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教学环节,增强小学数学教学成效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11-27
/ 2

优化教学环节,增强小学数学教学成效

索朗次仁

西藏昌都市芒康县纳西乡小学

摘要:新课程背景下要求教师应该针对教学的形式等进行多样化的设计,构建高效课堂,帮助学生实现高效学习。在这样的背景下,教师不能够再继续“闭门造车”,应该做到与时俱进,满足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对于小学数学教学提出的重要要求。基于此,本文针对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优化教学环节、增强教学成效的方法与策略进行深入的分析和研究。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教学环节;教学成效;教学策略


前言:教学环节在实际的教学过程当中是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如果教学环节设计不当,就不能够实现相应的教学目标,这样就会影响整体数学教学系统的功能充分发挥。由此能够看出,加强对优化教学环节方法与策略的研究,是优化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重要切入点。

一、以思想为主,体现学生地位

在优化教学环节的过程当中,为了能够真正的增强教学的成效,教师应该针对自身的教育观念进行转变,从原来的被动接受教师传授的知识转变为主动学习和思考这是能够充分体现学生在课堂教学中主体性地位的关键表现,同样也是教师朝着“引导者”发展、促进学生朝着“学习主人”等方向发展的过程。

例如:在教学“方程的意义”相关知识点的过程当中,为了能够针对教学思想进行转变,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地位,教师可以通过提问的方式,促使学生能够在实际的探索以及思考当中发现方程思想真正的意义和含义,进而能够促使学生在自主探究的过程当中,针对相关的只是概念进行深刻的掌握。教师可以运用多媒体技术向学生展示多个式子,其中可以包括方程式、不等式、关系式等不同形式的相关内容,通过这样的方式能够促使学生针对这些式子进行总结和归纳。而学生就会在这样的过程当中发现方程式这个类别,教师在进行适当的引入,就真正的能够满足学生进行学习的目的。

二、重学生体验,增强思维能力

在实际的教学中,教师应该促使学生针对知识形成的过程进行体验和感受,进而能够培养学生具有较强的数学思维能力,促使学生能够构成更加完整的知识体系。小组活动的开展,是能够更好促使学生主动积极体验学习的重要换机我已经形式,教师应该对学生进行合理、科学的安排,并且为学生设计符合学生能力和学习需求的问题或者是任务,通过这样的方式能够促使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中进行集体学习,促进小组内学生的共同进步和成长。同时,教师还可以在学生小组合作学习之后选择学生代表进行轮流汇报,通过这样的方式提升学生语言方面的表达能力。

例如:在教学“三角形内角和”相关知识点的过程当中,为了能够更好的促进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提升与发展,教师可以在教学中运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开展课堂教学,根据不同学生的不同能力进行不同的分组,之后小组之间展开合作探究,针对三角形内角和进行探析。在这样的过程当中,学生可以依照自己对于知识学习的想法,选择作图推断、剪纸拼接以及量角器测量等形式多样的方式开展思考和研究,当获得结论之后,学生可以在小组之内进行总结和归纳,最终,选择小组代表向大家讲解本小组的学习成果。

三、品思考过程,关注实践表达

数学本身就是一门具有较强应用性的学科,在实际的教学当中,教师不仅要帮助学生针对学习的方法进行掌握,还应该促使学生掌握思考的方法,并且深刻体验思考的过程,另外还应该重视学生在实际的实践活动当中获得学习的体会和经验,只有这样才能够在实际的教学当中针对教学开展的方法进行深刻的研究,进而能够更好的促进“学”的良好发展。因此,教师应该针对学生实际的学习情况和能力进行认知和了解,依照学生实际的喜好兴趣以及心理特征等,开展具有较强思考性、探索性以及研究性、趣味性的课堂学习活动,进而能够更好的促使学生在实际的实践学习当中进行思考,在实际的思考当中进行体验,在学习体验当中进行反思和进步,最终将将理论渗透于实践当中,真正的能够做到学以致用。

例如:在教学“圆的周长”相关知识的过程当中,为了能够更好的针对圆周长的计算公式,可以组织学生运用测量的形式,寻找出直径与周长之间存在的规律,进而能够获得相应的计算公式。但是,在这样的过程中,教师不能够直接针对学习活动的目标进行直接性表明,应该大胆的放手,让学生去针对如何使用直尺对圆周长的测量进行思考,有的学生运用细线环绕圆之后拉直进行测量,获得的就是圆周长,有的学生使用圆纸板在直尺上进行滚动……在这种多样化的测量方式情况下,学生就能够获得圆周长。最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发现直径与圆周长之间存在的关系,进而能够寻找出圆周长计算公式。

结语:综上所述,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学方法作为一种辅助教学资源,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而且对克服教学困难也有一定的作用。在这样一个高效的数学课堂上,学生们打开了进入神奇的数学世界的大门,在数学学习中发展自己,体验探索的乐趣,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董欢欢.基于课堂互动教学系统的小学数学课堂提问环节设计[J].电脑知识与技术,2020,16(08):100-101.

[2]鲍雯华,吕峰波.小学数学课堂小结教学的比较研究——以新手型和专家型教师为例[J].湖州师范学院学报,2019,41(12):82-88.

[3]狄成平.小学数学思考题的教学价值及实施策略——以苏教版小学数学教材为例[J].教育观察,2019,8(29):6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