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小学生课堂问题行为­­­,为高质课堂提速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11-26
/ 2


关注小学生课堂问题行为 ­­­,为高质课堂提速

王怡

湖北省恩施市龙凤镇中心小学 445000

摘要:小学生课堂问题行为的发生不仅会对教师的课堂教学和学生的课堂学习产生不利影响,还会严重的影响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作为一名小学教师兼班主任,研究学生课堂问题行为产生的原因并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是搞好班级管理和建设高质课堂的有效途径。本文主要从教师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教师的心理素质及班级管理等三方面方面研究了小学生课堂问题行为产生的主要原因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为高质课堂提速。

关键词:小学生 课堂问题行为 高质课堂


一、小学生课堂问题行为产生的原因

㈠教师教学不得法,使得课堂教学枯燥乏味

在小学阶段,学生的思维发展正处于具体运演阶段。在这一阶段,学生的思维发展特点主要是由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度。然而,有的教师无法正确的把握学生在这一阶段的学习特点,多采取平铺直叙、照本宣科的死板的教学方法,没有充分的利用教学模具进行演练,使得课堂教学活动缺乏灵活性和生动趣味性。这样就会导致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无法调动起来,没有办法让学生进入学习状态,积极地对学科问题进行思考,从而出现注意力涣散的表现,是的教学活动无法正常的进行,让学生出现开小差,讲小话等课堂问题行为。

㈡教师不良心理问题,影响学生身心发展

近年来,随着教育政策的不断改进和教育法的不断改革,教师的心理健康问题成为备受关注的热点。社会在进步,时代在发展,我们教师不仅要承担着生活赋予他们的压力和责任,还要承担着学生升学的压力与责任,在这多种责任和压力的包围下,他们的心理健康问题是值得堪忧的。

据调查发现,很多老师都会出现焦虑、急躁、抑郁,以及认知失调、心理失衡、敏感脆弱等心理现象。正是由于这些不良的心理状况,使得他们在处理学生课堂问题行为时采取过激的手段和言行,对学生进行人身攻击或者体罚等,从而引起了学生的抵触情绪。形成不良的学习习惯,使得学生的课堂问题行为得不到改正,反而更加严重。由此,可看出教师是否拥有一个健康的心理,是引发学生课堂问题行为的一个诱发因素。

㈢教师在班级管理过程中公正性小、随意性强

目前我国对于小学生课堂问题行为界定不健全,使得教师在处理这一类问题时常常带有很浓厚的主观色彩。在处罚问题学生时经常不严格按照学校的规章制度进行,带有很强的随意性。没有做到客观公平、公正的处理小学生的问题行为,让小学生在心理上失衡,从而引发更为严重的违纪行为。

二、转变方法,为高效课堂提速

㈠教师及时改变教学策略,采用新的教学方法,激发学习兴趣

⒈充分利用学科特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在现在课程设置中,每一门学科都具有其自身的特点。教师要用心去探索发现,发掘出有价值的规律和特点,来对学生进行教学,才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减少课堂问题行为发生。

例如,小学语文课程与其他的学科课程相比较,具有较强的生动性、趣味性和实践性等特点。要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集中注意力,减少课堂问题行为发生,教师就应该牢牢地抓住这些特点。在日常的语文教学活动中,应该采用新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譬如,在教授《陶罐与铁罐》这篇课文时,教师可先用富有感情的声音将这篇课文用讲故事的形式读给学生听,切记,读到文中不同的角色时,应该变换自己的声调,与课文中的主人公相呼应,将学生带入课文所设置的情节中,使得语文教学变得生动而趣味。最后教师可留十分钟的时间让学生自由组合,让学生自己成为故事中的一个角色,充分利用语文课文的实践性,进行表演和对话,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减少课堂问题行为的发生。

⒉巧妙安排教学内容,组织新颖、多样的教学活动

教学是否做得好,主要就在于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是否得到了有效地结合,使其发挥了最大的优势,得到最大的回报。教师巧妙地安排课堂教学内容,组织新颖多样的课堂教学活动,不仅能够丰富学生的学习生活,还能够满足学生的课外学习需要,增加学生学习兴趣,减少课堂问题行为的发生,提高学习效率。

