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班级管理中“学困生”转化的PDCA思想运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11-25
/ 3

高职班级管理中“学困生”转化的 PDCA思想运用

姚金雨

恩施职业技术学院

摘要:PDCA循环包括计划、执行、检查和行动处理,旨在质量管理成效目标的实现,是系统管理活动的科学程序。文章基于PDCA循环思想,结合当前高职班级管理工作中“学困生”转化实践,探讨了高职院校“学困生”的含义、一般特点与转化难点等,并依循PDCA循环程序,把高职班级管理中“学困生”转化工作,对应到P、D、C、A四个阶段,从系统视角探讨如何开展班级“学困生”转化工作的PDCA循环流程,总结了PDCA循环在高职班级“学困生”转化中的导入要点,期望能够为高职班级管理“学困生”转化提供些许参考。

关键词:PDCA循环;高职班级管理;学困生;转化工作

一、引言

“学困生”是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与学校管理活动中观察的重点对象。“学困生”转化工作是学校德育工作的难点之一,“一块难啃的骨头”是现实教育中许多老师对“学困生”教育与管理的真实感受,高职院校“学困生”是现实中高职教育不容忽视的现象存在。高职院校“学困生”的转化是实施素质教育的要求,对构建和谐校园有着重要意义,对高职学生的全面发展、终生发展,国家全民素质提升有着深远意义。

二、质量管理活动中的PDCA循环思想

PDCA循环是管理学中全面质量管理体系运转的一个通用模型,又叫质量环,最早由休哈特构想,随后由美国戴明博士挖掘、宣传,运用于质量管理过程中的持续改进。PDCA循环按照计划(plan)、实施(do)、检查(check)和行动改进(action)四个阶段循环不止,如同车轮周而复始连续不断地向前转动。PDCA循环管理由四个阶段构成:一阶段为计划,目标确定与方案制定;二阶段为实施,根据设计开展具体运作;三阶段为检查,检查实施行动后的效果,找出没能解决的问题;四阶段为行动处理与改进,成功经验予以标准化,失败经验予以总结,未能解决的问题进入到下一个PDCA循环。计划阶段目标的达成,必须依循与聚力于渐进的阶梯式目标优化。PDCA循环思想如图1所示:

画布 71

图1 PDCA循环图

PDCA循环四个环节缺一不可,计划是基础,执行是关键,检查是手段,处理是核心,环环相扣使得循环能够上升到新的高度。这种活动的轨迹与高职班级管理“学困生”转化工作的运行轨迹本质相同。为此,将PDCA持续改进的全面质量管理思想运用于高职班级管理活动“学困生”转化全过程,使高职班级管理“学困生”转化工作过程依循PDCA循环的持续改进,最终实现高职班级“学困生”转化工作成效。

三、高职班级“学困生”含义、显见特点与转化难点

1.高职班级“学困生”含义

对于有考评制度存在的学校教育,总会存在一部分“弱势”群体——学习上的困难生,教育管理中习惯称之为 “学困生”。但对于什么是“学困生”?如何判定“学困生”以及如何转化“学困生”却非简单之事。首先,“学困生”是一个相对概念,因比较而存在。通过梳理研读文献,对什么是高职院校“学困生”,本文认为:高职院校“学困生”是指这样一类学生,智力水平正常,外在学习要求难以应付,自律能力有限,学习成绩暂时落后与低于同年级或同龄学生,不能达到预期学习目的。常见表现:对学习不感兴趣、学习方面活动性弱、课堂注意力不集中,等等。

2.高职班级“学困生”显见特点

研习相关文献,结合高职班级管理工作的日常观察,现实中高职院校“学困生”显见特点:一是课程学习方面,存在难度。上课注意力不集中,作业拖欠不交,学习新技能能力弱,考试多门功课不及格与不及格中的低分包揽等。二是日常活动与行为表现方面,较为散漫被动。参与性、活跃度常态缺席,有自我为中心,却没有主体性。三是人际交往关系方面,亲密朋友较少或没有,与父母、老师被动交流,大多成为无效交流形式。四是高职院校“学困生”中,部分沉溺于网络,如游戏、社交、购物、营销等,全部心思被网络占据……对于高职班级“学困生”个体的转化,需要基于高职教育规律,从上述方面找到“知”“情”“ 意”“ 行”教育引导的可能端口,开展转化工作。

