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析如何提高小学高学段数学思维能力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12-16
/ 2

探析如何提高小学高学段数学思维能力

杨军叶

涉县龙南小学 河北省 邯郸市

摘要】在课标的教学要求下,不仅要教会学生课本上的理论知识,还要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小学阶段的学生正是从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能力过渡的阶段,尤其对于小学高年级的学生来说正是发展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关键时期,帮助学生建立初步的数学逻辑思维能力也是小学数学教学中的重要教学目标,为此,教师应该在教学过程中创设不同的教学情境和教学方法,引导学生数学思维能力得到发展。因此,本文就针对如何提高小学高学段数学思维能力的策略进行探讨。

关键词】小学数学;思维逻辑能力;高学段;教学效率


随着新课标明确指出要注重学生的数学思维逻辑能力的培养,在数学课堂教学中不仅要让学生掌握一些简单的数学运算,重点是要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逻辑能力,将所学的数学知识灵活的应用到实际生活中,解决实际生活问题,在教学中只有不断地提高学生的数学逻辑思维能力,才能正确的处理遇到的数学问题,面对一些数学基本概念时才能更加自如,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一、巧设问题情境,引发学生思考

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要想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逻辑能力的提高,首先要从问题开始,有效的问题情境可以调动学生学习思维积极运转,在问题情境中不断的发现问题、分析问题、思考探究问题,使学生的数学思维越来越灵活。

1.借助生活情境,提高学生思维逻辑

小学数学的教学是离不开生活的,生活化的问题情境走进课堂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就在身边,因此,教师可以结合学生已有的生活常识结合数学问题帮助学生解决具体形象性和抽象性之间的矛盾。让学生不断的开动脑筋不断探索,活跃思维。例如,在教学“小数乘法”时,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展示放风筝的情境以及不同形状的风筝,图片在显著的位置标注上不同的价格,教师提出问题“同学们都放过风筝吧,那么你从图片中能发现什么数学问题呢?”学生开始思考,让学生根据图片自己提出问题,教师根据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教学,通过学生感兴趣的生活问题情境进入课堂教学,可以不断的引发学生思考,提高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提高。

2.问题情境融入趣味性教学,提高品质思维

在问题情境中融入趣味性元素,不仅符合小学生的心理发展,还可以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教学环境中引发学生的想象力,激发学生的探究欲。例如同样是在教学“小数乘法”时,教师可以融入故事情境,制造童趣,让学生在故事情境中被问题所吸引,通过层层的闯关,提高学生的思维品质。教师:“咱们班要举行放风筝的活动,老师需要购买3个蝴蝶的风筝,同学们开动你们的小脑筋帮助老师想一想需要付多少钱呢?你能帮老师列出算式吗?那么同学们列出的算式跟咱们之前学习过的算式有什么不同?”教师给学生留有充足的时间去进行思考,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知识和经验列出算式,并尝试进行解答,教师巡视,及时指导。通过有趣的教学情境,使学生理解小数乘整数的算理,渗透入转化的数学思想。

二、巧用游戏情境,培养学生创新思维

小学数学知识本身就是枯燥无味的,教师再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只会让本身枯燥的课堂更加无趣,长久下去学生对学习数学失去兴趣,更无谈提高学生的数学逻辑思维,因此,教师可以借助一些具有趣味性的教学情境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游戏情境就可以让教学课堂变得具有趣味性,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

1.学生自己动手操作,提高学生思维逻辑

小学生都非常喜欢自己动手操作,操作对学生具有非常大的吸引力,教师在教学中可以根据教学内容设计操作情境,让学生通过阅读题目再进行实践操作,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例如,在教学“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在纸上画出一个平行四边形,然后剪下来,以小组形式引导学生通过自己动手剪一剪、拼一拼等方式,自主探究出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公式,明白平行四边形公式的推导过程,加深学生理解记忆。通过学生自己动手操作、观察、比较,进而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提高学生运用转化思维能力思考问题,提高学生的思维逻辑性。

2.巧用游戏探究情境,提高学生的推理能力

在新课改的教学要求下,对学生探究能力的培养也不能忽视。通过让学生利用小组模式去根据问题进行探究、理解、解决问题,进而提高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小组合作模式探究的情境教学的设置具有游戏性,能够吸引学生参与到课堂互动中,同时还能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如在教学“可能性”时,教师可以利用击鼓传花的游戏进入课堂导入,让学生初步体验有些事情的发生是确定的,有些事情的发生是不确定的。接下来教师可以让学生利用小组模式进行自主探索,自己制作一个幸运大转盘,保证游戏的公平性,让学生通过自己动手操作,在猜想、交流、思考、验证过程中探索新知,提高学生的推理能力,思维能力得到提高。

三、巧用数形结合,拓展学生的思维深度

在现代教育模式中越来越重视学生的综合素养的发展,培养全方位的人才,数形结合思想的应用在一定程度上考验了一个学生的想象能力,巧用数形结合思想可以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的发展。

1.巧用数形结合,提高学生对算理的理解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计算问题占了大部分的内容,但是在小学高学段教学中,数学的计算并不像低年级那样可以用乘法口诀或者加减法直接写出答案,高学段数学算理是非常抽象的,难以理解的,在教学中如何把这些抽象的知识直观地展示给学生,帮助学生理解其中的含义,是教学中的重点。例如,在教学“百分数”时,如果教师只是一味说像14%、52%……就叫百分数,学生很难理解百分数的意义,教师为了让学生充分的理解其含义,可以让学生在自己的方格本或作文本上,把这张纸的1/3涂上颜色,在通过自己数一数,列出算式,看看这些小格占整张纸的百分之几?通过利用自己动手操作,理解分数与百分数的联系与区别。

2.巧用线段图,帮助学生对数量关系的理解

在小学阶段学生的思维逻辑能力还在发展阶段,对一些比较抽象的数学问题还不能形成清晰的解题思路,尤其是在一些应用题上,缺乏对问题的分析理解能力,通过数形结合的形式可以帮助学生把抽象的数学问题直观化,帮助学生分析其中的数量关系,找到解决数学问题的方法,提高学生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其中一些线段图或示意图就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例如,在教学“植树问题”时,题目给出:学校要在一条长60米的小道上栽树,每隔3米栽一棵,如果两端都栽需要多少棵树苗,如果两端都不栽需要多少棵树苗,如果让学生通过题意直接列出算式,学生很难理解,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把相关的线段图画出来,通过画线段图学生可以直观的理解数量之间的关系,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题目中隐含的数学问题,找到解答的方法。把五年级数学知识与数形结合思想相结合,可以提高学生多样化的解题思路,进而提高学生思维的深度。

综上所述,对小学阶段的学生来说,提高数学思维能力是非常重要的,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不能适应现代教育的发展需求,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摒弃传统的教学模式,创设不同的教学情境,采用问题情境、游戏情境、数形结合来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逻辑能力,以日后学习数学或其他学科奠定良好的理论基础。


【参考文献】


[1]魏振玲.小学数学课堂中问题情境创设促进思维能力培养的探索[J].新课程(教研版),2019,000(003):29.

[2]刘惠明.创设游戏情境,激发小学数学课堂的活力[J].教育界:综合教育研究(上),2019,000(009):36-37.

[3]梁娟兰.浅议如何运用数形结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J].读天下(综合),2019(16):0106-0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