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核心素养背景下地理生活化的教学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11-26
/ 2

基于核心素养背景下地理生活化的教学研究

李庆敏

山东省 菏泽市 郓城县 郓城第一中学 274700

摘要:随着《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全部学科课程表(2017年版)》的实施,教育部门愈发重视高中生核心素养的培养。地理是高中阶段学生必学且学习过程持续的一门学科,而且也是高考科目中不可缺少的一科。所以在核心素养的背景下,培养学生对地理的兴趣,提高地理学科成绩已成为高中地理教学的重点。但是传统的地理教学模式过于枯燥乏味,使学生无法对地理产生兴趣,因此教师在教学活动中需将地理知识与实际生活相结合,从生活的角度激发学生对地理的学习兴趣。本文以核心素养为背景,对地理生活化教学的意义进行分析,进而对地理生活化的教学策略展开探究。

关键词:核心素养;地理生活化;教学策略


《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2017年版)》指出:学科核心素养,即高中生通过一些知识的学习进而拥有必备品质、正确价值观念与学习能力的具有育人价值。实践证明,将地理教学生活化,有利于引导学生将地理知识与生活情境相结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而提高学生地理学科的学习成绩,全力应对高考。

一、以核心素养为背景地理生活化教学的意义

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培养学生对学科的兴趣是学好学科知识的基础。在高中地理教学活动中,由于地理知识点繁多又具有抽象性,学生对其的理解通常不够透彻,并难以加以运用,所以将地理知识与生活实际相结合是十分必要的,以生活为基础,有利于学生迅速进入地理知识的学习状态,提高地理教学的有效性[1]。此外,为响应新课改核心素养的号召,增加学生对地理知识的喜爱,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而提高地理学科的学习成绩,创建素养型课堂,教师必须紧跟新课改的步伐,引导学生将地理知识与实际生活相结合,协助学生深入理解地理相关知识点,并加以运用,进而提升地理学科的成绩,为高考打下良好基础。由此可见,在核心素养背景下,高中地理生活化的教学策略具有重大意义。

二、核心素养背景下地理生活化教学的策略

(一)转换教学模式,注重自主思考

在新课改深入后,地理教师应在教学过程中融入核心素养的综合性,改变以往填鸭式教学,将课堂主体归于学生,引导学生将生活与地理知识联系在一起,在生活实际中收集与课本地理知识相关的资源,并加以运用,进而增加自身的地理知识储量[2]。在高中地理教学活动中,教师要为学生创建良好的课堂教学氛围,引导学生对知识进行主动思考,并加以深入探究。比如,在学习“从宇宙看地球”这一节教学内容时,教师可以让学生根据月亮、太阳以及地球的位置与运动关系进行联系。同时,教师还可以在课堂中引入日全食的现象,并使用多媒体技术带领学生回顾日全食的全部过程,并在观看的过程中为学生提出这样的问题:日全食的发生主要由什么引起的?在这个地球上,有哪些地方是永远不会看到日全食的现象?等等,从生活的角度出发为学生提出相关问题,并利用信息技术结合教学内容,以此更有效的帮助学生掌握相关知识。另外,教师还要对实践活动这一环节加以重视,使用模拟实验的方式,让学生学会从生活的角度来理解地理规律。

(二)创建生活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知识与生活是密不可分、相互联系的两部分,知识来源于生活,生活中亦包含诸多知识。高中地理知识多数抽象难懂,所以在高中地理教学活动中,教师需将抽象的地理知识与学生们熟悉的生活情境相结合,这不仅可以将降低地理问题的深奥程度,亦可将抽象的知识具体化,降低学生对地理的学习难度,进而激发学生对地理的学习兴趣[3]。特别是新课改深化后,将困难问题简易化,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已成为教学重点。比如,在学习“从地球圈层看地理环境”中与气候、气压相关知识时,教师可以带领学生通过实验的方式来掌握知识点。可以使用电风扇、温度计以及纸屑等一些教学工具,并利用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教学,让学生围绕了解气压、温度、风向的关系进行探究,并自行设计相关实验,同时还可以使用蒸馏瓶、烧杯、酒精灯等一些实验器材,来模拟水、气流循环等一些温室效应,这样能帮助学生更深入的了解相关知识。

(三)结合生活经验,解决相关问题

在高中地理课本中,很多知识都是以生活常识为基础的,教师从生活角度出发,将地理知识生活化,可以加深学生对于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提高学生对于地理的兴趣,进而提高教学质量与教学效率。所以,教师在高中地理教学活动中需改变以往的教学模式,为学生提供广阔的思考空间,使其在生活中充分感受地理知识的重要性,不断在生活中主动探索新领域[4]。比如,在学习《认识各类岩石与地理地貌》这一节内容时,教师可以利用学生外出或者学校组织集体活动时,为学生布置相关的地理任务。同样将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让学生以小组的形式,到郊区搜集生活中比较常见的岩石,再利用课堂时间让各个小组展示自己搜集到的岩石,并谈谈其特征以及分布的地域。这样可以有效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丰富学生的视野,不将学生“禁锢”在教材中,而是让学生真正走出课堂,在生活中体验地理知识,更利于培养学生的地理兴趣。

(四)开设乡土材料,整合课程资源

将地理知识与生活相结合,就免不了带领学生亲自体验生活元素的环节这与核心素养的实践性相呼应。教师在地理教学活动中,需定期开设户外研究,让学生与大自然的万千事物亲密接触,以便学生对地理知识产生特定的情感[5]。提起户外,大家第一时间想起的就是广阔无垠的土地,乡土素材可谓是户外活动的首选。在大自然的发展中,自然灾害频繁发生,比如泥石流、火山喷发等,这都是辅助学生学习掌握地理知识的重要素材。在高中阶段,各个学科都是相互联系的,比如语文学科中的一些古诗词或是俗语,都与地理学科相关,比如,“蜀道难那,难于上青天”等,这种课程资源的整合不仅可以巩固各学科的知识点,还可以激发学生对地理知识的兴趣,进而提高地理成绩。

结束语:

综上所述,教育工作者应紧紧围绕核心素养的综合性、区域性与人地协调观开展工作,并积极响应新课改的号召,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不断创新探索新的教学理念与方式,提高教学质量,为迎战高考蓄力。地理生活化的教学方式在高中地理教学活动中占据重要地位,教师需以新课改的要求以及生活化教学的重要意义为前提,以充分掌握地理课本知识为基础,将生活元素融入课堂,采用正确、高效的方法引导学生从生活中吸取地理知识,培养学生主动探索的能力,不断激发学生对于地理知识的学习兴趣,进而从根源上提高地理学科的学习成绩,为迎战高考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束印.基于地理核心素养的地理生活化教学研究[J].科普童话,2019(48):11.

[2]安希瑛.基于核心素养背景下的高三地理备考策略[J].教育界(基础教育),2019(09):56-57.

[3]黄玉龙.解析核心素养下高中地理可持续发展观教育教学[J].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2019(15):48.

[4]卢婷.地理教学中引入生活元素的必要性与思路[J].青年与社会,2019(10):58-59.

[5]周新燕.核心素养视野下高中地理课堂提问的策略[J].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2018(19):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