3. 高职班级“学困生”转化难点

任何成功的转变,一定是主体自身持久稳固的改变。由此,高职班级“学困生”转化工作难点在于:一是内在因素,包括主体自身的认知、情感、意志、行动等;二是外在因素,如外在心理支持、物质环境支持,丰富适切的学习活动与学习资源提供,良好的同伴关系、和谐的亲子关系、融洽的师生关系,相容相携的心理关系等。

四、高职班级管理“学困生”转化PDCA思想的运用

根据高职班级管理活动中“学困生”显见特点、转化难点、“学困生”的可能内因与外因,结合高职班级管理实际观察,本文将高职班级“学困生”转化阶段对应到PDCA循环四个阶段。

1. 高职班级管理“学困生”转化P阶段:计划阶段。本阶段目标具体化落实可分为如下步骤,即调查“学困生”现状问题,分析判断“学困”背后的原因,找出其中可能的重要原因,形成与明确化转化目标,目标细化为可以观测的指标点,即行动措施后可能的成效。注重从对象“知”的开导着手,开展转化工作。如根据对某个“学困生”观察、访谈等的结果,对转化对象的学困问题由易到难进行排序,继而合理制定个性化转化方案,开始逐项的转化行动。例如:小A同学,文化课与专业基础,均是其学习路上的“困难”。调查发现,该生一直以来学习基础薄弱、学习兴趣点极低、作息不规律、学习方面的成功体验很少……据此此阶段转化目标与实施方案,主要可为:饮食作息规律化,加强外在督管与及时正反馈;创建学习活动的成功体验等。此阶段展开的转化工作,对应PDCA循环的P阶段。

2. 高职班级管理“学困生”转化D阶段:实施阶段。按预定的计划认真付诸实施,依环节计划执行任务。本阶段根据高职“学困生”个体转化目标与实施方案,整合可利用的条件与资源,采用适切的有针对性的转化策略,以转化对象为中心,充分调动转化对象——“学困生”的内部积极因素,落实到具体的操作过程中,如学科知识学习、学习方法总结、活动的踊跃参与、同伴友好相处与和谐交往技能的提升等诸多方面,开展与进行具体的转化工作,同时做好“学困生”转化工作个案记录。此阶段开展转化工作的教师主体,可以有意识地注重转化对象“知”与“情”的教育疏通。

3.高职班级管理“学困生”转化C阶段:检查阶段。即通过调查,了解采取对策后的实际效果。高职“学困生”转化工作检查评价阶段。结合个案“学困”转化工作的进展,对照转化对象个案的转化方案与目标观测点,进行转化工作实践效果的评价反馈。本阶段的检查评价结果,是开展“学困生”转化工作持续优化的重要依据之一。在本阶段,实施检查评价工作,具体流程可简化为:“学困生”转化目标方案→“学困生”转化工作检查评测点→“学困生”转化工作效果评价→“学困生”转化工作反思总结与优化改进等组成。检查评价方式与检测评价内容的行动,流程上则完成了一轮二级子循环程序。本阶段转化工作,教师主体可有意识注重转化对象“意”方面的成长评价与引导建议,探究总结如何固化“学困生”转化工作阶段性成果的管理策略。