心理学研究表明,凡是能引起学生学习兴趣使学生能够高度集中注意力的学习内容、必须是相对强烈的、对比明显的、不断变化、富有新异性和刺激性的事物。因此,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应该充分的利用课外知识、新鲜的时政、先进的多媒体手段等进行教学,强化和巩固教材所要教授的知识。

⒊借助直观教学模具,让学生动起来

处于小学阶段的学生,其思维方式多采用具体形象思维,教师应该及时的抓住这一特点,用具体的事物对小学生进行教学,让学生自己动起来,将注意力自觉的集中到学习中来,减少问题行为的发生。例如,在小学数学珠算这一节内容的教学中,教师可以让每一位同学都自己带一把小算盘,在教学过程中,边教授理论知识,边让学生自己动手操作,这样就能够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使教学活动更加的直观,具有可操作性,在提高学习效率的同时,也减少了课堂问题行为的发生。

(二)加强教师心理健康辅导,正确看待学生课堂问题行为

⒈教师应及时加强自身心理健康问题监控,定时检测

教师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应该以身作则,提高自身的素质,才能更好的教书育人。在现阶段,教师心理健康素质的提高,是教师能够提高教学质量的前提。教师在教书的同时,自己也应该多学习与心理学有关的知识,及时的利用心理健康测量的量表对自己进行实时的检查和监控,及时的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⒉教师应该正确的了解自我、体验自我和控制自我。

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应该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来确定自己的工作目标,制作中长期规划,不能对自己产生过高的期望,制定自己自力范围内所不能及的目标去实现,这样在工作的过程中往往会因为现实与理想的差距而不能平衡自己的心理,造成心理上的偏差,在长期无法得到解决的情况下,越积越多,最终形成严重的心理问题,影响自己的教学,同时也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率,从而引发课堂问题行为。

⒊教师要正确的感知和控制自己的情绪

由于教师要服务和教育的对象是人,尤其是一名小学教师,教育的对象是一些在心理和生理上还没有发育完全的孩子,在对他们进行教育的时候就更应该注意控制自己的情绪,因此,小学教师的情绪健康是尤为重要的。作为一名教师,应该保持乐观积极的教育心态,不能将生活中的不愉快带入教育工作中,不能将自己的情绪问题迁怒于孩子,要冷静的处理生活和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端正自己的心态,做到及时的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当自己遇到不好的心理问题时,要找到一个合理的方式进行宣泄,必要时可以咨询心理咨询师帮助自己解决心理上的疑难杂症,成为一名健康合格的教师。

⑶重视班级管理艺术,客观公正处理问题

⒈客观公正的处理各种学生问题

教师是培养祖国花朵的园丁,作为一名小学教师,在教育孩子的同时要多注重自身的道德修养,采取公平公正的教学方法,时没一个学生有平等的受教育的机会,切不可在心中对学生进行等级分化,带上有色眼睛来看待学生的日常行为,公平、公正的对待没一个学生,在学生出现不良行为时,要用自己的力量加以帮助,从而减少学生的课堂问题行为。

⒉严格规范自己的行为,减少处理问题时的随意性

有的教师在处理学生问题时,总是会认为自己是一名教师,把自己看的比天大,认为自己说的话就是“圣旨”,就可以不用遵守学校的各项制度,在处理问题是随意的加上自己的主观色彩,随性而为,在学生出现课堂问题行为时,并不依据其情节的轻重来教育和适当的惩罚学生,而是一无味的批评、体罚或以内某些原因而不去惩罚学生,使得学生的问题得不到及时的解决,越演越烈。因此,教师应当时刻提醒自己,严格要求自己遵守教师日常行为规范中所提到的规定,提高自己的职业操守,热爱自己的职业,把教书育人当做一件光荣的事情来做,做到吾日三省吾身。

在高质课堂的建设中,教师要改进自己的教学方法,做到与时俱进,适应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帮助学生及时的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