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分数的有序性教学设计——以"分数的简单应用"为例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12-16
/ 2

认识分数的有序性教学设计——以 "分数的简单应用 "为例

龙兰花

湖南省凤凰县沱江镇文昌阁小学湖南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 416200

本文以“分数的简单应用”为教学案例,论述了小学分数教学的有序教学设计。并从学习新知、习题训练、拓展延伸三个部分的教学设计内容进行了详细的论述。

关键词:分数;有序;教学设计


伴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对于小学数学家小学要求也在不断提升。需要教师有教学个性,灵活处理教材。可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数学教学课堂充满了随意性,课堂处于一种无序的状态,难以准确了解学生具体的学习情况,更不用说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教学的有序性指的是通过循序渐进的方式来落实教学目标,立足于学生的具体学情,通过完整和系统的教学体系培养学生运算能力、思维能力、空间想象能力和解决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只有实现小学数学教学的有序,也才能避免教与学上的盲目和随意。

一、探究新知

本人认为,“分数的简单应用”是小学数学分数教学的开端,需要引导学生认识分数的意义及关系。

首先在教学时需要引导学生认识“部分数量与总数量之间的比的关系”,也就是将一份表示为总数的几分之几。

例1::4块蛋糕的1/4是1块。8块蛋糕的1/4是2块。

例2:出示PPT课件,6个苹果被分为三份,1份苹果是总数的1/3 。1份苹果是总数的2/3

教学设计目的:教学中需要考虑部分量与份数之间份数应用的先后问题,部分量使用“数量”容易理解,份数采用“分数”,遵循有序教学的原则,由易到难,从数量到分数,引导学生认知分数的意义。

然后动手实践,引导学生表达,理解分数的含义。

基于例题1和例题2的内容看,如果引导学生表达:“4块蛋糕的1/4是1块,1份苹果是总数的1/3”,这种简单的教学内容学生很容易理解,但是6个苹果分为3份,一份是2个苹果,为什么用1/3来表达,而1块蛋糕,分为4份,其中的1份和原来的1块有什么区别?这实际上需要教师通过另一种表达方式来描述分数的含义和关系,但是大多教师忽略了其中的问题,并没有深入进行探讨,那么显然这是一种“不讲理”的教学。本文这里进一步对于该问题进行深入。

例3:动手做一做,想一想。

5fd967e43e404_html_a14ac362118e0345.png

例4:把85fd967e43e404_html_47e0b435773bf6fa.png 个,平均分为4份,一份是5fd967e43e404_html_47e0b435773bf6fa.png 总数的5fd967e43e404_html_9d840b7ec914ea23.gif ,有()个,2份是5fd967e43e404_html_47e0b435773bf6fa.png 总数的5fd967e43e404_html_9d840b7ec914ea23.gif ,有()个。

设计目的:通过动手以及设计情境,进一步为学生提供了表达分数的准确语言范例,并且初步展示了“单位1”意义。

例5:涂色表示下图的分数

5fd967e43e404_html_1ae49ff49f8f50cf.png

设计目的:基于学生的兴趣爱好出发,引导学生动手涂色,涂出制定的分数,进一步加深学生对于“单位1”的理解程度。从而在学生脑海中建立起分数与数量之间的关系,最后引导学生使用的准确的语言表达分数的关系。

例6:分一分,算一算


5fd967e43e404_html_19bdb8c08d47fd79.png

这些菠萝的2/4是()个这些草莓的2/3是()个

设计目的:再引导学生准确表述分数的关系后,进一步通过分物引导学生表述分物的过程,同时考察学生通过学习的知识来算出其中的答案,从而初步感知圈出部分与剩余部分之间的关系。

二、习题训练

在上面的教学中,引导学生从数量、份数、单位1等感知分数的关系,为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分数应用能力,联系生活的场景,设计多样化的例题来提高学生的知识理解能力。

例7:一堆小棒有18根。拿出这堆小棒的1/3,拿出了()根。

例8:学校饲养组养了15只兔子。其中1/3是黑兔,黑兔有多少只?

例9:图书角有45本图书。其中子是故事书,故事书有多少本?

例10:如下图所示,左边的猫吃得多还是右边的猫吃得多?

5fd967e43e404_html_840bfd7d7598857d.png

设计目的:通过文字和图片的方式来设计问题,并展示了小学生常见的生活情境,如小棒,兔子,书籍,鱼等,降低了读题的难度。如何考察等分后的份数与数量之间的关系,引导学生使用数学方法算出要解决的数量。

三、拓展延伸

仅仅只是通过课堂的联系来加强学生的认知是远远不够的,如何将分数应用到日常的生活当中才是教学的目的,为此本文设计了相应的探究活动。

1.呈现问题。

比一比:小红和小花谁的爱心高?

在一次献爱心捐款活动中,小红只有2元零花钱,捐了3元。小花有120元零花钱,捐了80元。

2.小组交流

教师提出问题:谁的爱心指数高,小组开展讨论。

3.组织交流

生1:小红指数高,小红只剩下了1块钱。我们认为钱不多的爱心指数高,因为他只剩下1元钱了,钱多多还有40元呢。

生2:小花爱心指数高。小花捐了80元。

生3:一样高的。小红和小花捐款的钱占原来零花钱的2/3.

设计目的:通过分数可以将两个数量之间的关系进行比较,可以将生活中的很多现象抽象成为数字表示。比如生活质量、投入产生等,利用活动探究引导学生思考、讨论,体会用分数的应用价值。

结论

在小学分数的教学中,仅仅通过一两节课是难以让学生对于分数有深刻的认识。但是在“分数的简单应用”的教学中,需要引导学生认识到部分与整体之间的关系,以及需要引导学生初步认知分数的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 崔颖, 梁海珍. "分数的简单应用"教学实录与评析[J]. 小学数学教育, 2016.

  2. 李开文. 新课改下"分数的简单应用"[J]. 新课程(中), 201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