4. 高职班级管理“学困生”转化A阶段:处理与改进阶段。具体化就是根据检查的结果进行总结,把本次没有解决的遗留问题转入到下一次PDCA循环中去。本阶段是“学困生”转化工作成效不断得到稳固与提升的关键,需要对检查评价结果进行整体分析,对总体“转化”工作情况进行总结,找出存在的问题,并将其纳入到下一轮循环之中。本阶段基于总结的整体分析,是保证“学困生”转化工作开展成效不断得以提升与巩固的关键。具体操作层面,可以依据时间轴分阶段、结合目标点对应实施步骤,进行“学困生”转化工作的分析总结。本阶段的总结与改善工作,既要观照到学生主体的“知”“情”“意”“行”系统要素的转化实效,又要对教育者、教育环境、教育资源等综合要素在转化工作中的功能实现进行综合评价与客观总结。

、高职班级管理“学困生转化的PDCA导入要点

PDCA循环思想应用于在高职班级管理“学困生”转化工作,转化目标成效的实现,需要结合操作层面提炼转化策略,换句话说就是找到转化工作的导入要点。简要概括,PDCA循环思想在高职班级“学困生”转化实践中,应注重以下导入要点工作。

1.确定与细化“学困生”转化工作目标及检测评价方案

为了确保“学困生”转化工作开展有效,减少工作开展的不确定性,需要依据不同“学困生”个体,量身制定转化工作效果的检测评价方案,如课程学习方面的可观测指标、日常生活方面的外在可观察行为评价等,以实现“学困生”转化工作落实的规范化和标准化。

2.明确高职班级管理“学困生”转化各环节的相互关系

PDCA循环思想在高职班级管理“学困生”转化工作中运用,即基于学习成绩提升的持续改进系统,包括P、D、C、A四个部分环环相扣的相互依存,每个环节的执行与完成情况都会对整个系统产生重要影响,为此,合理安排好“学困生”转化工作的每个环节重点,才能保证良好的转化效果,朝向转化目标达成的不断迈进。

3. 建立高职班级“学困生”转化工作的信息管理机制

信息是系统的组成部分,是形成正确价值判断的重要基础,因而,需要尽可能地全面准确掌握“学困生”信息。如果离开了事实信息,所作出的价值判断难免会有失偏颇,导致不能找到解决与处理好问题的好办法。为此,高职班级管理“学困生”转化工作效果的保证需要有效信息的管理机制来保障。高职班主任作为班级管理者需要扎实做好对“学困生”综合信息的收集、整理、归纳、分析工作,让判断与行动方案有依据和成功保障。

4. 提炼高职班级管理活动“学困生”转化的改进策略

“学困生”转化工作的改进,是根据检查结果及评价意见,对“学困生”转化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查找与分析,在随后转化工作环节中进行改进,并对转化工作中的宝贵经验进行总结提炼,确认不同类型“学困生”转化的有效经验、措施和方法,以便在今后的工作中贯彻执行,实现高职班级管理活动“学困生”转化成效渐向显著的良性循环。

结语

PDCA循环思想是基于系统全面质量管理的基本方法,关注工作质量与目标达成的过程反馈与管理优化。高职班级管理活动中“学困生”转化目标的实现,由转化成效生成的主体、转化工作流程与环节、可利用的资源与环境等,共同为“学困生”转化成效提供保障。PDCA循环思想在高职班级管理活动“学困生”转化全过程中合理运用,能够有效改善高职班级“学困生”学习状况,促进他们学习与成长的良性循环,取得课程学习、能力增长、技能获取、关系和谐等全面的发展进步。

参考文献:

[1]刘宏.PDCA循环推进持续的质量改进[J].电子质量,2005,(07):41-42,37.

[2]李秀文.PDCA循环法在高校教学质量管理中的应用[J].中国教育导刊,2008, (12):96-97.

[3]刘芳芳,周蕾,彭梅.高职院校学困生成因分析及对策研究[J].科教文汇,2011,(09):176-178.

[4] 徐礼丰. 基于PDCA循环高职院校内部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的构建[J].中国成人教育,2015,(05):34-36.


作者简介:姚金雨(1972- ),女,侗族,湖北宣恩人,博士,讲师,研究方向为高等教育管理、职业教育。

课题:湖北省教育规划课题 中西部地区高职院校“学困生”转化研究,课题编号:2019GB1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