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小学生记叙文写作观察力的培养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11-24
/ 2

论小学生记叙文写作观察力的培养

陈静

江苏省南京市栖霞区实验小学,江苏 南京 210046

摘要:记叙文写作是小学语文作文教学的重点和难点,但就目前我国小学中高年级段学生记叙文的写作现状来看,情况着实令人担忧。学生观察力的不足造成了记叙文写作总体水平偏低,而教师在教学中缺乏有效的培养观察力的方法,影响了作文教学的质量和效果。本文联系实际,总结小学记叙文写作中观察力不足的种种表现,并从教师教学的角度探求原因,进而寻求培养小学中高年级段学生的观察力,提升记叙文写作水平的行之有效的教学策略。

关键词:小学中高年级段;记叙文写作;观察力;教学策略

小学生记叙文写作观察力不足的表现

目前小学中高年级段的学生在记叙文写作的时候,在题材的选择上往往不能充分挖掘身边的素材,对人物进行描写时长于概述,却很少在具体生动的细节刻画上下功夫,叙事情节单一,平铺直叙,写出来的作文只是文字的堆积,缺乏真情实感的自然流露,更是无法将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独特的感受和真切体验表达出来,缺乏感染力。其根本原因主要源于学生做人不会用心地去体验生活,写文章的时候不善于充分调动自己的生活体验。

小学生记叙文写作观察力不足的成因

(一)教学内容欠缺观察模块

在小学记叙文的写作教学中,大多数语文教师的教学观念和教学方法比较落后。课堂上,有些教师只重视写作程序的指导,重点讲解各种写作技巧,却花很少的时间在学生的观察实践、体验生活中的善恶美丑的指导上下功夫。有些教师甚至错误地认为,观察本就是学生应该具备的素质,不需要花费太多时间去指导,因而在制定教学计划的时候不会将作文观察列入到教学任务中去,不会去设计与作文观察训练相关的教学活动,因此教师在教学时对观察知识的讲授就会不具体、不系统。其实,观察能力的培养必须经过系统的训练,相对于写作技巧,在写作能力中更具有基础地位。

(二)写作环境欠缺良好氛围

如今,我们所生活的社会正处于信息爆炸的时代,社会政治经济不断发展,科学技术等都在不断的进步,手机、电脑等通讯设备无时不刻不充斥着学生的生活。学生在平时本就面对着繁重的课业压力,即使空闲下来,也不会花费太多时间去观察周围的世界,用心去体会生活中的美,而是把多半的时间都花在了游戏、聊天,看视频、网上冲浪等虚幻的模拟世界。在地铁里、在公共汽车上,在任何空闲的角落,你看到的永远都是只顾低头玩着手机的人们。在这样的社会环境下,小学中高年级段的学生身心都处于发育时期,对外界的新鲜事物仍然充满好奇。面对着外界这些诱惑,也会不自觉加入这一行列当中去,比如:玩王者荣耀,吃鸡,刷抖音等等。在这样的社会潮流背景下,他们能够用心观察周围世界的机会越来越少,长此以往必将导致学生对观察度的敏锐力越来越低。

、培养小学生记叙文写作观察力的途径

(一)激发学生观察的兴趣

如何激发小学中高年级段学生观察的兴趣?这里我们可以分为三个方面,首先是用范文激发学生的兴趣,语文课本中就有许多值得借鉴的范文。比如部编版语文课本中《搭船的鸟》,文章主要讲述了作者与母亲坐船到乡下外祖父路上发生的事,其中主要描写的是翠鸟站在船头然后冲进水里捕鱼的情景。作者生动形象的描写了翠鸟的翅膀和羽毛以及捕鱼时的动作,将作者在船上观察的场景具体化,这是这篇文章的成功所在,更是作者超凡观察力表现的结果。凡此例文,无一不是激发学生观察兴趣的好的教材。其次是通过创作实践提高兴趣,教师在教学中应该为学生创建一个积极民主的氛围,以保证学生练笔的自由。最后是通过社会实践活动增强学生观察的兴趣,不断扩大观察视野,不断丰富观察内容使学生真正懂得1“语文学习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的道理。教师在教学中可以通过三种形式来组织实践活动:首先可以采取综合实践活动的方式,组织学生写调查报告、研究型学习报告和专题小论文;其次可结合学校开展的德育活动、运动会、文化科技节、社团活动等组织学生写纪实性或感想类文章;最后是结合语文研究性学习,开展阅读、采访、参观、游记、记游等活动,组织学生写读书笔记和作品评论等等。

