刍议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统计观念培养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1-13
/ 2

刍议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统计观念培养

高渊露

浙江省乐清市北白象镇第六小学,浙江温州 325600

摘 要 :统计学是一门综合性和应用性很强的学科。它也是小学数学的主要内容之一。统计知识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非常广泛。统计观念的确立是促进小学生数学素养提高的途径之一。根据小学数学教学内容和要求,探讨了在课堂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统计概念,提高学生的统计能力。

关键词 :小学数学 ;统计观念 ;教学

统计学教学是小学数学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主要培养小学生的数据收集、组织和分析能力。在教学过程中,应注重培养学生的统计概念,引导学生形成统计意识,善于运用统计学方法解决实际问题。《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在总体目标上明确,学生应“体验数据描述信息的使用,推理过程,发展统计概念”。因此,有必要从小学开始,发展小学生的统计概念,引导学生在统计和概率教学活动中学会利用数据解决问题。因此,根据培养学生统计概念的能力,增加学生统计分析的收集和整理数量也是十分必要的。

1 带领学生体验统计活动过程

要培养学生的统计概念,就必须让他们亲自参与统计过程,了解统计学的规律、原理和方法。因此,在数学课上,教师应该首先尊重学生,通过丰富、实用、有趣的实验活动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他们感兴趣的是,统计学在我们的生活中无处不在,掌握一定的统计技能是非常有用的。第二,教学生正确的统计方法,包括如何收集数据和组织数据,如何根据课题需要设计问题,如何通过分析数据获得最终的数据结果等。例如,学生们被要求统计“同学们早餐吃什么” ,这是他们在生活中熟悉的,并且每天分发学生的活动,调查过程很方便,学生愿意参与。在做统计时,教师可以提出一些问题来引导他们的思考: 你用什么方法来收集和展示数据? 最终的统计数据揭示了什么?你对你的同学有什么好的建议?经过统计,发现许多同学不注意早餐营养,甚至有不吃早餐的坏习惯,围绕这个深入讨论的话题,同学们参与的热情非常高。通过这种教学形式,学生参与统计过程,使用统计方法,分析统计结果,有利于他们理解统计的重要性,也有利于他们建立统计概念。

2 挖掘生活中的统计教学素材

为了使学生认识到统计的重要性,数学教学不应局限于教材案例,而应从课堂教学扩展到课堂外,更多地挖掘生活统计教材,让学生认识到“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数学知识可以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例如,在学习柱状图时,要求学生到图书馆去数一数藏书。分析6-12岁学生的阅读需求,并根据统计结果/公开辩论对图书馆提出调整建议。首先,学生到图书馆查找图书的种类,并调查6至12岁的学生群体,读出各种类型的图书数量,然后根据所获得的数据绘制条形图,如下,统计结果是清晰的,围绕结果进行了讨论,最后,结合条形图,建议图书馆应该增加哪些种类的图书。由于这些教学内容和学生对生活的熟悉是密切相关的,通过实际调查获得的学习过程等真实数据充满了乐趣和实用性,因此小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非常高。通过自主学习,他们在生活中遇到类似问题时体验到“统计”的作用和价值,能够自觉地运用统计知识解决问题,形成统计意识和统计思维。

3 运用富有趣味的统计教学方法

由于小学生的思维仍以形象思维为主,这一阶段的“统计”知识相对抽象,学生难以理解,增加了学习的难度。要使学生热爱统计学的学习,学会运用统计学方法解决实际问题,教师应用自己的大脑改革统计学知识研究法的教学,创造有趣的数学课堂。每节课前,教师应根据小学生的特点,设计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考虑到小学生生动活泼,喜欢参加各种实践活动,教师应以此为出发点进行教学。例如,要求学生计算“家庭夏季用电量” ,将学生分成几个合作学习小组,选择小组组长和若干小组成员,每个小组选择一个社区进行现场调查,收集社区夏季家庭用电量。在合作过程中,小组组长分配任务给小组成员负责统计,人员负责收集数据,人员负责绘制统计,最后根据讨论的统计结果,得出结论,给出夏季电力建议。在合作学习中,学生相互合作,相互学习。教师成为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和指导者,明确学生的主体地位,他们根据学习需要分配任务,自主完成统计,绘制图标,分析结果和一系列过程,始终保持强烈的求知欲,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很高,自然也能收获理想的教学效果。

4 培养学生动手实践操作能力

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是新课程改革的客观要求,也是统计学基础知识的学习。根据小学数学教学大纲的要求,统计学教学不能重视学生的学习过程和实际能力的评估,只有通过实践,学生才能培养出浓厚的统计学兴趣,掌握科学的统计方法,例如,在学习“步法和视觉测量”时,教师先带学生到操场,测量30米的距离,每5米插一根棍子; 其次,在做好准备工作后,要求学生不要介绍“步法”和“视觉测量”的方法和条件,让学生了解“步法”和“视觉测量”。真正的含义,然后让他们尝试测量自己的步幅大小,将步幅视觉化,做好统计记录。最后,用卷尺测量学生脚步的实际距离,比较步法和视觉测量的结果,看哪个学生的结果最接近实际数据。在这个“游戏与学习”相结合的统计学课堂上,老师们可以使最初枯燥的统计知识变得有趣起来。这个图像,这个三维模型呈现出来,帮助学生克服了对困难的恐惧,帮助他们建立对统计知识的信心。

结束语:

由此可见,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统计观念是非常重要的,教师应以新课程改革理念为切入点,引导学生掌握正确的统计方法,创设逼真的统计情境,让学生全身心地投入统计活动,利用数据接口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形成统计观念,提高统计能力。

参考文献:

  1. 宁敬安, 许小玲. 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统计观念培养浅析[J]. 读写算, 2019(20).

  2. 金香. 体会数据作用 感受统计价值——浅谈小学数学统计教学中学生数据分析观念的培养[J]. 数学教学通讯, 2020(1):28-29.

  3. 冉彩霞. 刍议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策略[C]// 2019教育信息化与教育技术创新学术研讨会(贵阳会场)论文集. 2019.

  4. 秦朝能. 刍议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J]. 神州印象, 2018, 000(003):P.375-375.

  5. 冯会娟. 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数据分析观念的培养[J]. 魅力中国, 2018(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