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思考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12-31
/ 2

小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思考

李崔蕊

河南省濮阳市范县张庄镇中心小学 457521

摘要:由于当前课程体制内容的不断变化,对于学生自身的素质培养的发展引起了足够的重视,很多小学教师在进行具体的知识讲解的过程中,对于学生自身的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有了更多的实施措施。在进行具体教学过程中,为了能够更好地提高学生各方面的均衡发展,必须要针对学生的行为习惯的养成、审美能力的培养等方面综合分析,以此稳步提高的学生的全面发展水平,这也是当前素质教育发展的主要目标。本文主要是针对当前小学行为习惯在具体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不足之处进而提出切实可行的解决措施。

关键词:小学生;行为习惯;习惯养成;教育

引言

就当前小学阶段的教学发展来看,由于年龄的限制以及认知发展水平的局限性,为了能够更好地培育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在进行相关内容讲述的过程中,一定要给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生活环境。由于不同学生的认知能力和知识的吸收能力不同,因此,作为教师一定要认真分析学生的习惯存在的问题,然后针对这些问题提出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让学生在后期的学习过程中能够有一个积极的正确的学习习惯,稳步提高学生的思想水平,为后期的全面发展在创造扎实的基础。

一、当前学生在具体学习过程中主要的行为习惯问题分析

首先,惰性。对于很多小学生来说,由于父母的一味宠溺,导致很多小学生的自理能力以及学习习惯的养成等方面都存在很多的问题,这在一定程度上对于学生自身的发展造成了不利的影响,很多学生一味地依赖于家长,无论是在学习或者是生活过程中,都习惯性的希望家人或者是同伴帮助自己,这种不良的心理或行为,对于学生自身的发展是极为不利的[1]。其次,逃避挫折。就当前的小学生行为习惯的发展来看,很多学生在进行学习活动的过程中,对于基本问题的解答往往采取一种逃避的心理,对于稍微有一点难度的题目,很多学生往往采取抄袭的办法,这种方式对于学生的行为习惯养成是极为不利的。最后,自我约束能力。进入小学阶段,很多学生在父母的庇佑之下对待作业以及教学活动采取无视的态度,更别说对自我约束能力,经常会有学生出现上课说话、下课以后打架等现象发生,这些都是当前小学生行为习惯培育出现问题的关键[2]

二、针对当前行为习惯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提出的解决措施分析

(一)正确的思想引导,养成勤奋的行为习惯

在具体的教学活动过程中,教师一定要给学生建立一个正确的思想引导,让学生能够意识到自身不良习惯的养成。除此之外,一定要对学生自身的生活安排以及学习计划有一个培养目标,比如说,对于每天的作业布置应该怎样完成,什么时间完成?让学生对这些事件进行一一记录。然后,让同桌监督自己的计划安排,通过教师的督促以及学生的同伴的提醒,可以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逐步改变自身的懒惰的行为,进而养成良好的习惯。

(二)重视学生自身独立能力的培育,结合实际生活加以论述

就以往的教育教学发展来看,学生一有问题就会习惯性的去找教师,这就导致学生在自己不思考的情况之下,直接向教师讨要正确的答案,因此,作为教师一定要更正这种教学行为,要让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地去思考,然后再无法理解、自己无法解答的情况之下,再去寻求教师的帮助和意见。比如说在学习《交通与生活》这一个板块的时候,教师为了能够更好地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去研究相关的交通工具,一方面可以给学生指示如何去发现不同年代之间交通工具的种类和类型,然后教师通过网络资源的下载,给学生提供不同年代的交通工具,以此让学生在一定基础知识上对其类型加以梳理。此外,教师还可以让学生在课后的时间对实际生活中出现的交通工具进行学习和发现,通过多方面、多途径的询问和教师的引导,可以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三)重视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

为了能够更好地让学生养成一个良好的学习习惯,比如说在学习《品德与社会》这一个板块的时候,为了能够更好地避免和减少学生自私行为的出现,教师可以开展相应的教学活动,通过游戏的形式让学生明白自私的行为的不利之处。比如说学习模仿这个游戏的时候,教师可以让学生用一块布将自己的眼睛蒙住,然后在教室里面行走,这个时候很多学生就会出现方向不清楚,甚至有摔倒的现象发生[3]。通过这种活动形式,可以让学生进一步体会到一些残疾人的不方便,进而教师逐步的引导学生要尊重残疾人的身体残缺,做任何事都要站在他人的角度上加以考虑。比如说在自己家里面的阳台上晒被褥,会不会有水滴落到楼下,进而给楼下的邻居造成影响,通过这种具体的生活实际例子,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能够有责任感。

(四)重视家庭的作用

学生自身习惯的养成与教师的教育教学方式有着密切的关系,与此同时,在实际的学习和习惯培养过程中,更离不开家人的有效引导。在校园里面,教师会给学生创设一个良好的教育教学情境,但是在家里面,由于很多父母对于学生自身的习惯培养并没有引起重视,一味地给予孩子宠溺和偏爱,导致孩子在学习的过程中以及习惯的养成等方面存在着很大的问题,这与学生自身的家庭环境的教育发展是有着直接的关系

[4]。作为家长一定要及时与学生强化交流,可以询问一些关于学生在校的学习情况、作业的难易程度、与同学的相处关系等,这样的交流方式,一方面可以极大地促进教师与学生之间、教师与家长之间建立紧密的联系,另一方面也能够更进一步地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感受到家人的关怀,进一步强化亲子之间的交流。除此之外,家长还应该与教师建立密切的交流,及时了解学生的在校情况,针对其习惯的培养发挥积极的作用。

三、结束语

总而言之,小学生自身的习惯的培育与后期的教养与密切相关,教师要在学生平时生活和学习的过程中逐步地加以引导,通过不断的强化训练,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能够真正地成为有用的社会人才。

参考文献

[1]王马金.农村小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例谈[J].关爱明天,2015(6).

[2]王倩.润物细无声 ——小学生行为习惯培养路径探析[J].教学管理与教育研究,2017,2(10):121-122.

[3]许会娟.浅议农村小学生不良行为习惯的矫正[J].作文成功之路:教育教学研究,2017,0(7):83-83.

[4]王淑霞.浅谈农村小学生日常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策略研究的有效性[J].考试周刊,2019,0(13):23-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