自我反思的活动平台,促使学生尽可能直观感受和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以寓教于乐的方式,将学生们课堂上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参与,将教学和学生活动相结合,提升学习能力、思考能力、交流能力等综合素质,让学生将学习变成一种乐趣,从而获取更多的收获。如在三年级品德课的教学中,有一课“我的兴趣和特长”,在教学过程中着重创设情境,引导学生主动说一说自己的兴趣爱好,并鼓励学生进行展示,最后对大家的特长展示给予肯定,肯定他们的兴趣爱好是健康的、有益的,告诉学生良好的兴趣爱好有利于我们身心的健康发展,使学生认识到广泛的兴趣可以给生活带来乐趣,兴趣爱好通过不懈的努力练习也可以走向世界,比如舟舟,一个智力残疾的孩子,他通过自己的坚持和自信,指挥世界顶极乐团演奏,向世界展示了自己的指挥才能。通过实例引导学生展开小组讨论,合作探讨,让每个孩子都有发言的机会,都敢于主动发表自己的观点,最后得出结论,这个世界不仅仅只有我们孤独的存在,我们要敢于表现,展示自我,因为自信不但能帮助我们获得成功,甚至可以创造奇迹,由此在潜移默化之中,让孩子们随着教学课程的推进慢慢对自我认识有所改变,建立自信,不再选择躲避,帮助学生课后更好的与心理健康老师之间的交流与沟通。

2、借榜样的力量,提高对自身价值的认可

盲生因为自身视力障碍,社会活动范围受到极大的限制,由于缺乏有效的交流手段,他们思维的发展受到很大影响,接收的信息量较少,很难了解外界环境,容易产生排异的情绪。在日常观察中我们发现孩子们对同为残疾人更容易产生好感,尤其是对成功的残疾人更容易产生敬仰之情。我们在品德课课堂教学中尝试融入成功的残疾人士实例为教学资源,通过共同讨论,互相启发 ,让孩子们敞开心扉,说出感受。如在讲授“应对挫折”这节课时,让学生课前思考自己生活或学习中遇到的挫折有哪些?课中将学生进行分组,请同学们互相说一说我们遇到过哪些挫折,遇到挫折后我们应该怎么办?在讨论过程中发现有学生对问题的看法存在狭隘、钻“死胡同”的现象,此时就需要我们及时引导,比如引用海伦·凯勒的故事,虽然她从小两耳失聪,双目失明,但是她却为人类做了很大的贡献,命运对海伦·凯勒是残酷的,虽然身体上残疾了,心灵上却没有残疾,命运给她的回报也是丰硕的。最后再次进行分组讨论“遇到挫折后我们应该怎么办?”大家共同来分析应对挫折的方法,每组派一个代表发言,最后发现孩子们在说到应对挫折的方法时已经和举例前的消极、沮丧完全不同了,此时我们可以举更多的身残志坚的故事与学生分享,激励同学们克服自卑心理,积极展示自己的长处,相信明眼人能做到的我们一样能做到,只要肯尝试、肯努力,就一定能获得成功。课后我们将学生们的课堂发言和心理健康教师一起分析,以便更好的帮助他们走出困惑,提高对自身价值的认可。

3、增加社会实践课程,提高人际交往能力

通过自我认识的改变和自我价值的认可,打开对外交流之门,拓展交流渠道,克服交流障碍。由于视觉障碍,孩子们基本上都是“两点一线”的生活,周五下午由家长接回家,周日下午再送回学校,甚至有家在山区交通不便的学生,一学期才回家一次,完全与社会脱节,所以在思想品德课中我们增加了社会实践课程,比如有一节内容为“走进购物场所”,我们就利用两个课时带孩子们去超市购物或者去菜市场,让他们去感受熙熙攘攘的人群,去感受与人交流后获得自己满意的物品的成就感……和外界接触多了,孩子们的感受也慢慢有了变化,他们对社会实践课满了期待,我们也尽可能的创造条件,走出校园,走进社区、走进各类市场,与不同的人打交道,以此让他们慢慢变得敢说话、敢交流,拓宽他们的人际交往能力。

品德课在对盲生心理问题上起到了很好的的辅助作用,和心理健康教育是相辅相成、相互渗透的,二者结合以取得教育效果最大化,这种优势也是其他学科无法比拟的。在盲校的品德教育课程中我们需要了解每一个孩子的心理特点,选择运用恰当的课堂教学方法,在教学过程中积极引导学生认识自我、树立自信,接纳自我,克服心理障碍,改善盲生与外界交流的局限性,帮助盲生走好每一步,形成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为今后回归社会打下基础。


本文为2019年度云南省哲学社会科学教育科学规划项目(一般项目)“视障儿童自我意识与行为问题的关系研究”(立项编号AC10019)的研究成果。


文献:

1、刘大巍 谈盲生社会交往能力的培养 《文学教育》2018.2

2、布文锋 论盲生社会交往障碍及其解决对策 《中国特殊教育》 20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