(二)指导学生观察的方法

1、观察入情,用词生情

王国维说:“一切景语皆情语也”。日月星辰、花鸟草虫本没有什么情感,只要带着情感去观察,便可产生感情。正如王夫之所说:“情景名为二,而实不可离。神于诗者,妙合无限,巧者则有情中景,景中情。”这“情”就是人对景物的的审美情感。这种情感促使我们对所观察的景物产生浓厚的兴趣,在这种浓厚兴趣的驱动下,我们又更加深入细致有情感的去观察事物,情随景迁、触景生情,讲的就是这样的道理。所以,在观察之前,我们首先要有情。

怎样才能将我们在生活中观察到的东西形象生动地将表达出来呢?这就要靠语言来进行“包装”。所以,除了用心观察生活中的事物外,我们在写记叙文的时候,一定要注意用词的选择。学会锤炼词语,选用一些精彩的动词、形容词的时候,要多次的进行辨析和筛选,精心的锤炼词语使其能够准确生动的修饰和限制所要描写的内容,从而达到以少胜多,一字传神的效果。

2、观察有序,主次分明

教师在进行作文教学时,首先要做的就是让学生明确观察的目的。因为只有确定了明确的目的,学生在观察时才不会随意的东张西望、瞎看乱看。如果目的不明确,学生浮光掠影的东看看,西看看,自然不会有深刻的印象。其次,学生在观察的过程当中,教师应指导学生学会观察重点、抓住事物的主要特征去观察。任何事物的特点都不可能只有一个,它们的特点涵盖了很多个方面。学生如果不分清观察的主次,观察时不突出重点,那么写出来的文章就会像记流水帐一样平铺直叙,毫无新意。这就要求教师在上课的时候要结合课文内容,带领学生一起分析鉴赏作者观察细致的地方,并抓住典型例子启发学生。

(三)培养学生观察的习惯

怎样才能培养学生良好的观察习惯呢?最有效的办法就是指导学生写观察日记或周记,而且写出来的东西必须是真实的。但是,观察习惯的养成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它是一个长期的循序渐进的过程,我们必须持之以恒、坚持不懈地去观察。所以,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学生都要有观察的意识,用个人独到的眼光和敏锐的观察力去留心观察周围的事物或现象,做生活的有心人。经常这样,就会自然的养成良好的习惯。

那么,通过什么样的方式才能使学生养成坚持写观察日记的习惯呢?参与生活、体验生活是最好的方法,就是走写作活动化的道路。教师应引导学生参加丰富多彩的社会活动,带领学生走进大自然,走进社会,捕捉生活热点,在生活中积累知识和经验,学会感受生活中的美好。正如著名作家老舍说:“要天天记,养成一种习惯。刮一阵风,便记下来了;下一阵雨,你也记下来。因为不知哪一天,你的作品里就需要描写一阵风或一阵雨。你如果没有这种积累,就写不丰富。”

小学生记叙文写作教学中观察力的培养近年来一直是语文教学研究的热点。可目前学者们对观察能力方面的研究成果并不是很充实。所以,学生的作文观察能力的培养应该受到更多的重视。本文以小学生的记叙文写作中观察能力的研究为载体,从题材、内容、语言三个角度入手,细致分析当前学生的记叙文写作因观察力不足而存在的表现,并从教师角度对小学语文教师培养学生观察力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最后提出培养小学中高年级段学生观察能力的策略。首先教师在教学时要注重引导,激发学生观察的兴趣;其次,教师教给学生如何观察的方法,引导学生要观察入情、用词生情,观察有序、主次分明;最后,要让学生在平时生活中学会留心周围事物,坚持写观察日记,养成良好的观察习惯。教师可通过这几种方式,带领学生努力探索出一条培养小学中高年级段学生记叙文写作中观察力的途径。

参考文献

[1]叶圣陶:《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0:第123页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订.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第11页

[3]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订.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第23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