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核心素养的初中历史教学探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1-25
/ 2

基于核心素养的初中历史教学探析

唐文捷

福建省晋江市新侨中学 362200

摘要:在新课改大背景下的初中历史教学,要求教师帮助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提高学生初中历史学习能力。培养学生的历史核心素养是教师重点工作任务之一,学生具备历史核心素养,能够促进自身综合素质的发展。许多学校受传统应试教育观念的影响,忽视了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教师应该将历史核心素养的培养融入历史教学中,让学生在学习中不仅掌握历史知识,还能够发展自身的综合素养。

关键词:核心素养;初中历史;教学策略

引言

为了促进学生历史的基本特征,教师必须根据学生的优先次序和情况发展科学的教学模式和教育方法,帮助他们传达正确的历史价值观,同时了解历史学习的方法和思维方式。许多教师在促进学生历史的基础建设方面发挥着积极作用,在学习过程中也会相应地进行改革。但总体而言,历史改革仍处于初级阶段,教学中仍存在导致历史教学效率低下的问题。提高历史教学的有效性和促进学生的历史核心素养,成了许多教育家正在研究的主要问题。

一、在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核心素养存在的问题

(一)对学科核心素养培养的重视程度不够

虽然我国大多数学校都启动了培养核心能力的方案,但仍然没有足够的教师重视培养核心素养。受传统教育教学观念严重影响的学校,认为历史教学只需帮助学生在中学取得更高的成绩,而对促进学校教育发展的作用重视不够。多数教师在历史教学中未能充分认识到学生历史核心素养培育是基础教育的一个基本落脚点,有助于培养学生核心价值观,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能力,为学生未来自主学习历史奠定基础,导致历史教学过程中模式过于简单,目的过于功利,过分强调知识传授,使学科素养的培养流于形式,不利于学生核心素养的养成和提升。

  1. 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偏低,处于被动的状态

与小学相比较中学历史知识的广度、深度有很大跨越,历史学习过程中缺乏历史知识的学生很难跟上老师的教学过程,学生不懂的历史内容越来越多,导致不少学生越来越缺乏学习历史的主动性,逐渐处于被动状态,此外,有些教师只是完成历史教学的任务,而不注重学生的历史知识的建构。这种描述历史的教学模式不能在课堂上唤起学生学习的主人翁意识,很难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教师也没有给学生足够的时间思考,他们也没有能力积极集中精力分析历史问题,效率低下的教学方式不仅影响学生历史知识的获得,也对学生的学习兴趣产生负面影响,教学模式的低效影响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与发展。

二、基于核心素养的初中历史教学分析

  1. 实施科学引导,培养学生的时空观

时空观是历史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助于学生了解历史事件发生的时间、具体原因、时代背景、対当时及后续历史产生的影响,给学生学习的印象,对历史事件形成更全面、客观的理解。因此,初中期间教师应该注重时间和空间的教学,以便给学生们提供对历史事件、历史现象的理解空间。举个例子,40年代鸦片战争的教训。背景:在明政府统治结束后,由于清政府实行封闭的对外政策,导致我国科学文化落后,经济封闭,以致政府在战争中无力抵抗侵略,只能缔结不平等的条约。战争起因:林则徐的虎门销烟威胁英国的利益;而根本原因则是:英国正处于工业革命时期,社会经济形势发生了巨大变化,需要大量的物质支持,并导致了与中国的矛盾。通过一个明确的时间轴,理清历史事件发生顺序,比较中英两国当时的国情,帮助学生提高对鸦片战争的认识,深刻吸取失败的经验教训,并进而形成开放促进发展的家国情怀。

(二)在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情感

作为人文科学的历史需要对学生进行良好的思想矫正、管理,才能帮助学生树立、发展正确的世界观、人生价值和价值观。通过在历史教学中加强对学生的民族情感教育,可以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巩固学生的理想,将民族情感作为培养科学历史观的一部分,能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历史、理解历史。在日常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讲述讲故事者的最新经验来促进学生国家的情感。例如,在中国当代史学习中,教师可以谈论对国家作出巨大贡献的历史人物,如杂交水稻之父袁氏、两弹一星功勋人物等,讲评他们关注国家建设,为国家技术产业做出巨大贡献的事迹,引导学生体验他们优秀品德。读历史书可以促进学生的爱囯情怀,巩固学生科学、正确的理想,家国情怀不仅包括主权意识,而且包括学生的民族归属感和民族自豪感。例如,教师可以谈论新中国成立至今取得的经济、政治、军事和外交等方面的成就,以及我们自新时代以来所取得的突出的中国成就,从而不断提高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归属感,增进学生的民族感情,使学生能够发展正确的价值观,树立爱国、乐于奉献的家国情怀,对学生学习历史产生积极影响。

(三)展示传统文化,培养学生的正确文化观

文化是民族的根与魂,是一个国家的软实力,中国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因此,在初中历史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对学生爱国主义精神的培养,使其充分感悟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形成正确的文化价值观。以“红军不怕远征难”一课教学为例,首先利用多媒体播放一段红军长征过程的视频,让学生记下视频中出现的路线地点。其次,就长征经过的地点进行回答。紧接着为了更好地让学生体会长征精神,教师可以讲述金色鱼钩、哑巴排长、半截皮带等小故事,带领学生学习红军的不怕牺牲、舍己为人、不怕困难的精神。最后,借助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升华主题,实现教学目标。


(四)在课堂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历史评价能力

在日常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有意地培养学生的历史评价能力,例如在讲到评价历史事件的意义,评价历史人物的功过得失时,教师可以借助史料对学生进行提问,让学生借助对以前历史知识的学习、理解和自身的知识储备来回答问题。要注意,教师提出的问题应该是开放式的,让学生按照自己的想法畅所欲言,教师对回答正确的同学可以给予一定的鼓励和表扬,对于回答有较大偏差、或者错误的同学要及时纠正。通过开放式提问,可以有效培养学生的历史分析、评价能力,培养学生史料实证能力唯物史观。如讲述对武则天的评价,可展示“无字碑”,讲述武则天遗言设立“无字碑”的史实,让学生认识到,历史上对武则天的评价复杂的,并让学生结合所学知识和体会去评价武则天。

结束语

概括地说,在初中学习期间,不仅要重视提高学生历史的考试成绩,更要重视培养学生的历史学科素养,对历史的兴趣、思维能力、学科素养才是学生未来历史学习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吴秋蓉.谈初中历史教学中核心素养的培养策略[J].文科爱好者(教育教学),2019(06):174-175.

[2]邓玉梅.新课标下初中历史教学中学生历史素养的培养研究[J].新课程(下),2019(12):36.

[3]王科霞.初中历史教学中的“核心素养”渗透研究[J].新课程(下),2019(12):88-89.